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临危受命,率军出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临危受命,率军出征!   “谁去迎战吴王二十五万大军,救援宛陵城?”   “谁去迎战楚王十万大军,阻止其渡江南下?!”   皇帝项燕然一双充满了愤怒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着。   可是,众文武大臣们却是一个个沉默,面面相觑,陷入死寂之中。   大楚皇朝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拥兵百万,这天下无人能敌。   可是猛虎虽猛,却也架不住群狼的撕咬。   匈奴军臣单于率三十万精锐骑兵围攻朔方,如大楚朝廷头上悬挂着的利剑,必须抵挡住,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楚战神太尉李荣,已经带着六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前往边关镇守,以边关的大楚三十万精锐边军,阻止匈奴南下。   西北的大宛等西域诸国蠢蠢欲动,扣玉门关,东北的鲜卑、乌恒两大部族同时扣云中郡,雁门关。   南疆闽越吞并夜郎国,试图趁机坐大,成为南疆最大藩属国。一旦得逞,定然会威胁到大楚皇朝。   这些边疆蛮夷,已经牵制了朝廷的四十万主力,动弹不得。   朝廷有威望的老将军们都被派遣出去,迎击来犯之敌。剩下一些没多少用处的三脚猫,留守金陵城。   朝廷可用之兵,只剩下金陵城的十万军队,再加上分散在地方五十个郡府的兵力可用。   沉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用兵,先选将。   那些能打的武将,几乎都被派遣出去了。剩下的,都是没什么名气,不敢上阵去迎战吴王。   朝廷最缺的,还是一个可以抵御吴王的将军。   皇帝项燕然其实也能领兵打仗,只是皇帝御驾出征,稍有不慎,那大楚皇朝可就真要变天了。   孔寒友硬着头皮,道:“皇上,朝廷危急之际。当不拘一格,提拔将才,为大军统帅。   老臣以为,小昏侯在军务校场上能击败太尉,可见兵法非同一般。绝非等闲武将可比!   不如,封他为左将军,抵御吴王!”   项燕然闻言,沉默了。   小昏侯的兵法是厉害。   他当然知道这一点。   可是,给予兵权,这却是犯了忌讳。小昏侯终究是前朝“昏君”,可以用他,却不能给予实权。   要是给了小昏侯领兵的实权,又让他得了平叛诸侯的战功和威望,那以后可就棘手。岂不是让小昏侯坐大?   可是,不让小昏侯出征,这满朝上下,还有谁能与吴王一战?   没人了!   “好吧,小昏侯为左将军,领精兵三万,迎战吴王大军!”   项燕然犹豫许久,无奈道:“另外,楚王南下,正欲渡江,谁去迎战?”   王肃献上一策道:“陛下,尚有一将可用。   太尉之女,李虞!她自幼跟随太尉大人习兵法战策,熟读兵书,熟悉地图,精通战法,得其真传。   唯她是女将,需要破格提拔!朝廷危难之际,当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项燕然微微点头。   差点忘了,李家还有一个嫡女。   李虞这位丹阳郡主,经常跟随李荣出入太尉府,协助办理军务,唯一继承了李荣兵法真传的李家嫡女。   李荣无子,这些年都是把李虞当李家嫡传来培养。   她只要得李荣二三分实力,就足够比那些平庸之将,要好上许多。   “好!朕破格,封李虞为右将军,领金陵两万精兵出城,迎战来犯之楚王大军。   天下各郡县地方兵马,系数听她调遣,围剿叛军。   准许,在各地方招募杂兵,扩充兵力。   朕,亲率五万大军,为中军,守住金陵帝都,招募新兵。剩下的,就看你们的了!”   项燕然道。   金陵帝都有庞大的粮草、钱粮和可招募的兵员,不容有失,决不能丢。只能皇帝亲自坐镇统率。   “是!”   众文武大臣们道。   皇帝立刻派遣太监,召李虞入朝,进行册封右将军,领军两万迎战楚王。   同时册封楚天秀为左将军,领军三万,迎战吴王。   “臣,领命!”   楚天秀道。   “谢主荣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虞得到朝廷册封上将军诏书,有些愣神。   上将军,金印紫绶,等同于朝廷九卿的军衔。可以说是,她一步登天,平王府一门两员大将。   众大臣们纷纷向他们道贺。   不过,众臣忧心忡忡,也没人羡慕。   这个活不好干,四面都是强敌,吴、楚联军三十多万,这才是第一波。   后面还有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齐、赵等几十万大军,如洪水一样,朝金陵围攻过来。   此时领兵出征,简直跟送死差不多。   ...   退朝之后。   李虞和楚天秀回到了平王府,准备领金陵城的五万大军出征,迎战吴王和楚王。   这五万大军,只有两万是轻骑兵,剩下三万是步兵。   “夫君,这一仗怎么打?”   李虞有些愁。   她是自幼跟随李荣,熟悉军务。   可是她从没上过战场啊!   当年她爹和哥哥们北征匈奴的时候,她还小。等她十岁之后,天下就太平了十年,根本没战可打。   这还是她头一次上战场。   相比之下,吴王项弼五十余岁,跟她爹李荣差不对的年纪,从年青的时候就打过很多战,极为凶悍的猛将,那才是沙场老将。   楚王项戊的名气,比项弼弱一点,但也是一员大将,不好对付。   “我们先去丹阳县一趟,那里有很多火枪、火炮军械,尚未装备给大楚军队,正好拿来用。   然后你带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去阻止楚王渡江。我带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去支援宛陵城。   胜败,看运气吧!”   楚天秀想了想,道。   要说打仗。   他更是纸上谈兵。   军武大校场,那是一百人的演习,不是真的打仗。   只有烟雨画舫遭遇到上百名刺客,才是他和李虞安排人伏击的。占据优势伏击,赢了当然不在话下。   后世两千年历史的战役,他知道很多。但是,他连街头打架都没有打过,更别说亲自上阵了。   现在天下乱成一团,这仗不打也要打。   “皇帝说允许招募杂兵,扩军。你我兵力太少,可要在金陵城内,招募一些杂军为辅军,再出战?”   李虞道。   楚天秀摇头,“金陵城里的百姓较为富裕,养尊处优惯了,而且多油滑之辈,吃不得打仗的苦。让他们拿刀上阵,恐怕稍有失利,撒腿就跑。   就算是杂兵,也要招募能吃苦、敢拼命的杂兵。   我们去丹阳县募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