第200章 三步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三步棋   整个十一月,林朝都很忙碌。   虽说具体事物都交给了其他人,但徐州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事务颇为繁杂。   从修缮郯县的城墙,修桥铺路,再到一些基础设施的建立。   尤其是办公的衙署,以及刘备的府邸,林朝特地命人着重修缮了一番,反正怎么华丽,怎么奢靡就怎么来。   当简雍提出反对意见,说此举徒损民力,眼下不易太过奢华的时候,林朝直接否决了他的意见。   对此,林朝有着自己的想法。   刘备出身草莽,虽性情坚韧,也满腔雄心壮志,但有些偏爱享乐,没事就喜欢拉着大家吃席。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可最近刘备实在太闲了,居然又爱上了打猎,隔三差五就带着典韦出城游猎。   眼下只是拥有了徐州,且还未完全掌握,刘备已经开始有堕落的迹象,这还怎么得了。   若以后条件更好了,刘备难保不会被这些浮华迷住双眼,变得只会饮酒作乐。   好好的先主,变成了后主。   就如迁都长安之后的董卓一样,再也不复之前的豪爽大气,变成了守家之犬。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林朝与贾诩商议了一夜,最终决定以毒攻毒。   喜欢奢靡,那就给你打造一个安乐乡,让你爽个够。   喜欢吃席,那就让你吃个够。   喜欢打猎,那就打个够。   这些个奇淫巧技,总有玩厌的那天,反正未来一年半载的主基调是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有充足的时间供刘备玩乐。   一旦经过了这一波洗礼之后,刘备就算过了这一关。以后若有闲暇时光,也许还会消遣一番,但绝不会再度沉溺其中。   再者,刘备身为一方诸侯,生活若过于简朴,也会有损威仪,自然不能奢求他像常人一样生活。   除此之外,林朝把未来的战略规划,也完善了一遍。   其实林朝本来想照搬商鞅变法,来针对着治理徐州,不过考虑到商鞅的那套制度太功利了,不利于长治久安,想想还是放弃了。   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利出一孔。   这唯一的孔,正是官府。   所有的富贵,功勋,赏赐,都只能从官府手中获得。   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驱农归战。   因此经过变法的秦国才会逐渐强盛,因为商鞅打造的,是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战争机器。   但眼下的徐州,这种操作明显不适用。   林朝的新规划,一共打算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治理民生。   这其中就包括了屯田之法,清扫盗贼,清查吏治,以及最重要的鼓励生产,通商贸易。   严格来说,无论清扫盗贼也好,整顿吏治也罢,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屯田。只有百姓手中有粮,官服才能征得粮食,充作军用。   而商业贸易则不同,这个是经济支柱,是需要大批的商贾来完成的。   但汉代又是个重农抑商的时代,百姓一年交一算钱,商贾则要交两算,家里养着的奴婢家仆,也同样要交两算。   由此可见,统治者并不喜欢这群商人。   贸然兴商,绝对会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对,所以林朝准备慢慢着手,争取在潜移默化间完成这件事情。   说到生意,徐州境内有数座铁矿,临近东海,又有好几处产盐之地。   除了盐铁之外,林朝还打算把酒水,纸张的经营权也握在自己手中。   找些富商来经营,但源头和最终解释权,必然要控制在官府手中。   长此以往,不出数年,徐州将成为富饶之地,刘备集团也能兵精粮足。   而第三点鼓励生产,倒不如说是奖励生产。   生产不仅仅是产出物资,还包括了人。   现在的人口太少了,远远不够用。而且连年战乱,导致女多男少,劳动力大大缺失,无论是征兵还是徭役,响应的人都少了许多。   为此,林朝不顾众人反对,强行取消了口赋制度。   自汉武帝把口赋的征收年龄从七岁变成三岁后,民间溺婴之风大涨。   