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七章 讲道入真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气晴朗。   清风吹拂。   元丰山显得颇为热闹。   门中在外的长老或是真传弟子,大多已经回返山门。   只因为今日太上长老苏庭,将重登天界。   而登天之前,便有一场讲法。   这是临近真仙层次的讲法。   这样的讲法,自元丰山创立以来,只有一次。   那是创立元丰山的青帝讲法,而当年听过那一场讲法的元老,已是残存不多。   近些年来,元丰山再未诞生仙家,便也没有这样的讲法。   尽管每一个修行人的道路,或许各有不同,但太上长老苏庭乃是仙家,他的道路已是仙道,只要得以领悟,便会有着无数的益处。   但见主峰之上,一人盘膝,坐于云端。   他头戴冠帽,身着真君袍服,器宇轩昂,目光所及,仙威浩荡。   他俯视下方,但见满山均是元丰山长老弟子,面露敬畏,带着期待之色。   “我辈修行,初之所见……”   苏庭徐徐说来,将他对于修行的感悟,在入门开始,一重又一重天,逐渐说来。   自从得了六月不净观之后,他识海之中便立下了一座玉楼。   九重玉楼,象征着九重天的修行境界,将他每一步的修行道路,都指得清晰。   然而九重玉楼之上,仍有三重楼。   这三重楼,最初未有显化。   只是因为,需要他自身摸索。   当他寻到了自身的仙道,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这后面的三重楼,便是依照他本身的大道,而构建出来的。   而这次的讲法,便是他彻底梳理自身所学的道路。   元丰山的长老弟子,能获得多少,便看他们的悟性。   ——   从入门之初。   到凝就法意。   成就阴神。   成就阳神。   直至修至仙家元神的精妙。   这一步一步,苏庭逐一到来,巨细无遗,将以往自身都未曾注重到的细节,也尽数道出。   他甚至将当日在黎山之下,那破败村庄中,借月光显化出来的“道祖传法于山魈”的场景,内中所悟,逐渐道出。   与其说是为众人讲法。   不如说是为自身理顺道路。   他想起了自身走来的种种助益。   如当初五行甲当中的那一道雷霆。   如当初那一缕被他斩灭的阴神。   当年景秀镇外的残存剑意。   直至黎山之下道祖讲法。   仙酒的机缘。   自身的修行。   他眼神恍惚,隐约有了明悟。   “功德……罪业……”   苏庭悠悠说来,语气沉凝。   如今他平定中土魔患,守护至天下安宁,功德无量。   这是极大的助益,虽不会让他直接踏破真仙之境,但是运势极盛,便是在修行之上,也多有福至心灵之感。   当他梳理自身的道路,前方的阻碍似乎也消失不见。   他将自身的道路,讲述到了散仙巅峰。   但他意犹未尽,仍在讲法。   散仙巅峰之上,即为真仙。   不知不觉间,他对于真仙之境,已是理解得极为透彻。   ——   元丰山上下。   寻常长老弟子,早已听得玄奥无比,不明其意。   而阳神境界的长老及真传弟子,又如苏悦颦、苏新风等人,听到了半仙层次以上,便也极为晦涩难懂。   但是本身修为,已经到了半仙层次的长老及真传弟子,例如信天翁、例如云宫,却是心中一跳,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们拥有虚幻道果,大致上能明白太上长老所言的散仙境界。   然而如今太上长老所言,已是超出了这个范畴。   信天翁和掌教真人对视一眼,俱有惊异之色。   红衣目光微凝,低声道:“他悟透了最后一步。”   她抬头看去,只见上方的苏庭,仍然不知不觉,讲述他的大道,讲述他的理解。   ——   守正道门。   地仙正一归返山门。   苏关儿死后,魔患已消,他便也没有再驻守北方。   但是才入山门,他便察觉到了什么,看向元丰山的方向。   “好快的进境,果然不亚于正仙道的葛正轩。”   正一收回目光,神色淡然无比。   此时此刻,他心中竟无半点涟漪。   昔年他也是天赋绝顶之辈,生而为仙,悟性卓绝,同代之中,除却道祖清原之外,或许也就只有那白鹤童子,能与他相提并论……就连先秦山海界最为桀骜出色的齐新年,也要逊色于他。   然而时至如今,他仍然停留在散仙层次。   后来的修行人,逐渐胜过了他。   数百年前,有青帝陈青,霸天神剑谢璟雯,浣花阁陆瑜霜等等。   而在如今,先有正仙道小仙翁葛正轩,谪仙在世,数十年修成真仙。   到了今时今日,又有一人,年仅半百,踏足真仙层次。   只有他这曾经天资纵横的人物,至今停留在此。   “道有不同。”   正一走入山门之中。   等下一次踏出山门之外。   他便也是真仙之境。   ——   正仙道。   掌教真人隐约察觉到什么,微微蹙眉,看向了后山闭关所在。   而在后山的闭关之所。   葛正轩原本已经封闭了外界的感知。   然而他真仙之境,却感应到有人触碰到了大道。   散仙之辈,踏足真境,势必触动大道。   虽未突破,但他的道路,已经清晰。   “苏庭的气息?”   葛正轩低声道:“我修行早了他十来岁,他也仅是在我成就真仙之后,踏破真仙层次,果然还是追上来了……不愧是那山魈古苍的唯一亲传。”   说完之后,他看着膝上的法剑,自语道:“若不是太阴宫中的那位先辈没有变化,我还真要猜测,他是否会是天生道果的人物。”   ——   先秦山海界。   齐宣距离接任掌教,也不算远了。   这些年过去,他积累愈发精深,但距离得道成仙,仍然还远。   “昔年总觉得本门执年太岁星君,也并非多么出色,屈居于守正道门正一之下,如今看来……不是他老人家不够出色,而是谪仙之辈,已非我等可比。”   齐宣默然片刻,想起昔年旧事。   他曾与葛正轩交过手。   也曾与苏庭交过手。   而如今这两位,都已是踏足了真仙层次的人物。   葛正轩倒也罢了,自出生以来,便是仙根道骨。   但苏庭当年与他初见时,却是他自封修为,与之同等境界一战。   这才过了数十年之久,一切便再不相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