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祂与它的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如联盟生物研究所最初猜测的那样,百越行省的森林是“盖亚”与地球生下的孩子。   这里的森林不单单是指森林中的树。   还包括花草,虫鸟,飞禽走兽,甚至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类。   降落在这片土地上的母巢开放了自己的基因库,同时赋予了这片土地上一切生灵互相交流遗传物质的能力。   当然,这种交流并非是无规则的胡乱迁移。   而是在地球所特有的自然选择的框架下,让最优秀的基因片段以及片段与片段之间的排列组合从进化中脱颖而出,并在极致的物竞天择与不断的试错中发扬光大。   它们只用了两个世纪的时间,便走完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本需要200万年、2000万年去走——甚至根本走不到的路。   耳边响动着树叶的沙沙和嘁嘁的虫鸣。   听到这令人震撼的结论,方长愣住了好久,喉结轻轻动了动,咽下了一口唾沫。   “……这就是融合?”   陈雨桐点了点头。   站在一旁的老白忍不住追问。   “那这儿的人呢?他们也发生那个融合……融合了异种的DNA?”   陈雨桐再次点了下头。   “不出意外应该是的,这一带的幸存者不如清泉市多,但肯定也有人留了下来。”   老白愣愣地看着她。   “可是……南部海域的幸存者不是还好好的吗?我们也没感觉他们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啊。”   仿佛猜到了他会这么问,陈雨桐耐心地解释道。   “个体的进化与种群的进化是不同维度上的两回事,面对极端恶化的自然环境,一些人选择的离开,一些人选择了留下。而南部海域的那些幸存者,只不过是离开的那部分人罢了,他们之后便不再参与发生在这片雨林中的进化。”   老白微微皱眉问道。   “那留下的人呢?”   “在进化中‘消失’了,或者说被融合了,变成了其他形式的存在……”   说着的同时,陈雨桐蹲在地上,从路边轻轻摘下了一片黄竹草的叶子,起身之后递到了他的手上。   接过那片草叶,老白不解地看着她。   “这是?”   “一片皇竹草,”陈雨桐看着他手上的草叶,继续说道,“我们在一株皇竹草样本的切片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现了人类线粒体的DNA片段。”   人类线粒体?!   老白和方长的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这特么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暂时还无法溯源这条原本属于人的DNA片段是究竟怎么迁移到皇竹草身上,也许是通过食物链迁移,也许是通过某种中间微生物搭桥,或者两者都有。而此后的调查中,我们很快又在变异蜘蛛,蜥蜴,甚至蜗牛的身上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它们身上既有人的成分,也有其他物种的成分。”   看着目瞪口呆的两人,陈雨桐轻声说道。   “这就是盖亚。”   “祂递给了地球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进化中的锁。”   “万物进化的锁。”   方长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感觉完全没懂,但又好像懂了一点。   这让他想起了曾经玩过的一款叫群星的游戏。   里面有一个他很少去点的飞升天赋叫“跨物种兼容”,也就是“基因飞升”的最后一段。   倒不是说这条路线不强,其实整个游戏最bug的一条飞升路线就是这条了。   因为一旦解锁了跨物种兼容,就意味着玩家可以通过一系列战犯操作,比如不断的把两个带有不同特质的生物放在同一个星球上,强制他们进行杂交,新诞生的混血儿就会从父母身上挑一个正面特质继承,并且不受基因改良上限的限制,可以无限堆叠。   玩家只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操作几次,最终就能创造出兼容游戏中全部正面特质的超级物种!   相当于全身都是buff!   不过同时相对的,副作用是导致玩家的种族界面变成乱七八糟的调色盘。   任意不同物种之间相互生出的杂交种又会和其他杂交种进行繁殖,图像和名称最终会变得稀奇古怪。   最后电脑的CPU会不会干爆不知道,但人脑的CPU肯定得干烧了。   何必呢?   就算不把BUFF叠到天上去,游戏里那几个小脑不发达的AI也不是玩家的对手。   因此大多数玩家都会点到为止,卡着“基飞”最后一段不点,以维持物种的纯洁和自己的代入感。   也有少数玩家会在终极目标实现之后——也就是得到了那个集万千buff于一身的超级生物之后,将其他混血的中间产物弄到一个星球上,放附庸宣战巨像充能一气呵成,全给突突掉。   盖亚星球所表现的情况,就有点儿像是点了“跨物种兼容”的文明。   它们因为某种原因,不但实现了跨物种的共融,而且还在畅通无阻的基因交流中将整个星球上的有机体融为一体。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个统一的意识体。   然而抽丝剥茧地去看,那并不是寻常人所理解的蜂巢,而是万千蜂巢皆为一体!   祂既是全,而全既是祂。   那个已经溶于无形的文明,可能比人类想象中的更加高等。   