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夜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治请薛曳莽一起用膳,李元瑷在一旁作陪。   李治表面性子温和内在高冷,不爱说话。   李元瑷只有自己找话题与薛曳莽闲聊。   李元瑷口才算不上极佳,胜在博古通今,华夏千年历史略知一二。   而薛曳莽又对华夏文化痴迷至深,随意说几个英雄人物都能让他惊叹不已。   李元瑷也倍感满足,一个薛延陀人这般痴迷华夏文化,身为华夏人,与有荣焉。   送走了薛曳莽,李治让李元瑷沿途照顾好薛曳莽。   李元瑷笑道:“如此有善的他国友人,我定会好生照料。”   他并没有好奇的问李治的用意。   不过李治明显没打算瞒他,说道:“执失思力传来消息,说薛延陀可汗夷男已是风中残烛,命不久矣了。他一直培养自己的嫡子拔灼为可汗,但是拔灼为人凶残暴力,且对我朝极为敌视。这临终之际,夷男又起了改立曳莽突利失的心思。”   李元瑷哑然失笑,道:“这不是闹嘛,真当他们薛延陀跟咱们一样呢?”   他们华夏王朝的太子一般只有千余护卫兵权,薛延陀的少主可是掌控着几个族部。   这临时临急的换立,别说曳莽突利失性命不保,真逼急了他一个病榻上的可汗,自己都护不了自己。   “难怪……”   李元瑷道:“难怪这薛曳莽热情的过了头,原来是趁机逃命来的。我还以为他真的对我朝文化推崇备至呢……”   李治道:“这点并不假,我这里早得到他的情况了。所以这一次保他一保,日后可以派上用场。”   李元瑷听明白了。   薛延陀的下场几乎是注定了,夷男算的上是一位能屈能伸的枭雄,可病重的他注定斗不过自己的儿子。   薛延陀也该退场了,但是游牧民族你是杀不尽,杀不绝的。   他们真要跑,你追不上。   不如留一个亲唐的首领,直接收拾残部,将他们握在手里,感受皇恩逐步同化。   便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这些外族将领一样,他们就领着自己的族人,融入了唐王朝,成为唐王朝的一份子。   他们所立的功劳,可一点都不比寻常大将逊色。   李治无愧是李世民一手教出来的,对待外族的手段跟他老子一样,利用玩就杀,杀了还假惺惺的施恩,把剩余的败卒吸纳了。   灭人家的族,还让人家感恩戴德的为之卖命。   将帝王心术里的心黑用到了极致。   李元瑷是乐得见到如此,不再说话。   薛曳莽带来了两千匹乌珠穆沁马远远出乎李元瑷的意料,对于自己此次送粮更加有信心。   在等待洛阳仓的粮食运达之际,李元瑷安排了来济将风力独轮车空车送往辽东。   待粮食运达之际,李元瑷依旧让兵士将米粮装上之前用的运粮车上。   风力独轮车因独轮并不适合千里运粮,单轴轮承受过多重量又经长途跋涉,容易折断,真正发挥它作用的是山道,从安市城到鸭绿栅那几百里的山道。寻常粮车走不了山道,但是独轮车却可以如履平地。   十月三十日。   因运河通畅,粮食比预定计划提前一日送达蓟城。   李元瑷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一日动身。   六千役夫加上一路护送的两千兵士整装待命。   李治戴远游冠,穿着红衣白裙襦,戴革带配金钩褵,一身盛装来为李元瑷送行,同时还给李元瑷介绍了此行的护卫统帅折冲都尉张宝相。   “这位是张都尉,为人沉稳且勇武过人,昔年随英国公一同攻打突厥,颉利可汗就是都尉生擒的。孤知此次东去,任务极重,特地调来张都尉协助你。”   李元瑷眼睛一亮,这能生擒颉利,能力运气缺一不可,这一路上有他相助,必然事半功倍,笑道:“这一路上就拜托都尉了。”   张宝相约莫四十岁,一脸方正严谨,对着李元瑷抱了抱拳。   李治似乎有些不满,说道:“此去一路,以商王为首,一路听他命令行事。”   张宝相沉声道:“末将领命。”   李元瑷有些感受到了张宝相的不信任,毫不在意的一笑,道:“行军布阵,临敌应变,我不擅长,当以张都尉为先。”   临阵换将,不利行动,他先行示弱,张宝相真要得寸进尺,那就让他三分,等到任务完成,在秋后算账。   无论如何,先将粮食送到为第一要务。   薛曳莽此刻一身盔甲,站在李元瑷的身侧,显得威风凛凛。   “出发!”   在李元瑷的一声令下,运粮军队徐徐向东北前进。   从蓟城到辽东这条路原本并不好走,但是随着此次大军的开播,先锋军已经对沿途做了一定的修整,加上来来回回的运粮队的整顿走压,一条还算宽敞的道路直通辽水。   李元瑷对于张宝相很是尊重,何时可以停下休息,何时可用用膳都先询问过他的意见,以他的意见为先。   这日黄昏,张宝相道:“商王,便在此处安营吧。”   “好!”   李元瑷见天色尚早,但既然张宝相说了,也不出声质疑,而是一口应诺下来。   当天夜里,李元瑷缩在被褥里安睡。   忽然为急促的金锣声惊醒。   周边竟然传来了阵阵呼喝之声。   对方呼喊的,明显不是华夏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