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清军的投敌行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何情况会如此?”   永琰震惊无比,内心慌慌张张,还以为贼人突然杀来了。   徐嗣曾立刻来到他的跟前,躬身行一礼,“王爷,绿营兵人叛逃,并绑架军中将领献给贼人,还请王爷务必小心!”   “这又是怎么回事?”   “在下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只能等明日才知晓,如今毕制台正在加紧营地防卫,并派人捉拿逃兵。”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   清军营地不远处厮杀声响彻天空,正是数百名死士所呆的地方。   他们本来就是绿营兵,只因未被徐嗣曾拿来杀鸡儆猴,所以为了保命,直接杀出营地。   甚至还想抓几名清军将领,好用于献祭给贼人,说不定能谋得一官半职。   所以他们杀得比谁都要卖力,伤亡很快就出现了,直到毕沅赶过来准备将他们镇压。   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往营地外逃去,并带走了大量的火器。   森林中枪响不断,连不远处的狼群都被惊扰了,偶尔犹如天上的星辰,在丛林中闪烁。   毕沅望着远处闪闪的烟火,“让兵卒都回来吧,夜色漆黑,不利于追捕。”   一个夜晚。   清军营地愁云惨淡。   永琰瞧着营地里不少尸体,眉头紧锁,头一次遇到清军叛逃的情况,让他心有余悸。   徐嗣曾也是同样表情。   甚至觉得营地都不安全了,说不定哪天自己身边的亲卫就是贼人的奸细,突然给自己一刀,小命就不保了。   “如今还要再打下去吗?”   徐嗣曾脱口而出,毕沅凶狠地盯了他一眼,他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地闭上嘴巴。   但永琰还是听见,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陷入沉思之中。   翌日。   徐嗣曾便统计完毕了如今的清军状况,“昨夜失踪绿营兵一千三百四十一人,战死者四百六十三人,   其中参将死一人,游击四人失踪,守备……”   徐嗣曾报了一长串的数字,随着伤亡失踪人员越来越多,永琰与毕沅脸色愈发难看。   这一次清军损失十分巨大,大量的清兵将领都在这场混乱中被人绑走,军中还有大量的武器无故失踪。   这是沉重的打击。   如今整个清军士气低迷,特别是他们再也不相信绿营兵的人,这种疑心更是使得军心不稳。   那些留下来的绿营兵无可奈何,他们其实也想出逃,但家人籍贯都在清军的掌握之中。   而出逃的绿营兵都是清军临时在勇兵中招来的。   毕竟如今的清军多多少少都是吃空饷,许多数额被夸大,等战争的时候,只能无奈地往民间招揽大量的勇兵充当绿营兵。   并且大部分都是无业的罗汉脚,没有把柄在手,叛逃也就显得轻而易举。   最后营帐内沉默了好一会。   众人的眼神都看向了永琰,他们都觉得这场仗打下去的意义不大。   而且大概率会失败,如今清军已经四分五裂,八旗兵与绿营兵杠上了。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永琰只能这样安慰道。   ……   另一边,郑轩瞧着有大量的绿营兵投奔过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怎么突然间一个晚上就跑来了一千多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清军将领,八旗兵,把总,牛录额真,守备,游击应有尽有。   黄宿瞧着这些“战果”,感叹了好一番,“首长,咱们的计划成功了,您看这么多清兵将领,比咱们打仗弄死的还多。”   扭过头吩咐手下的士兵,将他们押解起来,成为了战俘。   不过杨世昌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如此多的绿营兵投靠,加之这么多清军将领,   若他们在阵地上充当内奸,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咱们并不知道他们是否忠诚,也不知道这会否是清军将领的反间计。”   黄宿在他的提醒下想到了这一点,点头表示赞同。   但他开口说道,“这一点我有小小的法子,将这些清兵的武器全都收缴了,安排他们在威胁不到阵地的地方呆着,   至于那些清兵将领,明日一早便随着辎重队伍押解到福州内。”   郑轩也在一旁颔首,“我们该建立一个战俘营地了。”   他觉得往后战争推向整个大清,清军的俘虏也就会变得越多。   但这个战俘营的最主要目的是,审判那些十恶不赦的清军将领,控告,检举他们。   该坐牢的坐牢,该杀头的杀头。   这般便能在百姓心目中建立公信力,并将战争规范化。   要不然真的印证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就这般执行吧,   如今清兵大规模叛逃,这说明清军营地出现了重大变故,好好将情报搜集上来。”   郑轩便叮嘱他们两人。   随后又觉得奇怪,自己不过是来查看一下阵地的情况,如今感觉自己成为了负责人。   两人应了一声之后,便开始执行了。   阵地的医护人员给那些叛逃的绿营兵治疗,士兵则收缴他们的武器,并给他们发放足够的粮食,之后在阵地后方安置起来。   至于清兵将领,被看押起来。   可没过多久。   郑轩就从清军将领那听到一些消息,对面的清军营地督军可是硕嘉亲王永琰。   如果这场战争失败的话,会影响他在朝中的声望。   特别是在乾隆老爷子心中的地位。   而且清军已经投下了大量的本钱,这场仗关乎着大清未来几十年的走向,胜,则主动出击,败,则被动防御。   “这永琰小子跑来这里干什么,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郑轩没好气的说道。   郑轩可不想其他的人当上皇位,毕竟按照历史书所说的,永琰可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他能带领大清走向衰败。   不过大清此时的衰败,跟一个皇帝没有太大的关系。   大清官场腐化严重,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特别是鸦片进入大清之后,大清的社会也面临崩溃的风险。   只是郑轩觉得,对于熟悉之人坐上皇位,对于未来的预估也有很好的作用。   “那我们如何?”   黄宿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战争其实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这场仗赢了,却给社会和政治产生不利影响,那么依旧是失败的。   郑轩拖着下巴说道,“咱们只能让一步了,给大清虚假的胜利,让乾隆老爷子麻痹一下,   等大清好高骛远,咱们再一口气拿下半个江西。”   倒是杨世昌颇有怨言,“这也太便宜他们了,咱们挖了这么久的堑壕。”   “咱们只是战略性后撤,如今他们可是回光返照,   若是现在与他们硬碰硬的话,双方都吃不了好果子,所以我们退一步,让他们被胜利冲昏头脑,再一举吃下整支军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