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沧海桑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暴雨连日,道路泥泞。   大雨磅礴之中,两个人在亡命追逐。   跑在前面是一个灰色布衣打扮的壮硕男子,一身古铜色的肤色和肌肉,显露出横练的武功。   然而此刻其在拼命逃亡。   后面追着的却是一个书生。   这书生好生厉害,将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追得那布衣壮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两个人一路跑过几座山,终于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铿!”   书生累的将大刀插在地上,浑身累的晃晃悠悠的,抬起一只手指着前面那壮汉。   “今日!”   “我非得砍死你这满口胡言乱语,骗人钱财的恶徒!”   “停停停停停!”   布衣壮汉仰着头接着雨水直接咽下,终于歇了一口气的说道,好言和那书生摆下阵势。   讲道理,说分明。   “尔身为读书之人!”   “为何一身戾气,这读的是哪门子书?”   “再说这刀是我的东西,你这书生怎平白抢人东西呢?”   书生立刻将刀抽了起来,咬牙切齿的指着布衣壮汉。   两人立刻再次动了起来,在山路两侧绕起了圈圈。   “你明明不认识路,却装作认路骗人钱财。”   “若不是你瞎指路,要不然我怎么会在夜里被猛虎追击,随从一个个被吓得返路尔逃弃我而去,然后我又在逃亡路中碰上山崩将马给压死了,行礼也都全丢了。”   “若不是你!我怎么会落得这般狼狈的下场。”   “哈哈哈哈!”说到这里,雨里狼狈的书生不由得解恨的大笑而起。   “好在天道好还,又让我碰到了你这厮!”   “这是天要你亡啊!”   布衣壮汉拿出了钱:“我就骗了你十个铜钱,你这就要杀人,也太过了吧!”   “这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法律?”   “还有你这刀法哪里学的?你这哪里像是一个读书人?”   布衣壮汉还从未见过,将自己这么重的大刀舞得这般顺溜的读书人。   书生冷哼一声:   “君子六艺,吾等读书之人文武皆习。”   “上马能定江山,下马能安天下。”   “不论是哪方面,都不是你这等坑蒙拐骗之徒能够比得上的。”   “你这坑蒙拐骗之徒,今日遇到我,便是你的死期将至了。”   两人站在泥泞的山路两侧,终于歇足了一口气。   一场你追我逐又将诞生。   然而此刻,突然之间雨骤然停了。   日光从天空落下。   两人抬起头,看向天空。   “雨停了?”   然而却看到了令他们瞳孔瞬间放大的一幕。   天空之中密集的层层乌云裂开了一条缝隙,金色的光芒从缝隙照落而下,化为了温暖的大日之辉落在二者身上。   只见。   金色的光芒和乌云之上,一脚踏着烈焰和火光的神兽拉着一架神车而过。   破开层层乌云而出,撕裂黑暗而去。   震撼而动人心魄的景象,让二人同时矗立望天,头颅随着金色光影而动,直至那神人车驾远去。   随着乌云的弥合,消失在了二人的目光里。   神人车驾过后。   雨水再次降临,洒在二人身上,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布衣壮汉指着天上:“这是何方神圣过境?莫非是天上的神仙?”   书生也显得有些心慌意乱:“非神便是圣,岂是你我二人随意能够猜测的。”   两人震惊之余,又有些惶恐。   加上天色不早,二者一番追逐拼杀,也感觉精疲力尽。   此刻一口心气泄了,也无心再继续下去了。   “算了算了,不打了不打了!”   “此地不可久留。”   “速走!速走!”   原本作生死仇敌一般的读书人和江湖客,匆匆离去。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   夜幕降临,二者也终于从山里走了出来。   沿着黑暗的山路而下,他们终于看到了山下的景色。   “走出来了!走出来了!”布衣壮汉穿着草鞋,高兴得举臂高呼。   “你这厮!这次总算是没有带错路!”读书人也长松了口气。   远处便是界河河水滔滔。   “看,那边好像有座庙!”读书人眼尖,立刻发现了河边还有着一座建筑的轮廓,应该是一座庙宇,刚好可以容纳二人歇歇脚。   “别看了!赶紧过去!”   “烤火喝口热的也是好的。”   二人又累又饿,又湿又冷。   若不是皆有武艺在身,常人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读书人和江湖客看到这庙宇喜出望外,极速朝着那庙中奔跑而去。   逐渐靠近河边,便发现这是一座川主庙。   川主乃是魏地自古以来便有着信仰的一位古老的水神,不过这些年来信仰渐渐衰落。   毕竟魏地不断推行阴神体系,数万妖怪瓜分了大魏神道。   这些古老神祇的信仰和香火,自然日渐衰落。   直至无人问津甚至再记得祂们。   