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退位之帝很少有好下场的,只因为他们的身份过于特殊。可不管怎么说,李重茂是李旦的侄儿,他也没想把李重茂怎么样的。如今,李重茂被杀,不知情的人肯定以为是李旦派人干的,这等于是让李旦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他怎能不怒? “除了太平公主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卢小闲没好气道,“我已经查实了,是她手下那些死士干的!” “这怎么可能?重茂可是她的亲侄子呀!”李旦似有些不信。 “亲侄子?”卢小闲冷笑道:“只要挡了她的道,无论是谁,她都不会放过,亲侄子算什么?” 卢小闲也不隐瞒,将李显被毒杀以及自己的府第被袭的经过,细细说于了李旦。 李旦听罢目瞪口呆,他喃喃自语道:“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太平不会如此狠毒的。” “她指派下毒害死中宗的宫女,还在微臣手里。微臣府上死的三个人,现在还尸骨未寒,陛下若不信,微臣现在就把证人带来,由陛下亲审。” “不用了!”李旦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良久才缓缓道,“小闲,你知道吗?我们兄妹五人,除了朕,现在只剩下太平了。她不仁,但朕不能不义,小闲,你不能杀她!” 卢小闲没有说话。 李旦恳求道:“就算朕求你了,行吗?” 看着一脸沧桑的李旦,卢小闲也闭上了眼睛:“陛下,微臣答应你,但是她的那些爪牙,微臣一个也不会放过!” 李旦松了口气道:“小闲,朕谢谢你了!” …… 最近,太子李隆基心情甚是不好,他每隔一日便要去慈恩寺上香。 “普润师父,还没有消息吗?”李隆基懒懒地问道。 “太子殿下,有消息了!”普润答道。 “有消息了?这是真的吗?太好了,你快说说!”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的李隆基,听了这话眼睛突然放起光来。 普润将一封信交给李隆基:“这是卢施主让贫僧转交给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回去以后可以慢慢看。” 回到东宫,李隆基将信打开,仔细读罢,眉头皱成了个疙瘩。 良久,李隆基喊道:“力士!” 高力士悄声进门来。 李隆基作了太子后,便从李旦身边要来了高力士,让他主管东宫的太监宫女。 “太子,有何吩咐?”高力士问道。 “你去将姚崇与宋璟喊来,就说我有要事商量!” 姚崇也是李隆基作了太子后,把他从潞州调入东宫的,李隆基这么做当然这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 “是,太子!”高力士应诺一声便离开了。 不大一会,姚崇与宋璟便来了。 “你们看看这个!”李隆基将信递上。 姚崇接过信疑惑道:“太子,这是……” “是小闲给我的!” “是定国公!”姚崇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他赶忙细看起来。 看完之后,姚崇没有说话,将信又递给了宋璟。 当宋璟再抬起头的时候,正好与姚崇的目光对上,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一丝火花。 “你们俩倒是说话呀!”李隆基心烦意乱道。 “太子,定国公此计甚妙!”姚崇赞叹道。 “是呀,太子,如此一来,我们就赚大了,太划算了!”宋璟亦点头道。 “可是,这太委曲你们了。”李隆基于心不忍道。 宋璟笑道:“为了太子的大业,我们受点委屈算什么?再说了,只是贬谪地方而已,等太子将来登基,我们还能回来再帮太子嘛!” 姚崇在一旁纠正道:“什么再帮太子?应该是再回来帮陛下!” 李隆基深深地叹了口气。 …… “陛下,姚崇、宋璟求见!”杨思禀报。 “让他们进来!” “臣参见陛下!”姚崇、宋璟向李旦施礼。 “不知二位爱卿有何事呀?” 姚崇与宋璟对视了一眼,率先道:“陛下,宁王是陛下嫡子,幽王是高宗皇帝之长孙,再加上太平公主也在长安,这对太子非常不利。故而请陛下将宁王、幽王任命为刺史,择日赴任。同时,罢免岐王与赵王二人的左、右羽林军的职务,任命他们为东宫左、右率,以事太子。” 宋璟点头道:“请陛下下旨,让太平公主前往莆州安置。” 