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青壮与老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青壮与老成   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场乱子,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其中内容,王恕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北京报捷了。   虽然王恕对自己在江南出的纰漏,很不满意,但也觉得这个成绩勉强可以交差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曹鼐与王恕几乎同时得到了消息。   王恕忍不住去见曹鼐。   却见曹鼐品茗读书如故,连忙说道:“大人可知道,龙泉之事?”   曹鼐说道:“自然知道,贼人破龙泉县,县令以下死难十五员,甚至有吏员降贼者。大损朝廷颜面。”   这也是吏员改革的后果,在此之前,一个县有三五个官员就不错了,但是而今一个县有十几名官员,几百吏员才对。   这才有了而今的情况。   王恕说道:“贼人以矿丁为主,虽然有数千老贼,但是恐怕重现叶留宗当年之事,不可小窥。而且地方上从来是报喜不报忧,贼人而今已破一县,气候已成。而今不早做打算,祸恐深。”   曹鼐叹息一声,说道:“不管怎么说,而今也只能放放了,要等朝廷处置。”   王恕说道:“大人。”   曹鼐打断王恕的话说道:“你说的我并非不知道,但是我虽然是南京留守,但有些事情也不枉为的。”   曹鼐也是从王恕这个年纪走过来的,那个时候是以天下为己任,只要认为自己正确的事情,从来不顾生死。   这才曹鼐与朱祁镇的决裂。   曹鼐但凡愿意低头,说不得辅助朱祁镇击破瓦刺的功劳,就在他手中了,而不是周忱了。   这几年在外为官,才知道要想做事,先要保全自己。   曹鼐这个南京留守,继承了南京兵部的权力,名义上整个大明南方的所有军事行动都要有南京兵部负责。   但是曹鼐却明白,如果真以为是如此,他这个南京留守就不可能让朱祁镇放心放在南京这么多年了。   曹鼐以先斩后奏的形式断然插手江南战事,是因为江南重要。江南多乱一日。朝廷就多一分损失。   但是处州却不一样了。   处州府与苏州府完全不一个地位。   可以说,大明之大,能与苏州府一样地位的府县很少很少。苏州府的地位,绝非一省治所所能及的。   所以处州府的乱事,再拖拖也不迟。要皇帝处置之后,他才能动手。   当然了,他已经上奏,他估计朝廷定然以毛锐为主将平定处州匪患。   此种分寸,却不大好说,给王恕说了,估计王恕还以为是胆小怕事,只能让他经历的事情多,才知道在各种繁杂的事务之中,如何拿捏分寸,该急的时候,自然是一分不能耽搁,不该急的时候,就要沉得住气。   就好像是现在。   曹鼐说道:“苏州的乱子,前后要奏销五六十万两,江苏与浙江两地府库已经空了。大军如何出动?”   京营能打是真能打,花钱也是真花钱。   这一次平乱,京营有三四万军队参与,其他的不说,最少打仗的时候给加双俸,三个月,就对支持十几万两,至于后面的奖励,赏赐。还有苏州当地一些赈灾补偿。可不就五六十万两了。   对于大明来说,五六十万两并不算多,但是对于浙江与江苏两省来说,五六十万两足够抽干两省的结余了。   这些年大明中央财政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更困难的是地方财政。   毕竟地方政府在吏员改革之上,根本就是大规模扩张,想要维持这个局面,消耗的钱粮就不在少数。   浙江与江苏能将平叛的钱粮凑出来就不错了。   有人大概说了,少府不是调了八百万两到苏州。还有刚刚征收的商税。已经徐春申的家产。   第一,少府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已经换成了江南织造的大规模扩张。   第二,即便是少府的钱还在,王恕也不能用。   因为双方根本不是一个体系之内的。   王恕让汪岳提高蚕茧蚕丝的收购价,汪岳愿意给一个面子,再加上乱事一起,这些东西的价格本来就该升高。   但是王恕要让汪岳将钱挪给王恕,汪岳却未必敢答应了。   徐春申的家产与商税,这两样也是一样。   刚刚统计出来,已经被户部看中,面对如此缺钱的中央,早早的就打上封条要运输到北京。   王恕也同意了。   毕竟王恕之前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正要做些事情,弥补一下。   这些近千万两的财富,狠狠的为大明奶了一口血,也是王恕的功劳。   虽然这些钱财还没有出苏州城,但是已经不是王恕可以染指了。   当然了王恕如果下定决心不是不行,但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如果是单单是政治风险也就罢了。   王恕不是胆小之一,只是不在他的职权之内。   因为王恕虽然是钦差大臣,但是他的职权也是有限的。王恕即便将手伸得再长,也管不到处州府的。   但是曹鼐却可以。   这就是王恕来找曹鼐的原因。   王恕听了曹鼐的话,心中一叹,暗道:“曹公老矣。”   王恕如果有曹鼐这个职位,他绝对敢拦截税银,先行平乱。只是曹鼐既然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明了曹鼐的态度。   王恕又有什么好说的。   王恕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曹鼐并没有对王恕无礼举动有什么不满,却从王恕的举动之中看出了自己年少的身影,叹息一声说道:“到底年轻。”   随即下令请毛锐过来。   毛锐对曹鼐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一丝怠慢。   因为毛锐是尝过曹鼐的手段的。   毛锐刚刚调到南京的时候,乃是从交趾撤出来的。   随着大明在交趾的统治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忘记了安南黎氏王朝,交趾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兵力镇守了。   这才有太子南下,建立南洋都司。动用的就是一部分交趾驻军。   而毛锐所部也是因此从交趾撤回来的,分散安置,毛锐才得已坐镇南京。   刚刚来到南京的时候,毛锐有几分桀骜不驯,但是很快就被曹鼐整的服服帖帖的。   从此之后,毛锐在曹鼐身前从来不敢有一丝丝的怠慢。   曹鼐问道:“军中如何?”   毛锐说道:“区区小战,根本不足挂齿,反而军中士气高昂,很多士卒想再打仗。”   毕竟对底层士卒来说,打仗可以加赏钱,打仗可以升官发财,等等。   如此情况之下,大部分京营士卒都是好战的。   曹鼐说道:“如此就好。处州有反贼作乱,你是距离处州最近的京营,如果我没有估计错误,十日之内,朝廷就有诏令下来。”   “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会剿,将以你为主将,这几日整顿士卒,好好休息,朝廷有用你的时候。”   毛锐说道:“末将明白。”   毛锐面对这个消息,心中有几分欢喜,毕竟有仗打对大多数将领来说都是好事,唯一让毛锐感到不满意的事情,就是这是剿匪。   即便是打下来,也没有什么功劳。   指望这一场平乱的战事,加官进爵几乎不要想,最多赏赐一些钱粮,或者说给予一些名义上的赏赐。封妻荫子之类的。   其他的,就不要指望了。   没有仗打,武将们也不好混。只能熬资历了。   曹鼐所推断的果然没有错,十日之后,诏令下达,毛锐带领本部,汇合三省围剿,但是王恕所预料的也不错。   当毛锐到达处州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   虽然不是大雪封山,但是天寒地冻,又拖得时间长了,给了叶世子一行人足够的准备时间。   这一场乱子,在正统四十二年是平定不了了。   要等明年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