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神农即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就快要死了!”   在一处小山坡前,无当圣母开口对一少年道:“汝今日尝草木几多,有毒者几何?”   那少年嘴唇发黑,气息微弱。   很明显这少年已身中剧毒。   那少年虚弱的道:“今尝草木三百有余,有毒者七十有整!”   无当圣母看着这少年微微一叹,神农降世虽是天命。   但天命也需人为!   尝百草,品百毒,为人族先驱。   心念人族,不惧死亡,如此才承载得起那天命!   第一个主动吃螃蟹的人只能算勇士,第一个主动试毒的却至少可算猛士!   那少年极为虚弱,但少年却笑道:“身中七十余毒,我却仍未死,可见万物之间,皆有生克!”   “毒可害人也可救人,若能尽知草木之性,我人族便有救了!”   无当圣母道:“你愿救人族,但你可救得了你自己,你体内可不止七十余毒,毒药混杂,毒气攻心,你,真快死了。”   那少年吃力的掏出一本书,少年将书递向无当圣母:“还请仙子将此书传于人族,如此纵我身死,总有来者。”   无当圣母踏云而来,少年猜测无当圣母必是世间仙子。   少年书中所载,便是草木之性。   皆我亲尝,愿传人族。   只是可惜怕是看不到此书完本的那一天了!   无当圣母没有从少年手中接过那书。   世人常说最是人间不忍见,白发人送黑发人。   无当圣母未白发,但无当圣母却也更不愿看见,凤华少年化尘土。   “我从金鳌而来,我来之前,采得一茶籽!”   无当圣母将茶籽种在山坡上。   茶籽落地,便即发芽。   抽枝长叶,便有茶香。   岁月长河,不可尽知。   不可吾当攫一二长河细流。   时光悠悠,愿与时光同在。   这便是我无当的道呀!   无当开口道:“此茶可泡可煮,不过你既要尝百草,便自己摘一片叶子尝尝吧。”   那少年摘下一片茶叶慢慢细嚼。   随即少年在书上写道:茶,其味微涩,其性···   无当微微点头。   无当种茶,为他解毒。   那少年得茶,却先为人族留书。   一片青茶,可解百毒。   那少年拜道:“谢仙子救我,还请仙子留名,救命之恩,永生不忘!”   无当不答,无当将赭鞭送给那少年。   “此乃神物,以之鞭打世间草木,不仅能知草木是否有毒,还可知草木寒热之性。此物赐你,对你当有大用。”   那少年再次恳请无当圣母留下姓名。   无当转身离去,不过却也有话语留下。   “吾乃截教,”   “无当圣母!”   ···   时间过得总是很快。   少时离家,归来已是中年。   儿童笑问,客从何来   男子不答,非是旅人至,而是游子归。   归来拜父母,父母已作古。   满面风霜,掩我泪痕。   叩头而拜,不见父母音容。   儿实不孝,却也非是不孝。   我乃父母之子,但我非父母一人之子,吾乃人族共子。   生恩难报,只能报于人族。   遂作方书以疗民疾,愿我人族,不受疾疫之苦。   愿我人族,人人得健。   此书无名,后人尊之为:《神农本草经》。   人族医道自此始矣。   男子著书,人族疾得医,但人族腹中仍空。   渔猎难足,当思他法。   徐思远和无当圣母来寻朱雀。   “汝掌南方,南方有何物可以饱腹。”   朱雀不答。   徐思远笑道:“汝乃人皇所封,人族功德对你乃说多多益善。”   朱雀这才开口:“有一五彩九穗谷,当可为人族所用。”   “汝便随我师妹一起去人族走一趟吧。”   朱雀点头。   于是圣兽仙子,齐至人族。   五彩九穗,落于男子身前。   一株五彩九穗,长出一片地。   一粒九穗,种之可得千谷稻谷   男子食之,其味甘甜。   男子大喜,教人种之。   不过只有九穗谷,终是不足。   男子再次走出人族,愿为人族,寻那百谷。   多年之后,寻得稷菽等物。   与那九穗,合称五谷。   先尝百草,再得五谷。   治人疾疫,饱人肚腹。   人族共尊,奉他为皇。   因得那五谷,教人农耕。   人族便尊之为神农。   又因其母梦太阳而生,大日炎炎,也称为炎帝。   人皇神农,终于做皇。   神农即位,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辟市场。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做陶制器,以利日常。   神农即位,人族更盛。   渔猎渐少,人族慢慢多事农耕。   人族历史,迎来盛世。   只是伏羲立国,未统部落。   神农做皇,弃渔猎而始农耕。   部落之间,农耕渔猎之间。   隐有暗流,潜藏涌动。   新的人皇,即将降生。   ···   无当圣母归来,神农即位,不忘旧情。   无当圣母,得享香火。   自有气运功德归于无当。   无当圣母来谢徐思远:“谢过师兄,对于大罗巅峰,师妹已有把握。”   徐思远为无当高兴。   而且同门之间,不需言谢。   徐思远看着无当道:“师尊喜欢热闹,若有一天,这金鳌岛不再热闹,师妹便没事去多看看师尊吧。”   无当不解,无当本想问问徐思远为何会说这话。   徐思远却已经动身前往碧游宫,徐思远要来见通天。   “见过师尊,我之一切,始于葫芦。”   碧游宫中徐思远开口道:“葫芦散于四方,但却被我收齐,我将它种在蓬莱,如今那葫芦却是快熟了。”   是的,徐思远种在蓬莱的葫芦快熟了。   那葫芦先是吸收了女娲造人的葫芦藤,然后又吸收了红云的九九散魄葫芦。   那葫芦越来越强,因此吸收老子和陆压的葫芦时便快了不少。   那葫芦原本是有七个葫芦的,但是少了那半池子造化灵液,最终只结出了三个葫芦。   但后来徐思远把造化灵液还给了它。   因此便等于七个葫芦归一。   而且葫芦滕还有女娲造人的功德,老子红云和太一也曾将自己得到的葫芦好生祭炼过。   如今这葫芦藤上结出的葫芦便自然会比原本七个葫芦更强。   因此这葫芦最终会结出什么样的宝物徐思远也不清楚。   但这宝物的品级绝对不低。   宝物既快要出世,总得做些准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