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三望以及卫氏子弟出仕董卓帐下,让高诚羡慕不少。 倒不是说这三家的人才就非常多,甚至在高诚看来,除了那卫觊外,其余人都要差上一筹。但是,世家的投靠代表着一个指向。 人心归附! 而关中,至今为止还有近半世家,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纵然,这一次大洪,让整个关中都拧成一股绳。可世家在洪灾过后,已经开始逐渐抽回自家子弟。 除了少数自愿出仕的旁支子弟外,嫡系子弟大多还在观望。 河东三望以及卫氏的投靠,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资历。但无疑,能够让董卓更加从容的对抗朝廷百官。也能抽出更多的事情,来做其他事情。 比如,相王。 现在聚集在这大殿内的人,都是董卓心腹之人。一场聚宴自然是大可言辞,宾主尽欢。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高诚都是在随着董卓,巡游不断,尽是享受。 看来,有了世家中人的投靠,老董也不需要面对那些朝廷百官了。要不然,这时候估摸着正跟那些老家伙互怼呢。 相王,对于高诚、董卓、丁原及其心腹自然是盛举。可对于那些忠心于汉的人来说,是祸事。 相王不是封王。 也就是说,这三贼名曰相王,实乃自立。可偏偏天子在晋阳,远隔数百里,又被丁原所掌。那些文武重臣们只能逮着董卓骂,可又被裴茂、王允、李儒挡下。 眼睁睁看着二贼,扬长北去。 两千关中铁骑,三千飞熊军,护着董卓、高诚等人,于二十四日出安邑,直奔离石。 关中铁骑不多说,除了精悍更甚外,余者跟别的骑兵也没什么区别。墙式冲锋,那是压箱底的东西,哪能轻易示众于外。 飞熊军,是董卓新组建的骑兵。先前的三千飞熊军,早就完蛋了。现在训练日久下,看着也有几分精锐的样子。 统帅飞熊军的正是李催李稚然,与董卓一同前往离石的安邑将领还有徐荣、郭汜、董旻、以及大将军何苗! 大将军何苗,最近日子很难过! 随着董卓奉晋汉为正统,自己这大将军的位置,就尴尬了。因为晋汉的大将军是丁原,这该如何是好嘛!总不能一个朝廷两个大将军啊,说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 可何苗也不想放弃,自己不要军权,就要这大将军的虚名。然后老老实实的安度晚年,顺便再给儿子谋个好出路。 毕竟,自己实力比不上丁原、董卓二人,那还不如放弃心中的小心思,好好替儿子谋份晋身之资呢。 现在,怎么办! 丁原马上要封王了,也不会折了颜面,因为自己而缷去大将军尊号啊。自己难不成只能自退让贤,做个骠骑将军,或者车骑将军? 唉~愁! 何苗愁,也就罢了,姜叙如今更愁! 这两日没少被董卓教训,尤其是自己来了河东,却没带董白了。 可不是自己不想啊,而是董白有了身孕,这舟车劳顿下,老姜家的第一个苗,要是有了差池,阿母能砍了自己。 这算是替董白考虑吧…… 结果倒好,老董更加恼火,有了外重孙,居然都不通知自己一声。白儿也是,白疼她了,有了身子,连个帛书都不回一封。 此外,老董提出了一个让姜叙难以抉择的问题。 董卓,想要个嗣重孙。 这个问题,姜叙想不明白,之后也与高诚说了。 别说姜叙了,高诚都满脑浆糊。 这董卓疯了不成? 要知道他还有董旻这个弟弟以及董璜这个侄子呢,甚至还有李儒、牛辅两个女婿。 这辈分,怎么排,也轮不到姜叙个孙女婿啊! 嗯?不对,李儒和牛辅貌似都未听闻有子出,而且这两人的年纪也不小了。 他们两人都是董卓拉拢其心,结以亲家。可他们的年龄,也就比董卓小那么十来岁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还有董旻和董璜。 董璜的年纪可是正值青壮,以为嗣子,董旻不会不同意。 那么为何还要如此…… 高诚想不通,但还是让姜叙婉拒了。 因为这个孩子若是男孩,那必然是姜家嫡长子,高、姜二氏都不会放弃。如果说姜叙有第二个儿子的话,过继给董卓那还可以。 但嫡长子,绝对不行! 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接下来的行程中,老董不免失望了许多,精神气也差了三分。 老董家不容易啊,不知是苍天作孽,还是董氏自身缘故。董家子就没几个好过活的,要么早夭,要么难子。 自己阿翁一辈,独子。 到了自己,倒是有三人。可大兄早夭,自己与弟弟董旻长大。结果,自己亲子皆是早夭,只留下一个小孙女。而弟弟也是少子,仅璜儿一子。 璜儿如今也已成婚,可亦是无子,皆是女儿家。 嗨~纵观董氏一族,枝干不盛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如今才大收暴虐之性,多行仁义爱民之举。更是每逢吉日,遣人焚香祭拜。 只是,如今,仍旧未有所出! 而姜氏一族,嫡庶之支,多有成子。所以,这才有心问了一下的姜叙的意思。 到了离石,董卓的心情才好起来。 毕竟,什么事情放到相王、称帝这等盛举前,都不算什么事。 离石,丁原已经驻下两万大军,封锁周边,以防盛事之际,被人搅和。 方圆数十里,更是游骑密布,严禁任何人擅入。 “来者可是相国及征西将军否!” 高诚与董卓,刚入离石境内不到一个时辰,前方便有数千骑飞奔近来。 行至跟前,当头一员身披甲胄的大将,驻马高声呼问。 “此乃相国尊驾,来者何人!” 李催当仁不让,身为前军,越马出前,问向前方来将。 高诚和董卓在军中,也都停了下来,观望前方情况。 “某乃大将军帐下长史吕布,奉大将军命,特来迎接相国及征西将军!” 吕布? 听着李催派人传来的消息,高诚不由多看了几眼前方。而董卓,则是颇有意味的瞅了一眼何苗,让何苗更加尴尬不已。 “着其上前一叙!” 董卓手一摆,与传信的士卒言道。 随后,士卒回到军前,报于李催。 李催点了下头,冲着吕布言道:“相国请吕长史,近前相叙!” 吕布昂首挺胸,没有接话,纵马上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