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为何,张公公现在突然变得很低调。   上午魏良臣还看到几个卫所兵给张炳撑门面,现在可好,兵没了,帮闲的也没了,就剩张炳和那个不知来头的少年郎君。   张炳换了身青色袍服,看着不再那么的“暴发户”。和那少年人一起下车时,不知情的多半以为这是爷俩呢。   车夫显然是尿急,将车停好后,便匆匆奔树林去了。   从车上下来后,张炳和那少年看了眼四周环境,二者均是微皱眉头。   这也难怪,张炳虽说出身贫穷,但现在怎么也是宫中有品级的监丞,其它地方他都可以随意将就,可这般在林子里解手,潜意识里还是有些抗拒的。   那少年人更是肃宁有名的才子,家中又是富有,自小就没在这种肮脏的地方呆过,当然不愿意就地解决了。   良臣见张炳对那少年低声说句什么,少年摇了摇头,张炳见状只得作罢,自己去了林子。想来这位老公可能也憋得慌。   一个恶作剧的念头在良臣脑中闪了一下,那就是他很想跟着去瞧瞧张公公是站着尿还是蹲着尿。   不过,这念头仅仅是闪了一下,良臣还没那么下作。要明白,他二叔可也是阉人。   少年仍留在原地,手中拿着一把没有打开的折扇,站在那欣赏远处的风光。   远远看去,端的是风流小郎君。   有辆马车上不知谁家的女眷这会就偷偷的瞅着那少年,目中颇是有情意。   这一幕让良臣有些自惭形秽,在长相上,他很有自知之明,既比不过许显纯,更比不过那少年。   不过,良臣却有他们谁也不能比的东西,那就是他有一条巨大的金大腿。   我叔是九千岁,你叔是谁?   摆这风流样子是给谁看?   良臣打鼻腔里哧了一声,扭头不去看那装腔作势的少年。   他有一种无形的自豪感,或者说是扮猪吃虎的得意劲。   这是他的底气,也是希望。   许显纯也上车了,他没良臣那闲劲,东看西看的,而是继续将那本地理书拿出翻了起来。   虽然武进士在世人眼中不如文进士,甚至不屑一提,但许显纯显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志向。   从前和他爹吵架的时候,许显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下太平,武不如文,但若将来天下有变,儿子手中这把刀却能护得全家周全。”   有此抱负之人,自然不会受外界干扰。   刻薄之言也好,无心之失也好,谆谆教诲也好,在许显纯这里,都是油泼不进。   良臣很想和许显纯探讨一番山川地形,让对方对自己敬佩无比,从而以此为突破口,拉近双方距离。但想自己现在不过16岁,又是一普通农家子弟,真要“语惊四座”怕也不合身份。   童生就应该有童生的觉悟,还是学那张炳一样,风光完就立马低调些好。   闷声发大财,总不是坏事。   结交这事,未必就一定要人家对自己刮目相看,或五体投地。   这么想着,良臣当然没敢卖弄。   过了没多久,胖子总算出完恭,急急忙忙的赶来上车。只是,胖子走路时,动作有些别扭,这让良臣遐想联篇。   车马行的人开始招呼没上车的客人赶紧上车,又清点了下人数,马车便继续往北。   因为快要天黑,所以不少车辆都选择跟车马行的同行,这样人多,路上安全。   张炳那辆马车也远远跟在魏良臣他们后面。   十几里地后,前方出现一块界碑,却是已经出了肃宁县境,再往前就是青县。青县再朝北便是静海,此地在后世属天津,尔今则归河间府领。   太阳落山后,长长的车队终是到达了目的地,位于青县东南的姚官屯。   说是屯,实则是个镇,镇上各行各业都有,比起肃宁县城也只稍稍逊了些。   这就是水陆交通要津之地的好处,不论前世今生,交通便利之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交通不便之地强得多。   姚官屯的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屯子的交通便利开了不少商铺,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各种服务,收入十分可观。   河间府要评十强镇的话,姚官屯肯定榜上有名。   屯子里最多的就是客栈,上等的,便宜的都有。   这些客栈大多都是镇子上的村民自建的,有钱的就建气派些的,没钱的就将自家的房子改造。反正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为了挣钱,各显门路。   