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国覆灭了吐浑七成国土,将大唐的援军都逼退了!” 西域的动乱不仅仅是源于铁勒部落,还有吐蕃国和吐浑国纠缠了数十年的战争。 “缺乏了吐浑国这个缓冲的地带,咱们大唐西边从此难于安稳了!” 裴守约忍不住叹息。 “吐蕃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咱们难于打过去,但他们能打过来,以后必然会有屡屡的摩擦!” “你到时多出一些气力便是!” 李鸿儒点点头。 谁也没法保证一场战争让边疆从此再也没有隐患。 往昔打下吐浑国的记忆依旧在李鸿儒的脑海中流淌。 但只是短短二十余年,这片由卫国公李靖征伐覆灭国度的战争红利就进入了尾声。 这让李鸿儒不得不感慨。 但往昔的朝廷接收吐浑国时只选择扶植藩国治理,并没有真正纳入到大唐疆域。 这让新皇勉强还能坐得住,将心思更多花在东征的战争中。 左右开弓只会陷入不断的拉扯,只有将一方打残了,大唐国才有气力打另外一方。 眼下无疑是以东征为主。 这涉及了太多的利益方。 李鸿儒将来意说清楚,这让裴守约顿时就起了身。 “欲灭句骊国,必先断其足,这倭国屡屡祸患大唐后方,斩草除根不为过”裴守约道:“叔叔尽管召唤,侄儿必然前去赴约!” “那便走吧!”李鸿儒点点头道。 此时的西州才刚刚入夜,裴守约微微一怔。 随即只见李鸿儒伸出手。 他伸手一搭,便见一股微风轻拂身体,随后跟着李鸿儒一踏,身体已经飘荡而起。 “我路上和你说一说吐蕃国幕后的角逐,若时间还闲,你看看要不要在我这儿多学几门本事充实充实你八品时的能耐!” “要的!” 裴守约连连点头。 有了家庭美满,裴守约很清楚自己的弊端。 他没有裴旻的诚心和纯粹,修行之路近乎踏入终点。 在这种情况下,或求手段多样,又或寻求可能的泰山封禅天地惠泽。 裴守约对自己的文武元神踏入九品没什么信心,对他而言,手段的多样才是当下所求。 随着风浪而上,又远远离了西州,裴守约开始接触吐蕃国的内部角逐。 如果说东土帝王的争斗反反复复进入了水火难容的状态,吐蕃国此时才刚刚起步。 这是大概率诱发祸患之处,也需要裴守约等人谨慎对待。 “松赞王、摩诃毗卢遮那佛!” 一个早已经死了十余年吐蕃国君主,一个是如来佛祖的寄居身,具备如来佛祖大部门记忆和部分能力。 裴守约只觉李鸿儒的接触光怪陆离。 若李鸿儒不解释,裴守约一时还有一些难懂吐蕃国为何非要攻克吐浑国的意图。 而吐蕃国幕后争锋还未落下,一旦落下,这个国度的依靠并非几个大唐将领所能抵御,由不得裴守约不得不提起心思。 但他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李鸿儒提及的各类术法和武技中。 裴守约擅军阵枪术,他难于去学剑术,但裴守约对李鸿儒的各种术法确实好奇。 李鸿儒所具备的术法无一不是顶尖水准,威能堪称莫测。 他早有心思,但认叔叔不是认老师,张果子等人能学他没法学。 裴守约拜了苏烈为师,若李鸿儒不主动提及,裴守约没法开口求学。 直到他此时踏入八品难于寸进,李鸿儒观测仔细下才有相应授学。 这不会让李鸿儒越位,也让裴守约能真正受裨益。 破法术、雷术、分身术、三头六臂术、隐身术、飞纵术、炼体术、炼力术、方术、兵法。 李鸿儒掌握的手段堪称五花八门,但又经历了精挑细选与打磨,尤为适合自身。 裴守约需要在适合李鸿儒的术法中找出自己的需求。 这不仅仅是选择的问题,还有他是否能修成,又是否能运用到自己实力中等诸多方面的考虑。 踏风而行的途中,李鸿儒讲法许多,又随手演法。 裴守约观法又学法。 等到晃然中回神时,裴守约才发觉已经踏入东海区域。 这是他需要借千里马奔袭十天半月才有的距离。 但在短短一两日的时间中,李鸿儒已经携着他踏过了万水千山,甚至于李鸿儒此时依旧气定神闲,并未有气喘和法力枯竭的迹象。 这让他不免骇然。 李鸿儒少有显山露水的争斗,又或完全展示战斗力。 等到沉迷中清醒,裴守约才发觉自己与李鸿儒的巨大差距。 这几乎是让人绝望的距离。 他对裴旻往昔提及的感官还不以为意,直到此时,裴守约才发现自己存留了太大的进步空间。 他身体飘飘荡荡仿若神游,等到踏入沙滩,裴守约才从跨越万里的高空中落下。 沙滩上,带着银色面具的陶依然捧剑注目着大海,又有一轮落日在海面坠下。 陶依然的神情似乎有些怔怔。 等到李鸿儒携着裴守约踏风而来,陶依然才惊醒起身。 “泰山那边天地相撞了!” 陶依然注目过李鸿儒。 李鸿儒不让张果子前去泰山观战,但陶依然听闻消息后则有忍不住前去的远远注目。 天和地不会相撞,但天庭和地朝则有交锋。 数不清的金甲仙人从通道中钻出,又杀向泰山的云海。 对仙庭而言,这种人命仿若只是数字,可以作为耗材使用。 裴守约震撼于李鸿儒真正的实力,陶依然则是震撼于仙庭这种挥霍性打法。 仿若飞蛾扑火的金甲仙人,但那是一个个曾经踏入元神境的大修炼者。 这或许算是三界中唯一的元神修炼者军团。 尽管这些金甲仙人欠缺神智,又不具备身体,甚至于剩下的能耐也有限,但少有势力可以直面相迎这种军团。 泰山中的交锋持续了半日。 风云在震荡,黄河水在咆哮,四海龙王牵引无数海水倒灌,大阵鲸吞海水,顶尖仙将和二郎真君等人厮杀。 泰山中无数白色莲花坠落。 曾经让陶依然心悸的枯瘦手臂被一只黑色龙爪拍飞。 泰山中两卷阵图升起,或许宣告着这方区域主人的身份,也让这场争锋陷入了凝滞,让众多仙兵仙将缩回了玉皇顶。 “哪吒在战场上叛逃了?” 李鸿儒颇有兴趣一些高层对弈,也对一些八卦事有兴趣。 让他没想到的是仙庭大杀器哪吒居然有叛逃的现象。 众人往昔只是想靠着李靖拒退仙庭一些关系户,让这些人下手时注意轻重,但从没想过哪吒这种层次的高手叛逃。 李家父子的关系一向不算和睦。 若要让哪吒坑李靖一把容易,但让哪吒助李靖一臂之力则很难。 这是对弈时的一桩大意外。 别说仙庭接受不了,便是李鸿儒都觉得吃惊。 玉帝主管男仙,西王母主管女仙,但男仙并非不听西王母的命令。 哪吒的叛逃或许提供了某种榜样。 随着事态渐渐明朗,仙庭很可能因为这种仙帝与仙后各自营建王朝走向分崩离析。 这让李鸿儒顿时就清楚了新皇不撑地朝,但武皇后为何力撑地朝的某个因素。 除了个人利益,擅长宫斗的武皇后似乎提前看出了一丝分裂仙庭的可能。 新皇忌讳地朝与大唐相邻,难于承受地朝可能带来的隐患,而武皇后很可能存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