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蒨出使北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北齐宗室兼大将高涣已经带着萧渊明在路上,确切的说已经兵临东关! 如果梁国不愿意立萧渊明为皇帝,那高涣就用刀子让他们接受。 东关的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三国时期东吴诸葛恪筑。这里北控巢湖,南扼长江,乃是当年吴国与魏国之间的战略要冲之地。 此时仍然是南梁防备北齐的军事重地,南梁在此驻扎重兵。 陈蒨需要在南梁朝堂接受北齐的无理要求(也就是立傀儡萧渊明为皇帝)之前,让高洋接受萧方智已经成为梁国下一任皇帝的既定事实。 北齐一方当然不会陈蒨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条件却是高洋来开,主动权也在北齐一边。 至于结果如何,那不是陈蒨能决定的。 至于高洋怎么想的,他就更不知道了。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请公台教我。” 陈蒨对着高伯逸低头一拜道,连称呼也由“小兄弟”,变成了“公台”。 我他喵的怎么知道!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啊!你才是未来的陈文帝啊! 高伯逸心里腻歪透了,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种军国大事,听到就已经身处险境,要是帮对方出主意,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能说,就算知道也不能说。 “皇帝陛下应该是在等一个重要消息,然后再来决定怎么处置你们递交的国书。至于具体要怎么办,我只是个驿馆帮闲的人,这种大事岂是我能决断的?” 高伯逸对着陈蒨摊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呃,好像是自己太心急了! 陈蒨尴尬一笑,暗骂自己病急乱投医。 高伯逸说得很明白了,高洋是在等一个重要消息,要根据传来消息的内容,再来确定如何处理自己一行人。现在着急也是无用,还不如安安静静的等。 每逢大事有静气,自己果然还需要历练,叔父此番派自己来齐国的决定是对的! “当初赵武灵王入秦,观秦国山川地理,民风民俗,以备他日不时之需。明公又何须沮丧呢?” 高伯逸淡然的说道,他这话有些越线,但相信陈蒨应该明白自己想说的什么意思。 呃,那倒也是啊。 陈蒨一时错愣,他现在也是江南一方大员,靠的也是自身能力而非叔父陈霸先的名气。 现在居然被一个驿站小卒安慰了? 高伯逸说得不错,这次入北齐,确实看到了齐国的虚实。 蒸蒸日上,不可力敌! 单看这常平五铢钱铸造之精美,就知道齐国君主是有大气象的人。 人家不是过把瘾就死的昏君,而是要一统天下,再造天朝上国。 陈蒨觉得现在满目疮痍的江南,是比不上齐国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蒨受教了。”陈蒨再拜。 我说什么了么? 高伯逸一脸懵逼,只好拱手还礼。心中暗道那枚玉玦不好脱手,只能拿着当收藏,聊胜于无了。 其实他倒是希望陈蒨给个几吊钱(一吊钱就是一千枚铜钱),改善一下生活也好啊!他在驿站吃喝都要给钱的,不然官府给的预算对不上,被查出来也是麻烦事。 高伯逸决定今天晚饭弄点好东西安慰下陈蒨受伤的心灵。 嗯,陈文帝这条线,指不定日后就有大用呢,他这样劝说自己。 实际上则是高伯逸嘴馋了想打牙祭,利用朝廷招待陈蒨一行人的预算,给自己弄点好吃的。 公款吃喝,自古有之不是么。 …… 邺城,北方明珠,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 它的特点在于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毫不客气的说,后来隋唐的新长安城格局,就是全面参考邺城而来的。 邺城分为南北两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 不过包括三台在内的北城,已经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毁于战火,此时住在那里的都是贫民。 而现在北齐帝都的邺城,是邺南城,兴建於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两岸。 文宣帝高洋所在的皇宫,达官贵人的宅院,各位王爷的府邸,也都是在邺南城内。这些人居住的地方在邺南城西北角,被两条十字交叉的宽阔主干道分割。而邺城其他地方,则是各类商市(此时北齐已有专业的市场分类,不同商品的营业场所是不一样的)和普通居民区。 邺南城西北角的一处豪宅前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大门的匾额上,写着“大将军府”四个鎏金大字,非常气派。 这座府邸四角有两层楼高的塔楼,由持弩的卫士守卫。大门之上的门楼内(北朝时府邸为方形结构,门上有门楼,四角有角楼),亦是有两名武士警惕的关注门前的状况。 这是高洋大哥高澄生前所住的地方,因为当年高澄被封齐王,大将军。但后来高洋篡位登基,就自封齐王,这里当然不能再叫齐王府了,于是改名为大将军府。 府邸中央的大厅里,一个穿着宽大白色素服,头戴白纱高顶帽的中年男子坐在高位(主位)上,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 “各位贤侄,今日朕乃是客人,现在是家宴,没有外人,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啊!” 他话语很是随意,那架势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强盛帝国的皇帝。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隔壁大叔一般。 此人就是北齐帝国的开国皇帝,史书上谥号文宣帝的高洋。他相貌很是一般,没有陈蒨那种丰神俊逸,不过看上去倒也周正。 “二叔,给我带礼物了没?”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兴冲冲从殿外冲进来,一咕噜就来到高洋跟前,伸出两只手要东西。 “好说好说,金币拿着。从茹茹(柔然)那里弄来的,延宗小子长大以后,就当朕的大将军!你想要什么自己去取,哈哈哈哈!” 高洋从袖口里拿出五枚闪闪发亮的大秦(古罗马)金币,递给那小孩。 “哦,这样啊。” 那名叫高延宗的小孩却不是很高兴,他原以为高洋会送他一把刀或者宝剑呢。 “孝琬,人都到齐,那这家宴就开始?”高洋看到高延宗坐到末座,微笑着问坐在次座的青年,此人正是当初要把高伯逸当奸细抓起来打断腿的那个冷漠男子! 已故齐王高澄第三子,也是最大的嫡子,高孝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