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孤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藤萝没有根茎。   或说,城中的藤萝没有根茎。   李长安在城中一番探寻,发现了一个令人咂舌的事实。   潇水城中,遍布每个角落的紫藤萝居然都是同一株。   他沿着紫藤蔓生方向,踏遍潇水,从午时寻到深夜。   不知不觉。   已然身处城外无名山腰。   周遭风声凄厉,雨声潇潇,怪木婆娑里鬼影丛生。   而回首来处。   潇水城坐落于夜雨之中,只瞧得见朦朦的灯火与一个隐隐的轮廓。   若是将李长安探寻的路线在轮廓里画出来,则会发现,藤萝之于潇水,譬如血管之于躯体。   血管最终都会通往心脏,而藤萝最终都源自……李长安回身望去,一座熟悉的山门卧在深林,门匾上写着三个字。   水月观。   ……   水月观虽在深林,但不算冷清。   因着山上关押着妖魔的缘故,县衙派了不少的差役、弓手上来守卫。   这些家伙平日本就疲懒,今儿见下了大雨,更不肯老实值守了。一个个缩在廊道里、屋檐下,拿出悄悄带来的酒肉、赌具,各自扎堆躲雨玩乐。   冷不丁撞见李长安,便一顿鸡飞狗跳。   胆颤之余,又有好奇。   俩道人,不是一个在山上守妖怪,一个在山下砍妖怪么?今儿晚,怎么姓李的也上来啦?   道士可顾不上他们的疑惑,他的眼中,只有不断向道观深处延伸的藤蔓。   终于。   他找到了一处小院,一处偏僻的、无人涉足的小院。   道士打量着这个院子,越打量,便越是诧异。   这院子的格局、布置竟然同俞家邸店一个模样!   同样的回字形廊道,同样的精致庭院,同样的高大槐木,同样的藤萝环绕。   只不过。   眼前的院子老旧一些、破败一些。   庭院中间的槐木也不如邸店里那一株枝繁叶茂,似乎得了病害,掉光了叶子,只有光秃秃的枝干刺出雨幕。   尤其不同的当然是环绕院子的紫藤萝。这里的藤萝长着根茎,扎根于泥土,正是遍布潇水的藤萝的源头。   而且……   道士提灯细看。   藤蔓深处居然掩藏着一座坟墓。   一座简朴的、孤零零的土坟。   谁的墓?   李长安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他隐隐有个预感,所有的疑问都将从这座孤坟中得到答案。   不假思索上前,拂开缠在墓碑上的藤蔓。   积尘的碑文一点点在眼前揭开。   “闾山不孝弟子俞……”   “李道友。”   身后。   突兀的呼唤,教李长安尾椎炸立。   他猛地回头。   “于真人?”   但见雨幕之后,青萍真人于枚站在门前,手中提着一盏灯笼,幽幽火光映出她苍老的脸上满是唏嘘。   她眼中含着缅怀,细细打量着这院中的一草一木。   “这是老身一位故人曾住过的院子,自她死后,已有数十年未曾开启。不想再度涉足,却是因为李道友。”   李长安已不自觉扶住了剑柄。   “真人在寻晚辈?”   青萍真人点了点头,又幽幽叹了口气,身形都似乎随之又佝偻了几分。   随后出口的话声很轻,轻得在雨中几乎听不真切;又很重,重得只言片语,便让李长安心神撼动。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水月观后山。   妖魔“监牢”深处。   另一场对话正悄然上演。   “冯道长精通药理,当知‘卫气’为何?”   昏惨狭室,充斥着挥之不散的血臭。   重重封禁里,郎中依旧被铁钩挂在石壁之上,与前几日不同,如今的他被剜去了眼睛,割掉了耳朵,砸烂了手指,挖出了髌骨……可谓尝尽人间酷刑,折磨得不成形状。   别说寻常人,就是妖怪,也该一命呜呼了。   可他偏偏仍能够面色从容、侃侃而谈。   对面。   冯翀眉头紧蹙,颇为疑惑。   倒不是疑惑郎中的生龙活虎,毕竟他有这副“尊容”,也正是冯翀一点一点“试验”出来的。