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印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弟今日可还有他事?”,接着刘荣便是问道。   刘德立即是一拱手道:“无事,不知大兄有何吩咐”。   “那孤便带你去看一好东西”。   看着一脸神秘的刘荣,想了想之后,刘德便答应了下来。   此时已是到了深秋时节,这几日之中,时不时便会起雨来,两人一同出了画堂殿,天上却是已下起了绵绵秋雨。   不过须臾,便有两个两个小太监上前来为二人撑伞,刘荣便与刘德一同,坐上了一架车驾。   行在路上,刘德掀起车架一侧一帘子,望着一旁的景象,刘德却是问道:“大兄,咱们这是要到何处去?”。   刘荣只是呵呵一笑,便言道:“到了你便知道了”。   不多时,车驾便出了长安城而去。   而接着到的地方,刘德自然是见过,两人却是到了上林苑中。   下了车驾,刘德一拱手说道:“大兄,此时到上林苑作何?”。   “稍后你就知道了”,刘荣说道。   随后,两人便是在一侍从的引领之下,到了一院落之中。   一进这院落之中,刘德立即便是傻了眼,这覅中,赫然便就是造纸的作坊啊。   只见一帮人,正在来来回回的搬着东西,更是在一房舍之中,见到工匠,正在裁剪装订白纸。   “这便是制做白纸得作坊不成?”,刘德言道。   而闻其此言,刘荣只是一点头,却未说什么。   做了太子之后,除了上林苑中的思贤苑,天子刘启还给刘荣划了块地方,让刘荣自己折腾,要做什么都可以。   于是,刘荣便士将造纸的作坊,从长安郊外,搬到了此处来。   就在刘德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坐看右瞅的时候,刘德是对其说道:“这作坊也只是在此过度一下,再过些时日,便要将其外搬走”。   “今日让你来,可不仅仅是来看这造纸的,却还有其余更为重要之事”。   接着便是拉着刘德到了另一处房舍之中。   然这房舍中的人似乎是早已知道了刘荣要到此处来,见到刘荣推门而入,却也是不慌张。   立即便是上前行跪地叩拜行礼道:“小人拜见太子殿下”。   然之后便是一抬头,看了一眼刘荣身旁的刘德。   这人当然也不是傻子,能站立在太子一旁之,自然也不会是简单的人物,只不过这人看上去和太子一般的年轻,朝中之臣,也不会有些样年纪的人。   然看这衣着打扮,却也不像是天子之属臣。   刘荣自然是看出了眼前这盆之窘迫,呵呵一笑,便道:“此是淄川王刘德”。   如此,这人才那你行礼道:“小人拜见大王”。   “免礼吧”。   “谢大王”。   待这人起身之后,刘荣这才问道:“孤要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回殿下,已准备好了,请殿下过目”。   说完,其便领着刘荣与刘德二人,到了一处书案之前。   就在此时,却见一人慌忙行至房中,朝着刘荣行拜礼言道:“臣偃拜见殿下,来迟一步,还望殿下恕罪”。   “免礼吧,无妨,是孤一时兴起,才命人召你而来”,刘荣是说道。   “谢殿下”,此时的主父偃刚刚经过一场大病,气色仍未好转,在侍从的搀扶之下,这才起身。   …………………………………………………………………………   行至书案之前,指着案上的木板,对刘荣言道:“此便是臣奉殿下之命,与诸多工匠,历时数月才完成的”。   这是一块数十年以上的枣木,是主父偃带着十几个工匠,经过无数个日夜,精心雕琢而出的完美艺术品。   这数月的期间当中,已然不知雕刻坏了多少少块雕版,拉屎最终雕刻出来这一块完美的作品。   刘荣在前世之时,曾在书中看到过,雕版印刷的版木,古人用梓木,故称刻版为“刻梓”或者“梓行”,而最通用的是梨木或枣木,故称刻书为“付之梨枣”。   如此,才会命人去找已生长了数十年的枣木与梨木来做版木。   早在造出纸来之时,刘荣便考虑过要不要做一块雕版出来。   然在做了太子之后,便是立即将此付诸行动。   在君主时代,只要皇帝一句话,便能将整个帝国调动起来,去做一件事。   虽然刘荣虽不是天子,但其所能调动的力量也是不若的。   原想着,调集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不了多久便可将汉家的第一块成品雕版给做出来。   却不想,刚一开始,便遇到了难关。   雕刻镂空的技术汉家本来就是有的,这自然是难不住少中的这些工匠。   但是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些漆器上,雕刻的东西,皆是些什么祥云鸟兽之类的装饰性,图案,而雕版上,雕的却是字。   