至于它们的足迹为何没有踏遍万千星辰,或者又为何失去了最初的模样,也只不过是双方的追求不同罢了。   天上的星星本来就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并不是所有文明都热衷于开疆拓土。   也许有的文明生来就是为了建一座奇观,或者写一首诗。   而它们的诗在过去的岁月中已经写完——即那个被人类殖民者们称之为盖亚的存在。   殖民者将携带着那首诗的母巢送回了地球,而散落在百越行省的母巢便是这首诗中节选的一段。   方长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似乎已经接近了三年战争的真相——《废土OL》从开服以来便埋下的主线。   看着陈雨桐,老白仍旧是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可……这是怎么做到的?”   生物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基因的横向传递是微生物独有的,极少发生在真核生物之间。   而这也是地球的生命演化在度过了早期的微生物阶段之后,基本都是呈现“树杈状”往下延伸的原因。   一条河流隔开了鼠群,一边是山,一边是森林,百万年后河流枯竭,两波鼠群重新相遇,彼此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即可视为进化成了不同的物种。甚至可以说,“隔离”是新物种生成的必要条件。   大多数生物课本和科普读物在阐述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相关概念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么一个简单的模型。   然而她却告诉他,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隔离被打破了?!   虽然他并不了解生物学,但好歹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   更何况这都用不着九年义务教育。   马和驴能交配他是信的,可蚂蚁和树、蜘蛛和蟑螂……这些奇怪的组合到底怎么才能搞到一起去?!   看着他脸上懵逼的表情,陈雨桐扬起食指按了按眉心,颇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大概能猜到你在想什么,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对吗?”   老白点了下头。   “是的。”   陈雨桐耐心地继续说道。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不过基因传播的方式并非只有生殖这一种途径……就以地球上的例子来说明好了,胡瓜鱼和鲱鱼是两种不相关的冷水鱼,但鲱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却出现在了前者的基因序列中,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基因的水平迁移。”   “根据繁荣纪元的相关文献,不只是鱼类,在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因此截止到战前为止,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生命演化并不是经典的树形,部分枝杈与枝杈之间一直是存在少量细小的丝线黏连的。”   “而盖亚所做的事情,便是将这些原本在生物演化中只发挥微小作用的丝线,变成了贯通在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桥梁,让地球原本的树杈状生命演化图形,变成了和盖亚上相似的‘网’。”   这次换老白头疼地按住了眉心。   “所以……我们现在也加入了光荣的进化?”   陈雨桐点了点头,看向了远处那片密不透风的雨林。   “是的,我们携带的基因也会以某种形式进入这片森林,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会分解我们的粪便、毛发、甚至是遗体,这些都是进入的途径之一。不过这是宏观层面上的融入,到微观层面上,我们只要不被这儿的异种吃掉变成大便,就不会在这片雨林中消失。”   沉思了许久的方长忽然开口问道。   “那如果离开了这片森林呢?”   陈雨桐看向他说。   “什么也不会发生,就像离开这座雨林逃到岛上的幸存者一样,他们带走的那部分基因不再参与雨林中的进化。”   “其实过去的两个世纪,一直有异种从这片森林离开,又有新的异种加入进来。一些族群在这片雨林中繁衍壮大,也有一些族群贡献了自己的DNA便从雨林中销声匿迹。”   “抽象的看,这片森林就相当于叠加了地球自然法则、并发育到初级阶段的‘盖亚’。整片雨林所有生物都是子实体,相加总和则是一座抽象的‘母巢’……至于那个最原始的、具体的母巢,我们还在寻找中。”   “……这种事情究竟是怎么办到的。”老白还在纠结地挠着头,反复琢磨着这个他死活也想不通的问题。   看他钻牛角尖的表情,陈雨桐也有些无奈,但还是很耐心地说道。   “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包括这片森林为何只局限于该行省,而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别太心急。”   顿了顿,她看向沉思着的方长。   “另外,关于之前你们观察到的‘自愈性’,其实正是基于我之前说的那些原理而存在的。”   “基因在物种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并在自然选择中不断筛选出更强大的物种,这儿的有机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具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营养积累能力……因为如果不这样,它们很快就会成为那个贡献了几组代码就消失的炮灰。”   “在这种高度‘内卷’的环境中,一旦出现物理上的真空区域,很快就会被其他物种迅速占领。”   方长头疼地问道。   “有解决方法吗?”   陈雨桐:“其实很好解决,只要保持对该地区的占有就行了,就比如你脚下这片土地,因为经常有人路过,所以长不出太茂盛的草,铺上水泥也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相对的维护成本也许会比其他地方更高。”   方长立刻追问道。   “那如果是不经常活跃的地区呢?”   “那就……没办法了,”陈雨桐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别说是你们这座聚集地,就是之前存在过的施隆市,一样没能挡住这种超乎寻常的自然之力的侵蚀,这儿的生物是容不得一丁点儿浪费的,你们还是尽可能想办法把开拓出来的土地利用起来比较好。”   方长苦笑着说道。   “然后承受高昂的维护费用对吗?”   薯条港的基础设施开支完全是百越海峡发展有限公司在掏钱,联盟财政是不可能为薯条港修路的开支买单的,他必须慎重地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   而且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站在宏观的高度上看,钱只是平衡物流盈亏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工具。一件负资产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财报上的亏空,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   陈雨桐无奈地看着他说道。   “尽量保持原始的生态风貌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其实也没必要把所有聚居地都修的一样吧,要不考虑下探索适合百越行省发展的模式?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建议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她忽然又想来什么。   “啊对了,你们最近不是在研究如何将黏菌利用到建筑领域吗?不妨尝试一下那种生物自修复材料,搞不好正好适合这里的特殊情况。至于利用率较低的土地,不如就保持森林的原生态——”   就在这时,刚才一直在钻牛角尖的老白忽然开口插了句话。   “也不是没办法。”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向他看了过去,方长更是立刻问道。   “啥办法?”   “暂时开发不到的区域,先种点热带作物把地方占着怎么样?比如橡胶、棉花什么的……我记得很久以前避难所里不就出了些高产的棉花种子吗?”   老白朝着东部营区的月族人看了一眼,继续说道。   “就和当初在清泉市的时候一样,我们把土地开垦出来,然后承包给她们去种。只要有东西在地上长着,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棉花田的维护成本总归比水泥地要低得多,而且产出的经济作物还能赚一笔。   再加上这片土地有“生长速度+n%”的buff,而且土壤肥力似乎也高得离谱,一年搞不好能收获个三四期。   他已经放弃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游戏中的设定了,不如就用游戏的设定去理解,思路反而打开了。   陈雨桐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对啊……这主意不错,其实和我想的也差不多,把那些花花草草换成经济作物就是了。”   方长微微皱了下眉头。   “可这么做会不会把基因引入到这里,让这儿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看着他一脸顾虑的表情,老白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咱都在这儿待这么久了,你觉得还差这么一两条染色体吗?”   方长愣了下来,忽然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蠢的问题,忽略了变量和总体之间的数量级差距。   别说什么代谢物,他们光是丢在这森林里的尸体都不只一两具了,几个棉花种子能算啥?   何况这片雨林又不是今天才变成这样的,啥新鲜玩意儿没见过?   右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他哭笑不得地说道。   “说的也是……”   ——   (感谢“萨拉亚戈”的盟主打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