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杨帆献计(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405章杨帆献计(2)   这直吓得这将领不敢再多说半句话。   他知道现在军中粮草已是趋近于紧张状态,若是让他去筹粮,还不得等于是让他去送死?   军粮筹不到,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这时,杨帆突然开口,“元帅,末将倒是有个想法。”   也速儿看向他,道:“杨将军但说无妨。”   杨帆这才说道:“宋军虽然分散,但也只是限于滕州境内。滕州不过寸许之地,咱们何不和伯颜元帅对整个滕州都实行包围,然后再慢慢收拢战圈?届时,这滕州境内的宋军能逃到哪里去?”   也速儿眼中发亮。   其余众将回过味来,也是略带诧异的看向杨帆。   杨帆到也速儿麾下以后,颇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众将也没有太将他当回事。但眼下,杨帆这个主意很是让他们惊讶。   围拢整个镡津,然后对宋军步步紧逼,宋军岂不是如同瓮中之鳖?   以现在也速儿和伯颜的兵力加起来,却是能够做到这点。   到时候宋军就算是突围,也定然是损失惨重。   稍作沉吟后,也速儿笑吟吟道:“这的确是个良策。”   杨帆眼中露出喜色来,当即拱手道:“末将愿意率军出城剿灭宋军,为素娥镇之袍泽报仇雪恨!”   他这番话,可谓是说得慷慨激昂。但是,却让得殿内众将中有人隐隐对他露出不满之色来。   首先,杨帆刚刚投元,就这般急切的想要灭宋,已是让得殿内不少性格直爽的将领瞧他不起。   其次,杨帆不懂规矩,刚刚来就要抢占这样出战立功的好机会。这让得那些还想往上爬的元将也是不满。   哪个投元的宋将不是先缩着脑袋做人?   而杨帆,对这些眼神只是视若未见。   以他的心性,又岂会在乎这些?   只要立得足够的功勋,攀居高位,这些将领都将不被他放在眼里。   不得不说,杨帆是个真正的实干家。   也速儿眼神划过些微异样之色,却是并没有立刻答应杨帆,而是道:“还有哪位将军愿意出战?”   殿内众将纷纷开口。   “元帅,末将愿往!”   “元帅,末将愿率军出城灭宋!”   杨帆不着痕迹低下头去,眼睛微微眯起。在也速儿开口的那个瞬间,他就知道,这个军功不可能全部落到自己头上。   看来也速儿嘴上虽然说得漂亮,但显然还不想他立刻坐大。   果然,当众将安静下来,也速儿便看向托合尔,道:“托合尔,你的好友思木托将军在梧州城外饮恨,本帅知你报仇心切,此次,便由你为主将,率领城内十万军马,负责围剿宋军。”   说着她又看向杨帆,“杨将军,你便为副将,辅佐托合尔将军。”   杨帆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得强露出笑容来,“是。”   也速儿点点头,“其余诸位将军定要好好配合托合尔和杨帆两位将军,此战,务必取胜。”   殿内众将都是齐声答应,“是!”   也速儿已经做出决定,他们再想争取正副主将的职位,也是没有机会了。   只是过后,托合尔道:“元帅,末将率军十万,那您如何?”   也速儿揉揉脑袋道:“本帅有些乏了,甩本部亲卫前往梧州城休息休息。”   她这话不是假话,而是这些天来和宋军交战始终没能占得便宜,的确已经让她焦头烂额。   就这样,在翌日,也速儿率领麾下万余亲卫,赶赴梧州。   同时,还有托合尔率领五万元军相随。看起来像是要护送也速儿,实际上,却是已经在布置包围圈。   他们在沿途各处村镇都暗中留下兵卒,防线将整个镡津往梧州的官道都连接起来。   杨帆率军五万,继续坐镇镡津县城。   而这个时候,赵洞庭也已率着麾下军马赶到滕州、容州边境处的绣江镇。   绣江镇旁有大河流淌而过,是块颇为肥沃,山清水秀之地。文天祥的都指挥部便是驻扎在这里。   赵洞庭率着大军自江中的铁索桥渡河,文天祥亲自在河对岸相迎。   刚刚会面,文天祥就笑道:“皇上,金将军、苗将军传来捷报,我军已经拿去素娥镇的元军,俘虏元军足足六千有余。”   赵洞庭面露微笑,“这的确是个捷报。朕估计,也速儿那老婆娘应该会气得不轻。”   文天祥忍不住笑,又道:“只是,金将军、苗将军在信中询问,咱们该如何处置那些俘虏才好?”   他收到捷报以后,也在为这事头疼。因为宋军眼下军力分散,实在没有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元军。   “军机令,咱们边走边说。你该不会让朕就在这里和你商榷吧?”   赵洞庭轻笑着,拉起文天祥走进自己的车辇。   文天祥颇有些不好意思,“是臣急切了,请皇上恕罪。”   赵洞庭耸耸肩,颇觉无语。他本来就只是随便开开玩笑,没料到文天祥竟然这么郑重其事。   两人到车辇内坐下,大军复又前行。   赵洞庭道:“现在金将军和苗将军是如何安置那些俘虏的?”   文天祥答道:“攻取素娥镇的师部共计十三,各师部都带了数百俘虏回去。”   “如此终归是个隐患。”   赵洞庭沉吟着,忽道:“咦,朕听闻绣江镇南面大江中有个岛屿,是也不是?”   文天祥抬眼看赵洞庭,“皇上的意思是?”   赵洞庭道:“江中孤岛,正是囚人的好地方。让诸位将军将军中俘虏都送到这绣江镇来,咱们在岛上建些房子,姑且先关押那些俘虏吧!”   “可若是咱们大军迁移又该如何是好?”文天祥又道。   赵洞庭也是头疼,“到时候再说吧!”   秦寒在旁边出声,“皇上已经数次吃过降卒的亏,为何还不肯杀这些俘虏?”   赵洞庭没有搭理他的话茬。   他有他心中的坚守。   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南宋,他的心态其实和这个年代的人是不同的。   在赵洞庭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民族之分。在他看来,汉人、女真人、蒙古人,那都是炎黄子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