李隆基的兄弟辈中,除了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身份比较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被武则天废掉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唐高宗的长孙幽王李守礼。 姚崇宋璟的意思很明白,让这两个身份敏感的哥哥到地方算了,在长安容易受人利用。岐王和赵王是太子的弟弟,他们担作着禁军羽林军的长官,手握重兵,容易受人利用。所以,不如免去他们的禁军指挥官职务,让他们当太子左右卫率。这样,不仅不会威胁太子,反而能加强太子的力量。 姚崇与宋璟的话说得很明白,现在之所以出了这么多事,关键就在于太平公主整天调唆,干脆让太平公主到外地去吧,别在长安搅事了。 整个来说,这番建议考虑到了威胁太子地位的全部因素,是个通观全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他们二人维护太子,不仅仅只是出于个人交情,同时也是出于维护大唐稳定、维护朝廷秩序的一片公心。 前一次卢小闲也提了这样的建议,李旦一直犹豫不决。这一次,姚崇和宋璟再次提及此事,让李旦彻底下了决心。 景云元年九月初二,睿宗李旦连颁三个诏令:第一,太平公主出居蒲州,宁王李成器和幽王李守礼到外地担任刺史,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和赵王免去羽林将军之职,担任太子左右卫率。第二,李隆基以太子的身份监国。第三,定国公卢小闲担任辅国大将军,统一管理京畿羽林军与万骑。 这三个诏令一颁布,对李隆基而言当然是重大胜利。 太平公主得知自己被李旦发配到地方以后,怎会善罢干休,她第一时间便来找李旦哭诉。 “太平,你就去蒲州吧,要是待腻了,可以回来住几天,毕竟长安离蒲州并不远!”无论太平公主如何闹,李旦就是不松口。 太平公主见李旦已经铁了心,心中生出一计,她眼珠一转道:“皇兄,要臣妹去蒲州也行,但眼下还有一事,臣妹必须处理完才能走。” “什么事?”李旦问道。 “皇兄,臣妹在城郊有一处田庄,昨日被人血洗,全庄上下四百一十三人全部被人杀死,在大唐朗朗乾坤之下,居然会发生如此无法无天之事,皇兄你管是不管?”太平公主脸上带着怒意。 太平公主怎么能不生气,她花了那么多心血,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秋风堂,竟然一夜之间被连根拨去,上上下下竟然连一个活口都没有。她一定要查出来,这到底是谁干的。 太平公主不提此事还好,如今一提,李旦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愤然道:“你不说也就罢了,你提起了,那朕可以告诉你,他们都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死有余辜,是朕下旨除去他们的!” “皇兄,你……”太平公主气结。 “太平,朕问你,你在田庄内蓄养那么多死士,想要做什么?重茂是怎么死的?难道你非要朕捅破这层窗户纸吗?朕只问你一句,蒲州你去是不去?” 听李旦如此说来,太平公主知道再闹也无益,一言不发便转身离去了。 看着太平公主离去的身影,李旦觉得一阵心烦意乱,他对身旁的杨思道:“你赶紧去将小闲请来!” “是,陛下!” …… 在李旦心烦意乱之际,东宫内的李隆基心中也很不痛快,就在此时,高力士禀报道:“侧王妃请太子过去一趟。” “告诉她,我忙着呢,没时间!”李隆基挥挥手,不耐烦道。 “等等!”高力士刚欲转身,却被李隆基叫住了,“我还是去一趟吧!” “你找我什么事?”李隆基皱着眉头问道。 “太子,你看这长枕大被如何?”赵丽花问道。 李隆基见赵丽花正在缝制的大被足有两丈宽,一旁还有一个同样长的硕大枕头,忍不住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太子,这不是你要用的吗?”赵丽花惊奇地问道。 “谁告诉你的?我用这么大的枕头与被子做甚?”李隆基恼怒道。 赵丽花一脸委曲道:“这就奇了,前些日子义父专程来到东宫,告诉我太子您需要大被长枕,还叮咛我要亲手缝制。我怕误了太子的事,这几日急赶慢赶,这才快完工了!” 李隆基一听是张凌风的安排,心中一动,急问道:“你义父还说什么了?” “义父说,这长枕要足够长,大被要足够大,至少要能容得下五个人同眠才行,所以我才……” 赵丽娟话还未说完,李隆基心中已经明了,这肯定是卢小闲的安排,再细细一想,他心中不禁暗暗称绝。 “太子,这大被……”赵丽花见李隆基不语,有些不知所措了。 “挺好,你继续缝吧,不过,不要急着完工。若是父皇见了问起来,你就如此说……”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