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袁绍曹操的想法一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北郊。   袁家大营。   中军大帐传来袁绍爽朗的笑声。   “诸位,你们是没看到当时曹孟德的神情。”   袁绍春风满面,“我那么的夸奖他,把他给吓的。”   夸奖一个人,反而把那人吓的不轻。   众人听到后,无不莞尔。   敬佩的目光看着袁谭身后的郭嘉。   这个年轻人的计策,不单单在军事上打击了曹操的兵力,还针对人的秉性,算计到了皇帝的内心世界,真是绝妙。   “奉孝,你可还有进言吗?”袁绍丝毫不在意去年的时候,还很看不上这个长子的年轻军师。   既然问了,郭嘉当然需要说一些,走出来道:“袁公,皇帝开始想掌权了,因此必定和王允他们产生裂缝。没有诸侯的扶持,他是斗不过王允的。”   “皇帝肯定会从您和曹操之间做一个选择,谁更加为皇帝着想,皇帝就会跟谁走。”   袁绍连连点头,给与了肯定。   现如今,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还是他们麾下这些谋士,谁也不曾想到王允也在算计他们。   王允的这个计策,将迎驾的诸侯排除在朝廷中枢外,去对抗各路诸侯。以杨奉对抗迎驾的诸侯,以朝廷的兵马保证朝廷的独立性。   可行度还是很高的。   袁绍这时候说道:“谭儿击败曹操的埋伏,是首功。今日断后,力敌李傕是第二功。郭奉孝出谋划策,是第三功。”   袁尚如坐针毡,但这些都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这些袁绍都会一一记录在册,回去后论功封赏。   “今日力战敌军,诸位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随着袁绍的话,众人起身告退。   “田丰沮授留一下。”   二人闻言止步。   他二人是袁绍谋略方面的核心军师,众人也知其意,加快脚步离开了。   袁尚心里一动,厚着脸皮没走。   他发现老爹没有说什么,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也高兴起来。   于是又回去座了下来。   袁绍示意再上新茶,问道:“二位军师,你们看目前的形势,我们迎驾的可能有多大?”   沮授起身道:“主公,如今三方势力汇聚在洛阳,虽然曹操损兵不少,但杨奉和朝廷的三四万大军,不容小视。”   “正如郭奉孝所说,陛下的态度依旧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主公是占有先机的。”   袁绍闻言点头,四世三公的身份,今天和皇帝的闲聊,他也感到小皇帝是倾向袁家的。   只不过,皇帝总是在说他的长子袁谭。   田丰道:“主公,皇帝还未明言跟谁离开。但洛阳没有产能,并非久留之地。若所料不错的话,小皇帝马上就有新的动作。”   话音未落。   高干走了进来,“舅舅,皇上的旨意到了。”   少顷。   进来一个太监,宣读了圣旨,“初平四年,皇帝诏曰:社稷蒙尘,百官受苦……,诏令司空袁绍、车骑将军曹操进献美食,提供粮草……。”   袁绍接了旨意。   袁尚则是拿出钱财行贿,太监欢天喜地的走了。   而袁绍也很满意袁尚会办事。   袁尚趁机道:“父亲,皇帝明显想看看您和曹操谁更加在意他,孩儿这就马上去准备山珍海味!”   他感到留下来是留对了。   办成了这件事情,同样是大功一件。   “不,你去让巨溪做一碗烩面。”袁绍却是制止了。   袁尚完全摸不着头脑。烩面的确好吃,但也无法和山珍海味相比吧?   田丰沮授也是这么想的。   袁绍见到他们的神情,笑道:“诸位,你们那时候大多不在洛阳,一些事情不知道,若是许攸刚才没有走,他反而知道。”   “主公,我知道什么?”   许攸走了进来,他在袁家部众里,和袁绍的关系更多是朋友。   所以有些时候不经过通报就进来了。   “主公,我是看到朝廷的使者,怕是有什么事情,就来了。”   袁绍对于不宣而来也不以为意,道:“子远贤弟,皇帝要我进献美食给他,他们说要进献山珍海味,我却说一碗洛阳烩面足以,你跟他们说说吧。”   许攸听到称呼自己是贤弟,心里美滋滋的,在袁家,也只有他这个袁绍的发小,有这样的待遇。   他也是一个机智的人,恍然大悟,说道:“诸位,当年汉灵帝喜欢吃面条,他的儿子,也就是当今陛下,和他很像,也喜欢吃面。”   又道:“当初汉灵帝十分喜爱这个像他的儿子,也打算传位给当今陛下。