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能示之以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2章能示之以不能   高洋东巡泰山,封禅失败的消息,已经在邺城里流传了很长时间了。据说,是封天成功,但之后却直接病倒。   因此,各种流言纷纷扰扰,充实着邺城民间。本来,邺城自曹魏之后,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这里的人好清谈,喜欢议论朝政,齐国文士多半集中于此。   而邺城民间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则是在南北朝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后来居然出现过两军交战,民众爬上城头观战的奇景,不说是绝后,起码也算是空前了。   如今,在邺城流传得最广的一条流言便是:皇帝高洋东巡身死,高伯逸假传圣旨立高潜为太子!   跟当年秦始皇东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高洋好比当年的秦始皇!   高伯逸好比是当年的李斯!   祖珽好比是当年的赵高!   高潜好比是当年的胡亥!   至于谁是扶苏,谁是子婴,那是明摆着的,只是不可说。   而且还有消息说,一旦神策军回邺城,高伯逸就会扶持高潜上位,然后收拾高家宗室,把持朝政!   至于晋阳鲜卑的强大武力还在,高伯逸是如何能做到权倾齐国,这则流言则是没有说。毕竟,流言就是要赚眼球才过瘾嘛,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什么皇帝东巡身死啊,什么傀儡儿皇帝啊,什么权臣篡位啊,多么劲爆啊!   这条流言流传甚广,邺城几乎随便在路上拉一个人问一下都知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音,普通的吃瓜群众,无非是当个笑话在看,谁当皇帝,他们也落不到什么好,更别说皇帝死了依依不舍什么的。   而那些利益相关者,则是把注意力放在高洋死去以后,齐国的政局变化上面,嗯,如果他真的死了的话。   这天,被封为赵王不久的高睿,正在府里的院子里练剑。他一边舞剑,一边想事情,几个动作都没有做好,顿时感觉很扫兴。   “五万民夫,只怕,很多人都盯着在呐。”   高睿轻叹一声,暗暗思索着眼前邺城浑浊的局面。   斛律光等人,都是邺城军政系统里的人,但高睿不是,严格说来,他属于边军系统中的“幽州军团”,主要作用没有别的,就是防备北边的突厥而已。   所谓的五万民夫,实际上,只不过是脱下战袍的士兵罢了。当然,这些人的精锐程度,无法与邺城的禁军相比,更不要说跟闻名天下的晋阳六镇鲜卑军户相比了。   但是,这也是一支很有潜力的有生力量,比普通的民夫强上许多。稍微训练一下,就是一支足以左右邺城大局的精兵。   当然,现在北面的幽州空虚,这支军队还是会调离邺城,回去戍守幽州的,不过那是在冬天,而不是现在。   至少,高洋没回邺城之前,高睿是不会带着人走的,无论高洋是站着回来,还是躺着回来都一样。   “王爷,高元海来了。”   一个亲兵走过来,对高睿轻声说道。   高睿是高琛之子,高琛乃是高欢异母弟,所以高睿这一支,算是皇族比较近的旁支。而高元海这一脉,离高欢更远。所以很显然,谁更受重用,也是一目了然的。   “这个高元海,倒是有些意思呐。”   高睿嘿嘿一笑,对亲兵说道:“让他进来吧。”   等两人在书房见面之后,彼此间说了些客套话,然后,高元海就迫不及待进入了正题。   “王爷,您现在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高元海虚张声势的说道。   “那么,何以见得呢?”   高睿笑着问道。   “据可靠消息,陛下很可能已经……薨了!立高潜为太子的诏书,是高伯逸和祖珽两人弄出来的!”   高元海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听到这话,高睿立刻就站了起来,大声怒斥道:“你身为宗室,居然在这里妖言惑众?高元海,你究竟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王爷,这种话我能乱说吗,您听我分析分析,要是我分析的有道理,您再揣摩揣摩是不是这样?”   高元海小心翼翼的说道。   高睿缓缓坐下,面无表情的微微点头道:“那你说,在下洗耳恭听。”   “王爷,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回邺城再当着群臣们宣布,不是更好么?为什么要在从泰山回来的路上宣布呢?难道,真就差这么两天么?”   不得不说,高元海的话,很有说服力。   高洋若不是病得要死了,岂会在路上就宣布太子的人选,然后派圣旨送回邺城?   但他就是这么做了,只能说明一点,那便是:高洋也许回到邺城的时候,就已经永远无法醒过来,这还算好的。   恶意的想一想,说不定立高潜为太子,根本就不是高洋的意思,而是高伯逸的意思!是这个乱臣贼子在假传圣旨!造成既定事实之后,再利用权力来收拾局面!   “嗯,你说得也是不无道理。”   高睿微微点头,脸上的表情缓和了许多。   一看就知道有门!   高元海受到了鼓舞,接着说道:“王爷,在下说句难听的,王爷能有今日成就,全是仗着陛下宠信,如果陛下不在了,会不会有些人觉得王爷很碍眼呢?”   高元海继续阴阴的说道:“段韶手握重兵,他很有可能拥立其妹段妃之子高隆基为帝,他会不会觉得手握重兵的王爷很碍事?”   这话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让人无法反驳。   高睿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   “而高伯逸,完全李氏的走狗,他只会效忠皇后李祖娥,独揽大权,又怎么会给王爷生存的空间呢?”   这话某种程度上说也没错,当然,高睿不认为高伯逸眼下有这种能量,能把控住局面。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高元海继续说道:“但是,若是长山王或者长广王继位的话,或许局面就不一样了。他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很需要王爷来主持大局!离开了王爷,他们就无法站稳脚跟。   所以,王爷以为如何?”   兄终弟及并非王道,严格说来这算是政变。只不过,高洋就是捡了高澄的漏,也是兄终弟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高洋能做的事情,难道高演和高湛就不能做吗?似乎没有这个说法吧?   “是长山王派你来的吗?”   高睿沉声问道。   图穷匕见,高元海也懒得装了。他点点头道:“正是,只要赵王您答应此事,什么条件,两位王爷都可以答应。任何条件都可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