他是困惑于,已然沉默数日的郎中,为何今天又主动开了口?且问出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卫气?   冯翀当然知道,或说每一个学医之人都应知道。   可这又和城中的妖疫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在郎中身上也消耗了不少时间,倒不在乎这么一时半会儿。   于是,冯翀耐心回答。(以下纯属来自于异世界的胡诌)   “盖阳气之变,生于脾胃,行于脉外,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可知‘吞贼’?”   郎中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魄之神也,除体内一切虚邪贼风、异己毒害。”   郎中再问:“水蛊、疟疾、蛲瘕,道长可知?”   “皆蛊虫侵体寄生之病症。”说着,冯翀轻蔑瞧了郎中一眼,“与你等相同。”   十几天的解剖试药下来,冯翀倒不是全无所获,至少能断定这郎中的本体应当是某种寄生虫类。   “然也。”   郎中却不见恼怒,或说他的脸上从未有过“恼怒”这种情绪。他只拿黑洞洞的眼眶“盯”着冯翀,无声笑起来。   “凡人外有卫气护体,内有吞贼除病。”   “卫气强盛,则百邪不侵;吞贼强健,则诸病自消。”   “可在蛊虫常发的岭南、滇西一带,任是身躯再如何强健之人,也抵御不住水蛊之疾,冯道长可知为何?”   水蛊实际就是血吸虫,至于卫气(抵抗力)吞贼(免疫力)为什么治不了血吸虫,冯翀哪里知道?只是沉默不言。   郎中不以为意,继续说道:   “因为蛊虫是通过孔窍,绕过肌肤,侵入人体,所以卫气不能抵挡蛊虫。而蛊虫寄生人体后即与血肉同化,入脾脏则化作脾脏,入肠胃则化作肠胃,吞贼难辨人虫,又如何能驱除呢?”   “所以,但凡医者治蛊虫,唯有施以重药。”   “敢问道长,重药有毒否?”   这问题冯翀倒是答得上。   “是药三分毒。”   他没兴趣听郎中继续扯淡,干脆把治虫的医治方法一并说出。   “但凡医家治虫症,必先调理阴阳,温养营卫,再施重药。以重药除去蛊虫,再以卫气、吞贼拔除药毒。”   这法子冯翀也曾用过,但只能治腹中有妖虫但尚未妖变的患者。而已经妖变的,却是药石难为。   冯翀不想再和郎中掰扯这些无用的东西,直接质问:   “这与妖疫何干?”   此话一出,场中一时安静。   郎中定定“看”着冯翀,嘴角慢慢裂开,最后,竟是放声大笑起来。   “不、不、不,没甚关联。”   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只是这番话藏在胸中许久,若此时不一吐为快,恐怕再无机会。”   笑声在狭室回荡,让冯翀的眸光一点点阴沉下去。   终于。   “孽障!胆敢消遣某家。”   他怒气勃发,抄起刀子,就要把这厮的舌头割下来。   可恶念方起。   冯翀便悚然一惊。   这些日子,他虽对山上的诸多妖魔开膛破腹、剥皮抽筋、剜眼割耳、摘心取肾,但都为研制解药或验证妖魔真身,其中绝无半点私心愤懑。   可刚刚,就因郎中几声叫嚣,居然就生了“以折磨来泄愤”这种为正道、为师门教诲所不容的念头。   他莫名有些不安。   是因长期积累下的疲惫与多次失败的焦虑导致心境不稳,还是……   “道长!”   石洞中忽然响起一声焦急的呼喊。   是守卫的差人?   可这些官差不是畏惧洞中妖物,一向不敢进洞的么?   冯翀心头不安情绪忽的高织起来。   他连忙迎出去,见着一个衙役跌跌撞撞闯了进来。   “发生了何事?”   “薄班头、班头他……”   衙役抬起脸,汗液、泪水、鼻涕混成一片,瞧不清是慌张是恐惧还是悲戚。   “……遇害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