只不过,那时候何进掌权,扶持了他的外甥少帝。”   说到这里唏嘘不已,“天道轮回,最终还是当今陛下登基。”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曹操送山珍海味。   袁绍送一碗面。   就很出人意料,还能直击要害。   众人不禁对袁绍刮目相看。   同一时间。   洛阳东。   曹军大营。   士兵们此刻议论纷纷。   “我军大胜,国贼李傕郭汜都死了,这声威肯定传播大江南北。”   “但主公他们怎么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兴呢?”   经历了一番大胜后,士兵们是喜悦的。   他们等待了一晚上,竟然没有等来任何的赏赐。   便是伙食都没有给多加点菜。   匪夷所思。   而在中军大帐里,由于曹操不喜,气氛格外压抑。   对于夏侯惇这些名将们来说,胜利胜到苦闷的地步,说出去谁能信?   孙武都要从地底下诈尸出来了。   荀彧对于未能看出袁家的计谋十分愧疚,“主公,袁绍势大,但各方势力汇聚在皇帝周围。袁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抢夺陛下吧?陛下愿意跟谁走,才是最重要的。”   他开始帮助曹操分析局势。   这是他的长处。   “主公,王司徒求见。”背着青虹剑的夏侯恩进了大帐。   曹操勉强打起精神,道:“诸位,王允这个老狐狸不知道为什么明显是帮助我的,尔等随我一起迎接一下。”   当年,他在王允的诉说中,去刺杀董卓。   现在想一想,当时真是年轻气盛了,就算成功刺杀了董卓,也逃不出董卓府邸的。   回忆一下,完全是被王允这老东西给骗去了。   “王司徒。”   “曹将军。”   双方虚与委蛇一番。   王允来拜访曹操,只为亲自带来皇帝要求进献食物的诏令。   “孟德。”王允特别的神情,“此番进献美食,十分重要,你一定要争取被皇帝重视。”   “原来是这样。”曹操神情严谨。   王允也就立刻起身,“现在百官和皇帝都在大殿上等待这次的宴席,我也不能在你这里久留,这就去了。”   曹操送走了王允。   哈哈大笑起来,从昨日到现在的阴霾一扫而空,对不解的部众道:“天助我也,荀彧你还记得吗?当年陛下还是王子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吃面食。”   “如今太叔觉就在我军中。”   众人这才明白曹操为何这么高兴,看起来,这一回合,他们是要赢了。   ……   随着皇帝的圣旨。   袁绍和曹操不敢怠慢。   并且,他们都带着做小灶的厨子,一切也无需准备。   于是。   就在皇宫德阳殿的两侧,很快架起了帐篷做饭。   按常理,这种皇宫禁地,怎么能够埋锅造饭?   但如今皇宫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皇帝和百官就在幔帐围起来的露天大殿中等待。   百官和皇帝自从逃出长安后,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   粗茶淡饭都是难得,经常风餐露宿,吃糠咽菜。   现在两个诸侯都在制作美食。   他们这心里是迫不及待的。   曹操和袁绍当然知道这一点,对于这顿饭格外重视,对于对手,也格外重视。   曹字的旗帜下。   曹操问密探,“袁本初做的是什么食物?”   密探道:“主公,属下暗中打探,但敌人看守十分严密,混不进去。”   在袁字旗帜下,袁绍也在问。   曹操同样守备严密,什么也打听不出来。   袁绍和曹操在两边,同时眉头一皱。   袁绍带来了洛阳烩面的嫡系传人巨溪,认为根本没有输的理由。   而曹操,带来了洛阳烩面的创始人,也就是巨溪的师父太叔觉,他更加感到自己没有输的可能。   不过,他们也知道一切都要呈上去后,才能见分晓。   与此同时。   郭嘉正在自己的军师大帐中处理公务。   一个探子进来了,“军师,现在袁公和曹操,带着厨子,正在皇宫里面给皇帝做饭……。”   一五一十说出了得到的情报。   “这事情大公子知道吗?”郭嘉问道。   探子道:“大公子正在吃午饭,所以小人没敢去打扰。”   这消息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来到了郭嘉这里。   然而,郭嘉不认为这个事情不重要,反而很重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