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朱门酒肉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好多药材。”   卫贞贞很激动,先前见到如山一般摆在库房之中的金银财宝和丝帛玉器都没有这么大反应。   到了药房之中,看着打开的盒子里一株株品相很好的药物,她的眼睛都红了。   这些天到处购买,跟那些富商世家都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买到几株,这里全都有。   看到卫贞贞失态,陈子兴没敢笑,他知道这位是冯家包子铺卖包子的,但此一时彼一时。   以前是卖包子的,现在很可能就是王妃,就算对方再表现出什么土包子的模样,那也是土包子王妃……   一个应对不好,恐怕就会大难临头。   “王上,总管符的所有财物,全都搬到江都宫养心殿了,这些药物,本来就是各家富户上贡。   江都不出产药材,如果不够的话,可以向其他势力购买。”   他完全不知道杨林需要这么多好药做什么,也不去多问,只是尽量解决问题。   这种态度就很舒服了。   “那些财物呢,总数多少?”   杨林不是不关心,而是他心里根本就没个谱,他甚至连这个时代一家一户要收多少税都没有搞清楚。   此时就只能装做一切了然于心的模样,向陈子兴询问。   也许是这些日子,他的所作所为,不知哪一点触动了陈子兴的内心。   这位寒门出身的守备将领,态度有了一点奇怪的变化。   杨林能感觉到,对方竟然没了抵触之心,还会主动帮自己收拢财权和兵权。   比如,先前他就发现,陈子兴大肆征兵,还亲自奔赴各县宣讲当兵的好处,免赋,下发钱粮,抚恤死伤等等,完全不遗余力。   短短三天时间,就有两万人投军,其中不乏一些身强力壮勇武有力的精壮汉子。   想来,这些人是要建功立业。   “下官计算过了,绢帛绵总计三千余万端,银钱五百余万贯,粮食嘛……”   “嗯……”杨林再怎么不谙政务,也能明白这数字代表什么,感觉就像是捡到了大宝贝一样。   区区一个江都郡,竟然有这么多财货。   这能养多少兵啊?   好吧,数字太大,算不过来。   隋帝扬广应该是早就想着迁都了。   这准备太过充足。   也不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因为南方住得比北面舒服。   反正,杨林是不太理解的。   养兵其实不全看银钱,多数还看粮食。   没钱还好办,没粮那就玩完。   “粮食到底有多少,能不能养十万兵?”   这是杨林最关心的问题。   陈子兴的脸色十分古怪,声音木木的回道:“王上,扬州官仓存放的粮食数目有点多,足足有一千零三百个地窖,每窖存有8000石。”   杨林愣了一下,心里急速算了一会,猛的一拍手掌,长长吐了一口气,怒道:“民脂民膏啊,真是民脂民膏啊。”   总共八百多万石粮食,什么情况,可以让一百万兵,什么也不干,足足吃上两年。   如果让百万老百姓来吃,估计可以吃上十年。   养十万兵的话,他可以二十年之内都不担心粮食缺乏。   一个江都郡的存粮就有这么多。   那么,大隋六大粮仓又有多少。   不懂就问。   “兴洛仓那边呢,知不知道有多少粮食,你可听闻?”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做为六大粮仓之首,据说兴洛仓足有3000多粮窖,是我们这里三倍有多。”   好吧,瓦岗寨只要打下兴洛仓,那真是一波肥了,难怪一下子就有了席卷天下的势头。   那么多粮食,再开仓放粮,全天下的流民都一涌而上,全都可以放开肚皮大吃大喝。   短短时间之内汇拢百万兵,不算难事。   “大隋朝其实是很富有的。”   杨林叹息道。   可惜的是,富有的不是百姓。   国家再富,跟老百姓都没什么关系,到处卖儿卖女,饿殍遍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每个王朝的末年都会出现的一幕吧。   真不能怪人家老百姓不安份。   李世民后来说出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他看得多了,经历过这些事情。   所以,才有感而发。   大隋朝富有到什么程度呢?后来的唐朝建立之后,完全不愁吃不愁喝的,立刻就是盛世来临。   前一刻还是富甲四海,万国来朝,后一刻,就很快崩盘,王朝覆灭。   留下来的遗产,足以让李唐王朝做梦也会笑醒。   “所以,我也算是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杨林想笑,又觉得很不合适。   因为,外边,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呢。   “开仓放粮吧……   同时,宣告各地,免赋三年,鼓励开荒。   并且,只要家中有一人当兵,列为荣耀家庭,终身免赋税。   在役其间,发工资,不对,发银子……   有力战而死者,终生怃恤,一家受益。”   我要这么多钱干啥?   这时候,不可能连个土匪反贼也不如啊。   “谢王上。”   陈子兴双眼通红,猛然拜下。   杨林安然受了这一礼。   他不知道陈子兴以前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只知道,这一刻,对方的确是真心诚意的,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些百姓在感激着自己。   “下去吧。”   杨林看过了仓库之后,就安心在江都宫住了下来。   扬州文武官员,这一刻,似乎完全忘记了某位圣上,已经启程上路,不日就要来到江都。   而外面呢,不但是扬州城内,各县境内,所有百姓全都过年一般,又哭又笑的走了出来。   从来没有哪一刻有这么多人。   官府放粮,又有仁政,谁不高兴那就是傻的。   民心可用。   老百姓需要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听桂锡良回来汇报说,城里城外的爆竹放了三天之久。   比过年还热闹。   杨林却已经没有关注此事了。   他此时,就发现自己手下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手可以用。   倒不是治军和治政的人才。   毕竟,只是一郡之地,原班人马,就基本上可以应付得过去。   主要是没有高手。   他可没有忘记,这个年头正是天下大乱的开端。   身居一隅之地,你不去打别人,别人也会来打你。   “总不能大事小事,大战小战都靠着我一个人动手吧,那也混得太过悲惨了一点。”   所以,杨林决定,先教导几个高手出来,以后用得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