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男儿当快意 借粮事约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0章男儿当快意借粮事约定   朔方、河阴两座县城相距近两百里。   两座县城间的这一片区域,是朔方境内黄河南部近岸处,草场最为宽阔的地带。   漠区远在更南边的约百里以外。   位处南边漠区和北边黄河之间的,大部分都是望之无尽的草原。   半人高的野草就好像是绿色的海洋,在风中起伏,牧民的帐篷星星点点,远眺之,只能看见个圆圆的穹顶;成群的羊、马如似朵朵的白云,又若大片的雪花,散漫地隐现其中。咩咩的羊叫声和骏马的嘶鸣声,随风飘来,使得那浓厚的草腥味也仿佛是充满收获的喜悦了。   安崇等人把骆驼换了马,迎着暮夏的晚风驰骋。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回头西望,会看到遥远如带的河上,一轮红火的落日是多么的壮观,余晖洒满天地,晚霞绚烂多彩。那最早筑於周文王时的朔方城,屹立至今已有千余之年。同样的落日光芒,它不知已沐浴多少次,同样的大河涛声,亦不知已有多少个晨曦把它唤醒。   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的花朵盛开,点缀草原。   狐、兔惊窜,飞起片片蝴蝶。   不知谁人在何处唱歌,安崇的从骑们听出是个女子声音,个个支棱起耳朵,寻声追听,断断续续的,前头没听见,只听见了后头两句:“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   歌词是铁弗胡语,不过安崇的从骑皆懂铁弗语言,故而却是能够听懂。   这两句歌词出自一首风行北地的民歌,唱的是一个女子等她的情人等到了快天亮,还没等着人来,因此最后干脆利落地说了一句“欲来不来早语我”。   一个调皮的年少从骑,扯开嗓门,也用胡语,朝着歌声传来的方向,促狭地唱起了另一首北胡民歌:“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老女不嫁”者,年纪不小了还没嫁出门;“蹋地唤天”者,形容急得哭天喊地。   不知那唱歌的胡女有没有听到这少年从骑的歌声,包括安崇在内的诸骑,一边策马奔驰,一边等待回音,却直到驰出得远了,终仍是没有等到。   众人哈哈大笑。   比起在金城县时的束手束脚,或许也只有朔方郡这样的广阔苍凉之地,才会使安崇他们这些骁悍的战士更觉惬意,——尽管戍边朔方的日子很苦,还随时可能会战死疆场。   可男儿在世,不正应该快意恩仇,哪怕浴血战死,也不屑摧眉折腰么?   入夜后,安崇等取下马上的小帐篷,就地筑营休息。   翌日天才微亮,便就继续东行。   下午时候,追上了张韶。   张韶没带多少人,只带了百余轻骑。   见到安崇赶来,张韶与他并马而行,丢了酪浆囊给他,等他灌下两口解过了渴,问道:“你何时回来的?”   “昨天傍晚。”   “不回城歇着,跑出来作甚?”   安崇禀报说道:“明公,抢掠并州边郡的事儿,莘公允许了。我听说府兵和对岸的索虏起了争斗?怕出什么乱子,所以赶来看看。明公,怎么回事啊?”   张韶皱起眉头,说道:“什么抢掠?”   “啊?”   张韶耐心地教他,说道:“是借粮!”   “对,对,末将忘了,是借粮。末将说错了。”   纠正完安崇的这个严重错误,张韶回答他的问题,说道:“没什么乱子。我已经派人去问过了。这次来河阴驻防的府兵里头,有个兵士的兄长,之前死在了与索虏的战中。这兵士便朝对岸射了几支弩矢。河面那么宽,弩矢怎能射得过去?没伤着人。却被对岸的索虏瞧见,他们就也朝这边射箭。两边射来射去的,射了半晌,谁也没伤着谁。”   ——如前文所述,朔方郡的府兵是头批被释为编户齐民的营户,他们到了朔方后,为了保护分给他们的黄河北岸的牧场,与拓跋鲜卑部的兵马着实是打了好几仗,彼此皆有伤亡。那朝对岸射箭的府兵兵士,其兄长就是死在了这其中的一场战斗中。   安崇说道:“原来这是这么回事。……明公,没伤着人,那就是没事了,你怎么还往河阴去?”   “路都走了一半了,我索性去河阴,检查检查他们的防务!”   张韶手搭凉棚,朝前眺望,此地离河阴还有百十里地,离得太远,瞧不见河阴的城墙,他接着说道,“拓跋倍斤前几天,又给我送了封信来,问我究竟要不要和他一起抢掠,……呸!