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陈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悉迁长安,发往廷尉?”   郭嘉一声低语,目光转向刚刚发了官威的贾诩。   贾诩老脸一红,尴尬言道:“奉孝啊,这都几年前的事了,老夫都无甚记得了,莫要在意,莫要在意。”   “哼~吾公达兄要是受了罪,某绝不让汝这老家伙安生!”   郭嘉气呼呼的发了通狠。   贾诩干笑以对。   知道这小子是在开玩笑,所以也没在意。   不过,还是劝言道:“阎卿现在估计也回府休憩了,不如稍后去老夫府上,小酌片刻。明日,再去拜访阎卿不迟。”   “那是当然,金天跑了一整天了!”   郭嘉厚着脸皮,径直说道,随即又附耳相问:“老头,吾记得王上赐汝的佳酿,还有吧?”   “嘁~汝这不尊长者的混小子,还想喝点好的?”   “是是,小子鲁莽了,当称呼文和兄~”   “这才对嘛!哈哈哈~”   “那,这就走~”   “走!”   ————————————   次日一早。   贾诩闲来无事,便与郭嘉一同来到了廷尉府。   廷尉府!   嗯~   看着就有一股子阴森味。   也是没办法,谁让旁边就是诏狱呢。   故而,廷尉府也从繁华的未央宫附近,给迁到了东城角落。   寻常间,连个人影都不会在周围逛达。   只剩下那一队队的宪兵,来回巡逻。   贾诩和郭嘉,自是不会去往诏狱,而是走进诏狱旁的廷尉府。   府内掾属、吏曹往来,可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匆忙,似乎也颇有些轻闲。   很快,廷尉正便来到二人身前。   “职下见过总参,见过祭酒!”   “嗯~怎地不见阎卿?”   贾诩点了下头,算是应了廷尉正的见礼,而后问及阎忠。   廷尉正疑惑了一下,言道:“总参不知吗?”   “嗯~?”   这下轮到贾诩犯迷糊了,阎卿近来也没与自己说道什么啊。反而是,自己也快半月时间没去阎卿府上了。   “怎么了?”   “总参不知,阎公府上新添一男丁。再加上年岁日长,府内又无要事,故而现下廷尉府上下,只有职下来决事了。”   “嚯~”   贾诩神色一喜,随后又换了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恨恨说道:“好歹也是同乡故交?这等喜事都不予老夫说一声。哼,稍后再找他阎卿算账!”   廷尉正尴尬一笑?默不作答。   这两位大佬是乡里?又是至交。   “廷尉正,金日嘉与总参至此?乃是有一要事相询,汝且看看?可还有甚印象?”   郭嘉却是有些心急了?插口言道。顺便着将带来的总参寺行令备份?递于廷尉正。   廷尉正接过看了一遍,言道:“中平五年的事了,确有此事。当初总参寺行令后,吾廷尉府便传诏狱?往河东带人至长安。但是?之后这些人多数归顺吾大周,亦或是王上特赦,准许他们居于长安啊!不知祭酒,是想要寻某人下落?还是...?”   “荀攸,荀公达!此人并未特赦?也并未归顺吾大周。其乃吾好友,多年来,嘉一直以为其或去晋阳,或去冀州。不成想,却可能遭受牢狱之苦。”   郭嘉感慨一句。   廷尉正闻言,表情也立即肃重起来,而后言道:“原来是祭酒好友。祭酒稍后,某这边传廷尉平来。其掌诏狱,必然知晓。”   “多谢了。”   没让三人就等,廷尉平便回到了府衙。   “张兄,这位是贾总参,这位是郭祭酒,有些要事相询。”   廷尉正率先向廷尉平介绍贾诩、郭嘉。   毕竟,作为廷尉副手,当然见过贾诩和郭嘉,可廷尉平就未必了。   廷尉平躬礼言道:“职下拜见总参,拜见祭酒。”   “不必多礼,廷尉平且看看这封行令。其内众人曾押解诏狱,后来王上特赦以及归顺吾大周的人除外,可还有人在诏狱否?”   郭嘉问及。   廷尉平看了一遍,思忖片刻,言道:“有,约莫四五人,算不上大官,也算不上吏员,但是骨头硬气的很,职下记得很清楚。不过,这几人在当年改元的时候,就移交将作大匠了。”   “嗯~这是为何?”   “当年改元,大王虽未大赦天下,但国相府行令,将所有牢狱中无奸淫、贪腐、命案在身之人,悉数移交将作大匠,让他们充作劳役。表现好的,三年释放。表现差的,五年释放。诏狱里的人,想必祭酒也知道。”   “唉~文和兄,看来还得去见见大匠了。”   “别介,直接寻秦卿吧。将作大匠只管制器,是能工巧匠,让他们管人,恐怕不行!”   贾诩直言道。   旁边的廷尉平也插口一言:“确实,将作大匠属少府,管理那些刑犯的也是少府官吏。而且诏狱中人,编往哪里,也只有少府有备案。”   “多谢了。”   郭嘉执礼谢言,而后与贾诩说道:“走吧,直接去上林苑,秦卿当还在铸钱署呢!”   “那是当然,秦怡那小子靠着铸钱署,一步入公卿之位。再加上王上也看重,肯定还窝在那呢。”   贾诩不禁开口戏言道。   二人随即离开廷尉府,自东门出,沿城向西。   上林苑铸钱署,离长安城不算太远,可也有十几里。乘车马而行,没用一个时辰,就到了铸钱署。   铸钱署的规模,这两年都没有扩大,但依旧在上林苑内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因为,其内匠户,足足四五万人,连带妻小二十余万在此。   原本这个世上最庞大、最绚丽的林苑,却莫名多了数不尽的村庄。虽然距离建章宫遗址,以及离宫等七十余殿尚远,可总归让人感觉有点掉份。   毕竟是皇家园林啊!   沿途,二人除了称赞上林苑的秀丽外,就是吐槽王上对那些百姓的放纵。   大量的流民以及匠户、养马人之类的国属工人家眷,就这样树立起一座座村庄。   听说,先前长安令杜楷也非常不满这种状况,上书请奏把流民分化至各郡。虽然如愿了,但王上却不允许强行迁徙百姓,百姓愿意离去才行。   结果,杜楷费了老鼻子劲,还是没让上林苑这座皇家园林恢复原样。   到了铸钱署,见了秦怡。   自然少不了蹭顿饭,趁此间少府官吏也查到了荀攸所在。   已经划到陈仓了。   而且,陈仓还聚集了所有的刑犯,约莫三万余众,为的就是修复栈道。   关中至汉中之间的栈道,早就经过张鲁的几次修缮,但高诚还是不满意。尤其是褒斜道,不仅仅要修栈道,还要在可以建造夯土路的地段,以驰道的标准,修建道路。   然后,还有蜀中各地的栈道,全都要好好修缮。   什么时候,这些栈道修缮完成,也就代表大周彻底掌握了巴蜀。   巴蜀富饶,也能畅通无阻的往来长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