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角武将被弱化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免费章,以几个段子的形式解释一下设定。   又被很多人指责武将投靠主角以后,被刻意弱化的问题(洗白弱三分)。   几乎每天作者都要被指责刻意平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作者在码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基本逻辑自洽】,而不是【平衡】。   下面讲两个小段子。   一、为什么武将投靠主角以后,能力下降?   刘备是a公司的老板,有10个员工,委托关羽、张飞管理,平均每个员工产出10,那么总产出是100。   这个时候王猛(诸葛亮级别)来了,他有管理能力,刘备让他当ceo,管理10个员工,平均每个员工产出20,总产出变成200。   【路人】:王猛真猛,为刘备贡献了200,新增贡献100!   主角是b公司的老板,有50个员工,因为从事多国贸易(多线作战),所以采取部门制(军团制),分别由10个部长管理。   刘备在与主角的竞争中,破产了。王猛因为在刘备的企业表现良好,被主角挖过来,并被主角任命为一个部长(其他九个部长能力和他差不多),管理5个员工,平均每个员工产出20,总产出100,新增产出50。   路人:王猛怎么变弱了,只为主角贡献了100,新增产出50!作者在弱化王猛,洗白弱三份!   二、为什么武将投靠主角以后,剧情减少?   河北之战。   主角:赵云,这一战到你表现了,去扛住关羽和张飞。   赵云:子龙去也。   主角:薛仁贵,你去帮一下赵云,亮一亮相。   薛仁贵:是。   卫青:主公,我呢?   曹操:我呢?   乐毅:我呢?   贞德:我呢?   ……   北军四虎:我呢?   大家看到了,主角的武将太多,4000字一章,主要描写的最多只能1-2个人,每个人都要有精彩表现,会造成【主次不明】,反而是写作水平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的表现。   合肥之战。   主角:张辽,这座城好像就你最能打,你去吧。   张辽:……   主角:表现好点,抢到女将送你当老婆。   张辽:……   合肥之战张辽的表现会更加耀眼,是因为合肥的武将少,张辽一枝独秀。   因此,只有【特定的情况】下,作者才会专门描写某个武将,才能在猛将如云的主角阵营脱颖而出。   最为诟病的是卫青。   卫青加入主角以后,没有多少出彩的表现,因为卫青在【大军团】、【草原】这种情况下,才能大放异彩。   平时主角对骑兵的加成未必比卫青低。还有卫青面对的敌人,斛律光大家可能很少知道,但他确实是很强的一个人。   所以卫青在靖康之役结束以后,和蒙古帝国在大草原上交锋时,表现才会达到巅峰。   现实中的说法,叫做【主场】。   为什么一个武将在投靠主角前剧情那么多?   因为对方能用的武将就是他,不描写他描写谁?   我再讲一讲两个小段子,让大家体验一下作者的困境。。   三、永远都是别人的东西最好   第三次国战结束后,主角获得75万积分,汉帝国总积分255万,蒙古帝国总积分140万。   主角:我获得了两个皇级……   路人:刘备有王猛,老秦有王翦,你有吗?   主角:我还换了高阶兵种……   路人:对不起,说唐也换了。   主角:我抢了千万人口……   路人:铁木真也有。   主角:我有十级建筑。   路人:说不定罗马也有。   主角:可我只有75万积分,他们加在一起可能有几百万……   路人:别说了,你不是第一名吗?怎么没有他们的奖励好?真是垃圾。   四、有很多可能的结果(作者只描述了其中一种)   杨十郎打益州   路人:为什么要打益州呢?不北伐中原?不防备江东?   作者:那杨十郎北伐中原。   路人:为什么要北伐中原?不趁机统一长江以南?   作者:那杨十郎打江东。   路人:不北伐中原?不防备益州?   作者:那杨十郎谁也不打,好好经营荆州。   路人:给配角降智?这个时候不打,当刘表?   作者:???   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希望大家多点包容,在开喷前想想,作者是不是真的坏到了,每做一件事都在压制主角的地步,还是说,作者在遵循自己的逻辑讲故事。   作者也是想写好一本书,才会花时间开单章长篇大论,帮助理解,望见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