问我究竟要不要和他一起问并州边郡借粮,既然莘公允了,那等咱们到了河阴,就再顺道和邴校尉和老朱商量商量这事儿。”   河阴城的主将现是邴播。老朱,是张韶的长史朱法顺,朱法顺现是府兵的主将。   安崇问道:“明公,这回借粮,不知明公打算都调何部兵马?”   “此次借粮,借不来则罢,若能借来,那可是相当有油水的。有油水的好事儿,不能只想着咱们自己,所以李长史那里,我已问过了,他说只要莘公同意,他愿意出些兵马。邴校尉动不动就向我抱怨,说他在河阴待得快长毛了,他算一个。此外,再调些铁弗、柔然的部落兵。”   安崇说道:“明公,我呢?”   张韶笑道:“就知道你这么上心借粮此事,必是有些小心思,果不其然!你也算一个!”   安崇大喜,说道:“多谢明公!”补充了一句,说道,“明公,我不是图油水,我和邴校尉一样,也是闷得极了!故此寻思,借此机会,活动活动手脚。”   “罢了,图不图油水随你,只需记住,我军法无情便是!”   安崇应道:“是!明公军纪森严,末将岂敢违纪!”   张韶示意他靠近,压低声音,问道:“我献给莘公的小特色,莘公收了么?”   “反正没让我带回来,是收下了,还是转送人了,我就不知了。”   张韶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心中想道:“莘公清廉,我闻他从不收礼。这次肯收下我献上的小特色,大概因是念我戍边辛劳,不忍拒我一腔忠心,故此才格外开恩的吧!”   ……   第二天下午,到了河阴城。   邴播提前得讯,与府兵的主将朱法顺出城数里相迎。   张韶没有进城,直接去了城外军营。   入到营中,别看他身体肥大,举动便捷,灵活地跳下马,缰绳一抛,就问道:“给老子惹事的那狗崽子在哪儿?”   几个兵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府兵,将之推到张韶面前。   张韶提马鞭,到其跟前,俯身问道:“是你往对岸射的弩矢?”   “是小人。”   张韶吓唬他,说道:“要是因此引得对岸索虏聚兵,来攻河阴,你吃罪得起么?”   “小人大不了把这条性命丢在河阴!却便是死在这里,临死也要拉几个索虏同死!”   张韶举起马鞭,轻轻落下,抽了他几鞭,说道:“只许这一次,再有下回,定斩不饶!”命令朱法顺,“叫他绕着营地跑十圈!丢狱里,关半个月!”   朱法顺应诺,使个眼色,那几个兵士拽着这兵士下去了。   “你俩跟我来。”   张韶带头,邴播、朱法顺等随后,进到主帐。   诸人坐定。   张韶说道:“借粮并州这事儿,莘公允了。待我回到朔方城,去信倍斤,与他约好时间咱们,便就动兵。这回借粮,邴校尉、老朱,你俩各带本部兵五百参与;我再拨给你俩各千余铁弗、柔然部众。你俩和安校尉一道,去雁门借粮。新兴郡挨着太原郡,李长史可能会对那里熟些,让给他的部曲去借。”   邴播、朱法顺闻言,俱是精神一振,齐齐应道:“是!”   “有四点你们要注意。”   邴播说道:“明公请下令。”   “咱们是去借粮,不是去打仗,雁门的秦虏若是固守城池,你们就绕过去,不要攻城,这是一点。你们要广撒斥候,时刻盯住苟雄、蒲獾孙部的动静,他俩如果派兵来,你们就立刻撤退,这是第二点。不要抢、……不要借民口,多借羊马,这是第三点。苟雄如果去打倍斤,你们即刻禀报与我,要不要相助,视情况再说,这是第四点。”   邴播、朱法顺应道:“是!”   “倍斤约的是入秋动手,现已六月,快的话,也许会定在下个月便出兵。你们现在就开始做准备,派些细作,潜去雁门等地,搞清楚哪里富、哪里穷,到时候方便下手。”   安崇此前干的是抢掠胡人、贩卖为奴的勾当,对於劫掠一行,他甚是精通,听到张韶的这道等类“踩点”的命令,他暗中称赞,心道:“没想到张将军於此道,也是一把好手!”   却那张韶莫看他总是笑眯眯的,治军亦颇宽,像个老好人,而当年在西域时,有事没事往周近的西域各城转上一圈,抢掠一番的事儿,却也实是没少干。   在河阴待了一天,张韶带着安崇等返回朔方县城。   又将他的抢掠部署说给李基,得了李基的赞成,复去信倍斤。   数日后,倍斤回信送到。   两下约定,下月上旬,出掠并州边郡。   这个约定做出的时候,蒲茂斥责苟雄的诏书,正好传到蓟县。   多谢大家的打赏、月票和推荐!求推荐、求月票!   加更奉上(10/12)。   截止28号,68月票未算。   双倍月票!求月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