已汉家目前的教育水平,一般的小吏都不识字,自然更是指望不上,工匠能识字认字了。   固此,制成雕版的第一关,便是要教这些工匠识字认字……   然因镜像的原因,在雕版上刻字,却还是要反着刻,却是更加复杂了。   这个光荣而又艰苦的任务,刘荣便是交给了主父偃来做。   也好趁此机会,打磨一下,主父偃的心性。   如此,这雕版即将要制成之时,主父偃却是病了。   然今日总算是到了见证这数月之功的时日了,当然是要将主父偃寻来的。   且主父偃自己也是想要到此来,固此,在接到了太子的召命之后,主父偃再也顾不上其他的,立即便到此而来。   “来人,用一下吧”,刘荣言道。   一旁之工匠,正要动手之时,主父偃便是凑前言道:“殿下,能否令臣为之”。   望了一眼主父偃,刘荣便是言道:“那便由卿家来吧”。   主父偃点了点头,拿着那块木板,在其上刷了一层油墨,接着,便是拿了一张白纸覆盖到了这雕版之上,用刷子在雕版上轻轻的刷了一下,经过这一番操作,主父偃取下白纸,便将之呈给刘德。   拿起这白纸,刘荣便是读了起来:“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这赫然便是《尚书牧誓》的内容,便是周武王,起兵伐纣之时的誓词。   原还想着,汉家的第一块雕版,做出来印在纸上,或许会有些模糊。   却不想,竟是印的如此清晰,刘荣自然是大喜。   接着刘荣一伸手,便将这印着牧誓的纸张,递给了一旁的刘德。   此时的刘德当然是兴奋不已,眼前的一切,俨然已经超出了刘德想象。   有了第一块雕版,紧接着便会有第二块,第三块…………   如此一来,雕刻印刷成书的时日,便是指日可待了。   想想能在西元前两百多年的汉家造出一本由纸张而制,且还是印刷而成的书来,刘荣的内心也不免有些激动了。   然雕刻印刷成书,这自然不是最为重要的目的。   刘荣当初立志,定要在汉家普及教育,然这书,便是事关教育重中之重的变化。   身为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给一个人写一封信,或写一篇策论,这封信或策论,要用一架马车拉是什么样的体会。   但这在汉家是真实存在的,天禄阁中,存放的完整的一部尚书,可能要装上好几家马车才能运走。   但有了书便不同了,这几架马车才能装的下的东西,皆可以压缩到这一本书中,更是容易携带,翻阅。   且其最为重要的意义,绝不仅仅再于此,而是再于,有了印刷术,那萌芽于汉家,影响了整个华夏数百年历史的世家便要被掘根了。   虽然看上去,其只是一块有些与众不同的木板,但这是一件能够彻底粉碎世家成长根基的大杀器。   刘荣自然也是高兴,兴奋道:“雕版造出,孤高兴之,一应有功之人,孤皆重赏”。   就在一旁的工匠皆是高兴不已的时候,刘荣又是言道:“一应工匠,皆赏钱两万!”。   “谢太子殿下!”,这些工匠,皆是跪地行礼言道。   …………………………………………………………………………   就在刘荣高兴的时候,却见到王声,慌慌张张的跑进了这房舍中。   一见到刘荣,立即便是言道:“殿下,陛下命人持节,要召殿下入宫呢”。   闻此言,刘荣就是想到,要打算要入宫去见老爹的。   “此时那人在何处?”,刘荣问道。   “得知殿下在上林苑中,其便先行回宫复命了”。   一点头,刘荣便是要与刘德一同乘车驾离去。   走之前,还对主父偃说道:“卿家大病初愈,还是早早回家静养吧”。   “谢殿下关怀”。   与刘德分开后到了太子宫中,换了一身衣服,刘荣便是立即往宫中赶。   到了宫中,刘荣这才听闻,原来是老爹又病了。   这可是让刘荣甚为诧异,自己前几个月,还曾私下问过淳于意,老爹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大有好转了。   按照淳于意当时的说法,老爹只要注意调养,便无甚大碍。   这才过了多少时日,竟然是又发病了。   不过一番思量之后,刘荣大致是想到了其中的原由。   有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老爹那好色的性格,是怎么也改不掉的。   三十岁出头做的皇帝,但早在做皇帝之前,天子刘启的身体,便已被酒色掏空了一大半了。   登基称帝之后,还是不停的充实着自己的后宫,寻欢作乐,如此下来,这身体能好嘛。   想到此处,刘荣便是在心中盘算,自己有一天继位了,绝不能向老爹学习……………………   到了麒麟殿外。   只听殿外往殿内,传言:“太子问陛下安!“。   “太子问陛下…”。   “太子问…………”。   又是经历了繁琐的礼仪之够,刘荣得以入殿去见老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