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且看,此为葭萌关,本将的计划与苏都督所想无二。由本将亲帅吾大周精锐第二军、第五军将士,及杨军将的护氐军、后将军所领汉中将士,充作主力,攻葭萌关。而赵军将、周军将领第三军、第八军及賨兵,走米仓道,再攻江州。” “峨嵋山城一带~” 说到这,徐荣突然嘴角一扬,冲着任岐言道:“任府君,长安前不久来天使,使君为益州布政使,总揽巴蜀政务。另外,以贾从事为益州军将,武阳军更名为益州守备军,一律将校皆加爵一级。棘道师暂时不变,杨洪师亦不更之,且杨洪、严斌、甘宁、娄发、邓芝、何袛皆加爵一级。” 听到徐荣所言,任岐面色不由洋溢出喜意。出自其口,定然为真。 虽然不知道这布政使是属于哪一级的职位,但总揽巴蜀政务,就已经对得起最近两载的艰辛了啊! “臣前有所失,不能为王上取巴蜀以益国,更损兵折将无数。王上不加怪责,反使臣再拔高位。歧此番,定为王上夺巴蜀,灭刘璋,不死不休!” 任岐垂身北躬,稽首立言。 徐荣点着头,别的不说,任岐的态度起码是站在大周这一边。可惜,贾龙未至,不知道他又是怎么想。 贾龙、任岐是大周调查司策反的益州官员,彼等可不是什么忠心耿耿之辈。要是没有点野心,也不会贸然作大周的犬牙了。 再者就是武阳军悬于南中北部,天高地远,调查司探子都未曾在此常驻。所能给予国朝讯息的只有马超这一曲兵马,偏偏马超又是马腾之子。 不仅仅是朝堂诸卿,徐荣对于手握重兵的贾龙,也一样有疑心。 不过,眼下正值关键时刻,一切都得等到拿下益州之后再说。 “恭喜任使君了,布政使乃国朝议后,方方定下来。似于汉刺史,又如其名,掌数郡布政之要,真两千石。与君同列者,乃凉州布政使乃是河东裴茂裴使君,司隶布政使杜楷杜府君。” 徐荣拱手一贺。 任岐这才彻底明白布政使之重,何止似于汉刺史啊,足可比肩汉州牧矣。依大周制,文官治民,武官治军,军政两分。但布政使也照样管着一州郡县,手握政令大权。那些太守、县令长也一样没了军权,对于自己这个布政使的号令只能任从。 相较之下,汉州牧虽掌民、掌军,可同样下面的太守也个个手握军权。真不想听州牧的话,大可以直接举旗不干了。 何况,裴茂、杜楷何许人也? 一出自河东望族裴氏、一出自京兆望族杜氏。 自己一个出身蜀郡小世家之人,能够与他俩同尊,何其幸也! 更可见,拿下巴蜀后,蜀郡任氏必能在自己手中,成长为一郡郡望! 其余人,也堪堪反应了过来,多是羡慕的看着任岐。 真两千石,三公九卿之下。 日后,只要不胡闹,必然列于九卿之位。 而汉中王张鲁,却是感觉不一样。 益州布政使? 那他的汉中怎么算? 周国没有封国、食邑一说,只有明禄实俸。也就是说,日后自己可能都得按照他任岐的政令走了? 这算什么嘛! 两次伐蜀,汉中出兵出力那么多呢! 张鲁渐渐拧起眉头,心中有些纠结。 再在汉中呆下去,恐怕要受任岐所制。倒不如往长安去,以自己汉中王的身份,在都城脚下,没几个人敢给自己使绊子。 没错,在那一瞬间,张鲁想起了曾经的汉刺史的所作所为。 值汉一朝,最容以获得政绩的就是刺史。尤其是辖区有封国、封王的刺史,只要逮着这些王侯一个劲的整,就没有不升官的。 因为,没一个王侯的尾巴是干干净净。 老张也担心任岐这货为了九卿,乃至三公之位,使劲的找自己麻烦啊! 伴随着众人的道贺,以及任岐的回语,闹闹腾腾半刻钟,军议才再次回归正题。 “任使君,益州守备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赵韪所部,以掩护赵军将、周军将的攻势。若形势有利,亦可夺回武阳。但是,三军主力未至,不可冒然进攻成都。” “徐将军放心,任某回峨嵋后,定会再三叮嘱贾军将。” 身份的骤然提升,任岐也立即改变了自己的语气。毕竟,军政两分嘛,徐荣身为征蜀主帅,有督领四方之权。但不代表自己这个布政使,就必然要低他一头。 为国所虑,作为文官重臣,若是落了身位于军方大将。日后,国朝必然武重文轻。 “好,益南诸事,便仰仗任府君与贾军将了。” 徐荣没有在意,从布政使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军政才堪堪处于平衡的状态。 随即,徐荣看向赵衢、周瑜二人,言道:“伯达、公瑾,此次走米仓道,途间凶险。但本将不管尔等如何,纵是伤亡惨重,也得给某拿下江州、垫江。明白吗?” “将军放心。” 二人拱手应下。 “拿下江州、垫江后,若伤亡较大,可就此休整。待实力恢复,再取涪县、梓潼。另外,蔡瑁已率荆州水军西进,会于江州一带协助汝部,且有粮秣兵甲补充。” “末将明白。” 二人再应。 东路军的安排基本没有变化,不过西路主力军,却是有了改变。 “葭萌关一线,本将亲帅第五军及汉中军于此。傅燮、杨驹,本将与曜卿商议后,打算使汝二人所部,再入阴平道。” 说完,徐荣、袁涣皆是看向傅燮和杨驹。 杨驹倒没什么问题,仅是面容凝重,拱手应下。 阴平道,氐兵伤怀之地。 万余氐兵身殁此处,自己的父亲也在此地身受重伤,熬不过两载故去。 “将军,末将斗胆,请将军许末将征伐阴平诸狄部之权。” 杨驹再说话,向徐荣请命。 徐荣知道杨驹想要做什么,毕竟父仇族怨,甚于血海。 不过,军国大事,不容儿戏。 阴平道本就难行,他二人能赶在降雪前走出阴平道已算是不易。若是再因仇恨,于途中迁延时日,很有可能重蹈覆辙。 目光转向袁涣,徐荣想听听袁涣的看法。 袁涣沉着的点了下头,与杨驹言道:“杨军将,许汝之权不成问题。然而,若因私仇,误以国事,连累三军,重蹈前事。莫说王上责罚,便是将军也无颜再面对杨老将军的在天之灵吧!” 杨驹缓缓闭上眼睛,随后躬礼言道:“末将鲁莽,还请将军责罚。” “不必,涣便代前将军许汝征伐诸狄之权。如何行事,将军自取,唯望将军莫要辜负了王上与养老将军的厚望!” 袁涣说完,冲着徐荣点了下头。 徐荣会意,亦是说道:“曜卿都如此说了,本将便不多说了,王上有赐本将斧钺,今取斧予汝!” “将军?” 众人蓦然一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