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有千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在特种大队内部比武时的射击不同,军区大比的射击项目又叫浮桥射击。   水面上用木板搭建了一座浮桥就是射击位。   每个射击位上摆着一张桌子,比武的时候桌子上会分别摆放着手枪、全自动步枪、狙击步枪三种武器的零部件,以及相应的弹药。   三支武器的零部件被打乱混在一起。   比武开始后,要求比武人员要蒙着眼进行枪械组装,这一项考验的是比武人员对枪械的了解程度。   一旦枪械组装完毕,比武人员不得再和桌子有任何的接触,否则示为弃权。   第一项是手枪二十五米立姿射击和五十米跪姿射击。   第二项是全自动步枪百米立姿射击、二百米跪姿射击和四百米卧姿射击。   第三项是千米狙击。   从枪械组装到三项射击结束,必须在五分钟内完成,否则也将视为弃权。   整个比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风速、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外,影响最大的就是浮桥晃动。   比武人员必须在克服浮桥晃动的前提下完成射击才行。   除了京都军区,其它军区参加比武人员也全都到这里来熟悉环境,以便在明天的比武中拿到好的成绩出来。   李林杰一出现就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傅红海这边帮助李林杰领取了武器弹药,正为他讲解射击要求及要领时,一名上尉出现在两人面前。。   “傅队,好久不见。”   上尉敬礼应道。   “陈思远。”   傅红海认出了对方,向李林杰介绍道,   “这位是济南军区的陈思远上尉,在济击军区特种大队里面担任小队长,同时也是非常厉害的狙击手。”   “首长好。”李林杰敬了个礼。   “傅队说笑了,上次军区大比我只拿到了射击项目组的第四名,根本不值得一提。”   陈思远谦虚地笑了笑,目光随即落在李林杰身上,   “傅队,恭喜你,你们军区一上来就拿了个冠军,可谓是开门红呀。”   “侥幸而已。”   傅红海客气地说了句。   “傅队,这么说传言是真的,李林杰要参加明天的射击比武?”   陈思远进行确认。   傅红海回道:“我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话音微顿,扭头向李林杰讲道,   “林杰,你不是想学习射击吗?   正好,陈队长在这里呢,你正好讨教一下。”   陈思远上次军区大比拿了第四名,并不是说他的射击能力差,而是出现在这里的人都是兵王中的兵王,前绩排名都非常接应。   射击比武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成绩,一个失误就有可能会失去冠军,一个超常发挥就会拿下冠军。   陈思远这次出现在军区大比就是冲着射击冠军而来的。   现在,陈思远站在傅红海面就是为了摸清李林杰的底细。   军区大比中同时参加两个项目比武的人不多,更何况是一个新兵?   傅红海正是看透了陈思远的心思,这才让李林杰向其讨教,也算是进行一次预习赛。   “好呀。   林杰,也不能说讨教,就当是玩玩,放松一下心情。”   陈思远顺水推舟应了下来。   李林杰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浮桥射击,缺少的是经验,见有人愿意和自己比,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   “首长,请多多指教。”   李林杰敬了个礼应道。   之前陈思远没有说话,这时却开口讲道:“有傅队在这里呢我可不敢自称首长,你还是叫我一声班长得了。”   李林杰算是特种部队里面的一朵奇葩,只有他一个人是一道拐,其他人全都是军官,因此他才会见一个人叫一声首长,其他人则以入伍先后称班长。   “是,陈班长。”   除了陈思远,其他人也全都对李林杰射击能力充满了好奇,停止各自的训练围了过来。   不在现场的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赶了过来。   “李林杰和陈思远比射击,这么说他是一定会参加明天的射击比武了。”   “一个新兵而已,军区大比能拿到格斗冠军也就算了,要是他射击能赢了陈思远,那我......我就把这块石头给吃了!”   “话别说的那么满,傅红海既然让他参加射击比武,就说明他有那个能力。”   “可他只不过是一个新兵呀。”   “新兵怎么了?别忘了,他参加格斗比武的时候也没人相信他能拿到冠军,结果呢?”   ......   人们不断低声议论,绝大多数人都是对李林杰射击能力的质疑,可也有少部分人根据对傅红海的了解和李林杰格斗比武中的表现认为会出现奇迹。   现场,陈思远突然间有了一股压力。   “准备好了吗?”   傅红海充当裁判,向李林杰和陈思远询问。   李林杰和陈思远盯着桌面上混乱的枪械零部件,尽可能的记住每个零部件的位置,听到傅红海的声音后就各自点头。   傅红海让人将李林杰和陈思远的眼睛蒙上,然后亲自进行检查。   眼睛一蒙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可李林杰脑海里面却出现一副虚幻的画面来,白色的光影幻化成每个零部件,将它们所处的位置都清晰地浮现出来。   感觉有点像是在作弊,却是李林杰能力的展示。   过目不忘大概就是这样。   李林杰只是根据自己记忆调动出相应的画面而已。   “开始。”   傅红海下达了命令。   李林杰和陈思远同时动了起来。   陈思远伸手拿起个头最大的狙击步枪,动作熟练地拿起一个又一个零部件进行组装。   他采用的是排除法,先组装一支步枪,剩下的影响就会变到最小。   李林杰却不同,他先找到三支武器的枪体,然后伸手拿向就近的零部件,拿到什么就组装到什么武器上去。   表面上看起来李林杰这种方法在不断拿起放下中非常消耗时间,对记忆力也是一种考究,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自己拿的是什么零件才行。   陈思远的方法初期可能会浪费时间,必须在众多零件中寻找自己想要的零件,可当一支枪组装完比之后就相当于清除了一道障碍,对后期组装非常有帮助。   两人各有千秋。   /tezhongbingwangzhiwang/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读书吧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