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你怎么不去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快说来。”   楚稚此时心中正忧心此事呢,听到赵君洁这话哪里还不明白那沐长卿估计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对策。   整理了一下措辞,赵君洁缓缓道。   “长安县子与属下说过一句话。”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众人听了这话不由一怔。   似乎从中猜到了一些,可细琢磨下去又理不出思绪来。   赵君洁继续道。   “长安县子所言,如今蝗虫肆虐,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让他们看到生存的希望,当权者必然要做出带头作用。”   “全民捕蝗计划实施下去不难,筹集银两也不难,只需要当官的起到带头作用,随后在各州县另开一税收,名为赈蝗税,纳税人群便是那些当地的乡绅土豪。”   “一旦各州官员带头纳税,那些乡绅土豪自然不敢违背朝廷意志,只要有不缴纳税收之人,施以重刑,杀鸡儆猴,自然银钱就筹集了上来。”   听了这话,燕行殿内文武百官四目相对,皆是面面相觑。   当权者带头作用,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必须要掏腰包?   这可是赤裸裸的阳谋啊,哪怕文武百官心中再不愿意,此等情形之下也不会有人出声反驳。   不然岂不是表示着自己不支持国家平灾?   而且这个掏多少钱,其中也有极大的讲究。   比别人多吧,岂不是表明自己家中殷实?陛下会怎么看自己?   比别人少吧,那自然也会得罪别人。   凭啥就你清廉?   这一刻,朝堂内的文武百官脸色皆是有些复杂起来。   楚稚此时心中恨不得长啸一声来宣泄自己心中挤压许久以来的烦闷。   这沐长卿可真是个人才!   赈蝗税!文武百官带头募捐。   他怎么能想的出来的?   好一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时心中激动的除了楚稚外,秦广东心中也是激动的很。   要知道他一直将沐长卿看做自己的便宜女婿的,只不过小女还未得手罢了。   如今沐长卿三言两语便将朝堂内所有百官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让他们只能暗自吞下,心中说不出的舒坦。   随即表情又是一变,变的极为肉疼的模样,随之开口道。   “陛下,这赈蝗税乃是必行之举,怎乃微臣家中寒酸,幸好祖上尚留一些田地,臣愿意将这些田地变卖,捐出白银五千两用于全民捕蝗计划。”   五千两?   殿内一众官员听此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五千两?你怎么不去死啊!   还变卖田地,谁信你那鬼话?   “秦卿有心了。”   楚稚正色回道,一旁的雪姬则是别过头去,肩膀簌簌颤抖,强忍着心中的笑意。   秦广东说完目光看向四周文武百官,那意思仿佛在说。   老铁,该你们表演了。   楚稚也不由将视线看了过来。   那能咋办吗?   人家都连变卖田地这种不要脸的话都说了出来,你总不至于说自己捐个三五百两吧?   “陛下,祖上蒙荫,微臣家中尚余一些家产,变卖之后也能凑出五千两白银。”   “陛下,微臣有一小舅子,在徐州经商,手中余有一些银钱,微臣与他借五千两用于全民捕蝗计划。”   “陛下,微臣早年前经商,在沧州留有一处宅子,变卖之后也可以凑齐五千两白银。”   “陛下…………”   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却是将银钱来路全部与自身撇开干系。   至于有没有小舅子,有没有经商过就不得而知了,也没人会追究,要的只是一个态度。   文武百官心里清楚,楚稚同样也清楚。   “诸位爱卿有心了,大燕有诸位,蝗灾何愁不平?”   站起身来,楚稚面带笑意对着众人说道。   “陛下圣明,大燕万世。”   “陛下圣明,大燕万世。”   “…………”   一众百官急忙大声附和,唯恐自己声音小了没有被楚稚听见。   将赈蝗税的细节说清楚,又各自捐了款,众人这才有功夫看向赵君洁带来的箩筐。   里面应该便是那长安县子所说的蝗虫美食了吧?   这玩意真的能吃么?   想起那遮天蔽日的恐怖画面,一众官员不由感到头皮发麻。   挥了挥手,赵君洁让手下将士将黑布揭开,顿时一阵清香在燕行殿内飘出。   闻着香气,再看那炸的酥脆的蝗虫,众人心中竟是生出一丝奇异之感。   这东西看上去好像确实挺可口的样子。   楚稚走近,低头向筐中看去。   细细看了一眼将大燕搅的天翻地覆的罪魁祸首,眼中冷芒一闪而过。   随即便准备伸手,文武百官见状不由大呼。   “陛下不可!”   闻言楚稚玉手一顿,接着转头看向一旁叫的最大声的官员。   “周爱卿有心了。”   嗯?   什么意思?   那姓周的呼吸一停。   对上楚稚那赞许的眼神,再隐晦的看了一眼四周那充满幸灾乐祸的目光,姓周的直感觉手脚有些发凉,腹中阵阵反胃,酸液刹那间充满口腔。   这玩意虽然看上去可口,可是真的让他吃,他是一万个不愿意啊。   只不过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从筐中取出最小的一只蝗虫塞入嘴里。   咀嚼了两下之后突然轻咦了一声,随即又是伸手从中取出几只塞进嘴里。   这下倒是把旁边的一众官员看傻了眼。   这是什么操作?   ———————   豫州官道之上,两阵骏马飞驰而过,扬起一阵沙尘。   直到一个村落之前,那两匹骏马才扬蹄停下。   村口竖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李家村三字。   “公子,要不今夜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一夜吧?如今天色已经晚了,明日早些赶路,太阳落山之前估计便可以到豫州城了。”   其中一名关中大汉开口说道,随之又是仰头猛灌了一口凉水。   “行,今夜便在这村里讨个住处,等明日天明再行赶路不迟。”   点了点头,一旁的年轻公子翻身下马,牵着马匹往村里走去。   此二人正是赶往豫州城的沐长卿以及刘有德。   如今已经过了洵县,距离豫州城也只剩下一日的行程左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