除了民间的客栈,屯子里还有官府办的驿站,属沧州千户所。   良臣他们路过驿站时,看到驿站里停着不少马车,穿官服的人却没几个。   边上胖子一门清的低声告诉众人,官府的驿站从前管得严,没有公务的人是没法住进去的。但现在却松得很,只要有门路弄到驿凭的,都能在里面白吃白喝,白搭驿站的车马。所以,这里面的大半都是占朝廷便宜的人。   听了这话,良臣自是不觉奇怪,为这浪费国库的驿站耗事,日后崇祯可是裁出了个李闯王来。   其他人也是见怪不怪,除了羡慕那些能占便宜的,压根没想这种事对朝廷有什么坏处。   许显纯倒是有些怒气,可这怒气却无处可发,也无人可发。   王家车马行在姚官屯有固定的落脚点,是屯子稍里面的一家客栈,前后几进院落,修得颇是宽敞。   客栈的人算准了时辰,早就有伙计在外面等着了。一等大车停下,伙计们就热情的上来招呼,帮着客人们拎包。   一众旅客包括良臣都很自觉,没人跳出来说要换家客栈,一个个很是顺从的听从安排。   许显纯刚才虽然对占朝廷便宜的那帮人生气,但也不是不通人情事故,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与大家一起进了客栈。   进去时,良臣回头看了眼,没发现张炳的那辆车,想来这张炳怎么也是宫中的人,说不定是去住官府的驿站了。   有便宜不占,那是傻瓜。   和马车分等一样,客栈也同样分等。买大车票的被安置在两间大通铺,其余的客人则被伙计带着上楼。   住宿费是另算的,好在不贵,大通铺住一晚一人三枚小平钱,不包晚饭和早餐。想吃的话,自己另买。   良臣包袱里有大哥良卿做的几张大饼,身上的钱也不多,自然舍不得去吃客栈的饭菜,便就着客栈提供的开水啃起大饼来。   胖子和几个人没带干粮,所以都去买饭吃了。许显纯也想出去买饭吃,但他身上除了藏着的几颗银豆子,就只有一根偷自他娘的金簪子。   银豆子被许显纯付了车钱,眼下他身上的小平钱刚够付房费,所以想要吃饭的话,就得将这金簪子典当换些碎银子,要不然,没办法吃饭。   客栈可不直接收金子。   只是,这根金簪子是他奶奶嘉善公主留给他娘的,纪念意义很大,所以虽说叫许显纯偷出来了,可真要决定拿去变卖换钱,许显纯还真有些犹豫。   一路上都“关心”着许显纯的魏良臣见了不由一喜,他可不管许显纯为什么不去吃饭,只知道这是他难得的机会。   “许大哥,若不嫌弃的话,就吃块饼吧。”   良臣将一块大饼递到了许显纯的面前,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正常不过,免得许显纯自尊心发作,拒绝他的好意。   “这…”   许显纯愣在那里,不知道是否应该领这位小兄弟的好意。   “我大哥给我做了好几块,我一人吃不完。许大哥拿着吧,我爹常说,出门在外,要相互帮忙,有吃的也要和人分享,如此,才能交上朋友。”   良臣半真半假的在那说着,然后不由分说的将饼直接硬塞在许显纯的手中。   “那,多谢小兄弟了!”   许显纯不是婆婆妈妈之人,他有钱,只是一时半会化不开而矣。   咬了一口饼,许显纯想着等典了金簪子有钱之后,就请这小兄弟好好吃一顿,这样就不欠人家情了。   良臣也吃着,直看着许显纯将一块饼吃进肚子,方踏实下来。   胖子等人也吃完了饭,陆续回房间。大伙又在一起说笑了一阵,便相继睡下。   赶了一天路,众人都是累了。   半夜,院子里却传来闹哄哄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众人。   良臣也迷迷糊糊的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边上许显纯已经跳下地,疑惑带有警惕的目光望着外面。   有被惊醒的旅客性子急,便大声叫喊客栈的人,问外面什么这么吵。   正喊着,门突然被打开,一个伙计捧着蜡烛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两三人。   众人没看清进来的是什么人,都以为是新来的客人。   这时,良臣却看到胖子在那抖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拉了拉前面的许显纯:“是番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