可以看到这庙宇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进行修缮了,破落至极。   不过二人转到面朝着界河的庙门口之时,却透过庙门发现庙里闪烁着火光。   原来已经有人先他们一步在这里了。   “庙里有人!”何世景停下脚步,擦了擦满是水的脸。   “吱呀!”布衣壮汉在夜雨中缩着身子,忍不住推开门先进去了。   二者便看到了庙里神台下坐着一个道人,脚旁趴着一只驴子。   身前柴火跳跃,映着一张让二人都觉得有些不似凡尘俗世之人该有的面孔,仿若画中之中走出之人一般。   “在下何世景。”   “见过道长。”   书生即刻行礼报上姓名。   但是抬起头却发现自己手上拿着刀,显得有如过路打劫的强人一般,立刻匆匆忙忙放了下来。   不过书生也不愿意还给那布衣壮汉。   显然虽然不再喊打喊杀,心中却依旧不信任此人。   将刀放到了自己身边之后,再次拱手。   “我二人是山中迷路之人,外面下着大雨,想要进庙一避。”   “道长看可否行个方便。”   道人盘坐于火前,从头到尾都没有抬起头来,仿佛在打坐观想一般。   其意识已经沉浸在了云中界之中,赤霞元君、云君、青龙童子正在收录着整个壶州神道体系的诸多鬼神之名。   云中界已经重新划分出了一座殿堂,用来放置所有关于神道体系的名册。   意识虽然那在另一方天地,但是却开口在现界说道。   “荒野破庙!无主之地!”   “二位随意便可。”   布衣壮汉跟着书生身旁,拱手以江湖礼说道:“在下石宗!”   二人浑身湿透,将外袍脱了下来,整理了一下,看到了道人身前的火堆。   书生再次显得有些颇重礼节的上前,弯腰拱手说道:“冒昧了!”   “可否借用一下火?”   道人曰:“请便!”   二人终于借着火群暖,将外衣和身上的衣服烤干,才感觉回过神来。   书生何世景站起身,打量着周围。   最后仰头看着台上只剩下半截的川主泥塑,   叹气说道:“岁月当真是可怕,不论是多么的强大辉煌的,自认为永恒不变的。”   “最后都会被告之,只不过是玩笑一场。”   “道长您说是不是?”   道人却连眼睛都没有张开,只是一笑。   “你怎知道祂们曾经强大辉煌过?而不是生来就只是一堆泥塑?”   “未曾历经过万古江山,看过那沧海化为桑田,又如何知道没有永恒不变之物?”   何世景原本想着就话语显露一番自己的才学和不一般的见识。   此刻顿时哑口无言。   更觉得面前这道人不一般,那话语里一句一言透露着的高高在上和亘古岁月的沧桑,不敢再随意开口说话了。   反而静坐下来,悉心请教的问道人刚刚话语之中让其感觉到震撼的地方。   “还请道长赐教。”   “何为沧海化为桑田。”   此方天地还没有人听闻过这沧海桑田之事,书生更是如此。   石宗也好奇,此刻也闲着无聊,便也问道:“道长!何不与我二人讲一讲,这沧海化为桑田是怎么一回事?”   “也让我二人长长见识。”   道人沉默了一下,最后开口曰。   一开口,就仿佛将二人拉入了漫长而看不到尽头的岁月长河之中。   外面界河河水奔腾不息,和此刻的话题格外映景。   “世间岁月轮回不止,海与陆也随着岁月起伏变迁。”   “旧时之海,今时州陆。”   “古时有一位仙人下凡降临世间,与一场人间宴会。”   “酒宴之上!”   “仙人云。”   “自登仙承接天命以来,已经看见过三次沧海化为桑田了。”   “而如今沧海之水比起往日又浅了一半,莫不是又要再一次化为州陆了?”   这故事简短至极,却听得何世景和石宗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何世景目光都变得空洞虚幻,仿佛看到了一位仙人站于苍穹云海之上,看着脚下的大地不断变换,沧海干涸,化为州陆丘陵。   然后大地再一次又被海水覆没,再次化为沧海。   来回往复,岁月蹉跎。   简短的一句话,道尽了那种坐看风起云涌的高高在上,和俯视人间。   浩瀚东海化为丘陵州陆,这该是何等漫长的一段岁月。   而这位神仙,竟然已经经历了三次。   他们皆没有认为这故事是虚假,如果不是真正活过了这么久的仙人。   如何能够知道,这沧海会化为桑田。   如何能够见证这大海化为丘陵的神迹。   “沧海桑田!原来世上真的有活了这般久的人?”石宗兴奋又感叹。   何世景摇头叹息:“这恐怕就是真正的仙人了,多谢道长讲述的这个故事,让何世景见识到了这沧海桑田。”   入夜,道人依旧打坐于神台之下。   火堆闪烁,依旧照亮着庙宇大殿和坍塌的神像。   而那何、石二人半晌也睡不着。   最后睡梦之中,依旧回荡着那沧海桑田的岁月流逝之感。   耳朵里听着界河波涛汹涌的声音。   不论白昼黑夜,它依旧一往无前的流淌而下,滚滚而去不复返。   夜半之时,一艘船从界河深处而来。   最后船只靠岸,停靠在了着破落的川主庙前。   白日里发现了神人驾驭神车过境的,可不仅仅只是何世景和石宗二人。   有人影在黑暗里提着灯笼走下大船,雨水磅礴却不能打湿其身上点滴。   这人毕恭毕敬的走到庙门之前,然后行大礼跪下。   叩首。   “界河水妖前来!”   “拜见空尘道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