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万千条道路,但踏足顶峰离不开专心、诚心,而要踏入更高则需具备各自的独特!” “每个人的独特都有不同!” “我与你论调不同,甚至于相反,这不意味着我们其中有一方是错误的!” “或许我们都是对的!” “又或许我们都有走错方向!” …… 慈恩寺中,菩提达摩放弃了往昔久坐的修行,开始扭腰舞刀。 缺失了肉身,菩提达摩的刀术有形而无神,有样又缺乏实际威能。 当身体被转换,菩提达摩最大的优势被无情割舍掉了。 这几乎等同于废功。 他轻舞着戒刀,显然希冀于开创另外一条路,让元神之躯不仅仅只是施法的容器,更可以发挥到某些武技。 “大师,仙庭那么多大修炼者,他们也动用武技,你为何不向仙庭众灵官星君学一学,是觉得他们的能耐不足吗?” 坐在慈恩寺中,李鸿儒颇有兴趣看着起舞的公孙韵和菩提达摩。 李鸿儒手中捧经。 往昔难于增进的《华严经》研读进度增加了1%,这让李鸿儒对菩提达摩极有兴趣。 陈祎此时还在骊山地宫而不能回,武皇后更擅长于《楞严经》,完善《华严经》的对象不言而喻。 李鸿儒没想到菩提达摩的修行并未中断,即便他没有主动强求,对方也在完善经文。 这让他也有相关插入,看看某些提醒的助力是否能裨益菩提达摩,又是否能让自己受益。 他开口的询问,又引得菩提达摩在跳动中微微摇头。 “仙人将官元神之躯展现的武技做不得数,他们身躯同样受限制严重,必须借助宝甲才能正常打斗”菩提达摩道:“不论他们实力有多高,一旦被掀掉身上的附体甲胄又或武器,他们一身实力发挥不出半分。” “还有这种事?” 李鸿儒微微愕然。 他和仙人将官交手的次数不多。 或火烧王灵官,或击溃千里眼,又或打击顺风耳。 在寥寥的数次争锋中,只有顺风耳宝甲被他所破。 剔除了宝甲的顺风耳相当老实。 若菩提达摩所说正确,这或许也是顺风耳老实配合的某个原因。 “婆罗门和佛教的佛躯在这一点上同样如此,你去瞅瞅擅武技的那些佛陀菩萨,他们定然是将某件宝物做性命双修,才能维持到身体发挥武技!” “原来是这样!” “与其说他们是在施展武技,还不如说他们是借用宝物施法!” “大师若能找一件好宝贝,岂不是能恢复往昔的雄风?” “宝物难得,我施法资质也是一般,借宝物做性命双修后的高度有限!” 菩提达摩很清楚自己的内在。 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武僧,也只有发挥自己最强之处才有希望向上。 “人最强的地方永远是自身!” 末了,菩提达摩又补充了一句,随即才继续挥舞戒刀和公孙韵配舞。 “伱说的没错!” 李鸿儒点点头,同样也补了一句。 “但借助宝物可以让人走得更远!” 菩提达摩没有回李鸿儒的话。 如他此前所说,每個人都有独特的不同,李鸿儒可以是对的,他也可以是对的,这其中不需要争辩谁对和谁错。 只有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直到死亡的尽头,他们才可能在临死之前判断自身的选择。 “圆测大师……” 李鸿儒的修行与菩提达摩、公孙韵完全不同。 他骚扰完菩提达摩,见到菩提达摩不再做回应,只得去骚扰驻守大雁塔的圆测僧人。 但李鸿儒的询问还未出口,只见大雁塔外一道佛光微显,随即有吟唱佛经的声音传来。 空灵的声音中,朵朵金色莲花坠落,绽放到大雁塔四周。 佛光之中,武皇后双手合十,念诵声音不断。 “你……原来你修行了《大日如来经》!” 武皇后提及自己完善《楞严经》付出的代价不小。 等到了现在,李鸿儒算是清楚了对方所付出的代价。 唐皇往昔修《大日如来经》就惹出了无数麻烦,引得承乾太子内忌,导致了一场内乱。 眼下的武皇后又重蹈覆辙。 大唐的皇后修佛,这种事泄露出去在儒家朝廷中必然诱发不小的风波,导致弹劾不断。 “值得吗?”李鸿儒问道。 “值得!” 武皇后收敛佛光。 她在淡然中开口回应,又双手托起了手中的《楞严经》。 这让李鸿儒同样翻手,取出了破解的金莲叶。 “万千的修行以人为本,人不被修行所引导,人就依然还是人,我并不会成为佛!” 武皇后解释了一句,李鸿儒也不做回应。 他脱离了朝廷,也没法管皇家这档事。 自家婆娘自己管,这种事只能留给新皇去头疼。 李鸿儒稳稳接过《楞严经》,柔软下来的金莲叶也在武皇后手中缓缓化成金莲。 她脸显满意。 相较于带来的风险,她显然更在乎到手的利益。 都到亡命向前冲的地步了,武皇后不管什么后患不后患,就是满朝文武一个接一个指着她鼻子骂,武皇后也不会皱一丝眉头。 只要她跑的足够快,风险就永远追不上她。 武皇后看着手中的金莲,又感受着身体中一阵阵的冲刷。 在她的身体中,同样松了一口气的声音传来。 柳奭的报复行为或许属于垂死挣扎下的反击,但这种反击属于无心插柳,给她造成了难于形容的损伤。 直到此时,武皇后才觉察出自己的命终于吊了回来,甚至还多了难于言语的好处。 自身凭借不断增长,她对新皇的重要性显然会不断增加,甚至于让她开始拥有支撑自身的资本。 “皇上去年在翠微宫避暑数月,今年在翠微宫避寒到现在也没回来!” 临走时,武皇后提醒了一声,这让李鸿儒微微愕然。 新皇去翠微宫避暑算是正常事,对方也额外带了查证真武宫的需求。 但翠微宫避暑合适,避寒就不合适了。 相较于长安城的宜居气候,终南山的翠微宫是生冷硬冷,老鼠都不会在那边冬眠。 新皇选择在翠微宫避寒是一场苦修。 李鸿儒觉得新皇发愤图强向上的精神非常坚韧。 翠微宫的守护和皇宫显然没法比。 李鸿儒没法肆意进出皇宫,但进出翠微宫就方便太多了。 他注目着武皇后消失,又将《楞严经》研读修行完毕,这才悄悄出了大雁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