许多穷苦人家因为交不起口赋,而被迫将生下的孩子亲手杀死,酿成的人间惨剧不知凡几。   林朝不仅取消了口赋,反而还进行奖励生育。一对夫妇若生子超过三个,到第四个的时候,官服便每年奖励二十钱,直到十五岁为止,不分男女。   若孩子途中夭折,便不再奖励。   再多生的,以此类推。   此举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阻止民间溺婴,奖励的钱财虽然不多,但总能减轻一些家庭负担。   其二,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颇为严重,此举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男女的比例不会失衡。   有奖励,自然也要有惩罚。   若一对夫妇身体健康,成婚一年后还无所出,那便要交三倍的口赋。若只生一个,交两倍口赋。生两个,交一倍口赋。   除此之外,少女满十八岁后,要在二十岁之前出嫁,   二十岁不出嫁者,收两倍算赋,每两年加一倍,直到三十五岁为止。   寡妇为前夫守节三年便要改嫁,不改嫁者,收两倍算赋。   改嫁者,可免五年算赋。   改嫁后生子者,官府更会派人上门道贺,赠一百钱。   也是以三十五岁为止,三十五岁以上不用改嫁。   眼下为了人口增长,林朝也顾不得许多了,个中有些不合情理的地方,以后慢慢修改便是。   不过当他拿出这套方案时,众人看向他的眼神,顿时变得暧昧了起来。   散会之后,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某原以为子初你喜欢年岁尚幼的小娘子,可谁知,子初居然有人妻之好。”   闻言,林朝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玄德公,纵然你身为一方诸侯,又怎可凭空污人清白!”   任林朝如何辩解,也挡不住刘备那带有深意的笑容……   至此,第一步的民生治理,除了经商贸易以外,算是基本成型。   关于经商贸易,林朝也不急,因为有人比他急。   远的不说,就算即将搬到徐州来无极甄氏,以及朐县糜氏,恐怕不久就会登门拜访。   毕竟刘备刚到徐州,还未形成固定的利益体系,这两家若看不出其中的机会,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   而第二步,便是战略规划。   拿下泰山郡只是第一步,未来两年林朝真正的目标,其实是青州。   青州地处边缘,这些年又接连灾祸民乱,算是混得比较惨了。就算是现在,青州还盘踞着数十万的黄巾贼寇,官府根本无力征剿。   在林朝眼中,这几十万人都是现成的资源,可从中筛选充军,剩下的也能屯田,反正是不能放过。   而且因为动乱,青州的世家大族基本都跑光了,可谓是地广人稀,拿下来想怎么治理都行。   其次便是训练兵马,这点林朝倒是不用管,关羽,赵云,高顺等人都是练兵的好手。   等到治理好徐州,拿下青州,根基稳固之后,林朝才能实施自己的第三步计划。   那就是,削弱世家!   想要对付世家,就得先看世家的优势,得看他们为何能盘亘在大汉最顶端百年之久。   其实也很简单,就两个字,钱与权。   世家隐匿了人口,兼并了土地,却只上交给国家一点点钱,体量自然越来越大,手中钱财也越来越多。   虽然也偶有善举,可无异于从指甲缝里抠出来一点扔给百姓罢了,不值一提。   至于权,则是由知识与制度组成。   造纸术目前的成本还太高,纸张的质量又差,不易保存,因此没有大规模铺陈开来。这让世家得以继续垄断知识,把控智慧的通道。   而察举制度又使得世家能苟合在一起,相互举荐,代代簪缨。   林朝想削弱世家,也得从这两方面下手。   首先要使世家不能再继续吸纳人口,累积财富,然后想办法清查他们名下的土地,人口,征收赋税,才能加以控制。   其次,便需要广开学府,开启民治,推行科举,斩断世家垄断的地位。   不然杀了一批世家,还会再有一批冒出来,并且将你推翻,就像他们当年推翻王莽一样。   而这些,都是吃饱肚子以后才能干的事情,而且可能要耗时几十年才能完成。   眼下这些世家,还是要利用一下。毕竟以后征服天下的过程中,还需要他们出人出力。   想完这些,林朝不禁长叹一声,露出一丝苦笑。   “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得一步步来。治大国如烹小鲜……”   “现在想想,又觉得这句话颇有道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