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姑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煨伫立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奔走的万余羌骑,眉头不禁皱了一下。   数日前朴寰城破,将消息传至姑臧,同时也传遍武威全境。   一万羌骑,段煨还未曾放在眼里。   因为,骑兵攻不下近三丈高的姑臧城池。但是,羌骑的到来,会使得武威境内羌人、胡人骚动起来。   武威郡全郡户不过两万余,汉民七万,郡兵三千。若是征召壮勇,得五千人守城不成问题。难办的是武威境内大小羌胡部落,不下两万帐。   也就是说,时间一长,整个武威郡内的羌胡叛军,很有可能达到三万人,上马为骑,下马为步。   破贼关键,不在这城外一万羌骑,而是如何稳定武威郡内的羌胡部落。   只是,杀胡令已下,难了...   段煨只是观望一会,便下了城墙,回到郡守府内。   黄隽早已等候良久,见段煨回来,急忙上前问道:“忠明贤弟,可有良策?”   段煨看着焦急的黄隽,嘴唇微张,却不知该说什么。最终,叹了一口气,寻了一案坐了下来。   黄隽面色凝重起来,反倒不再着急,回到座位。   “忠明贤弟,此战隽唯仰仗之!”   段煨呡了一口酒水,抬起头看向黄隽,说道:“府君,各县民众可至姑臧?”   “未曾,仅有鸾鸟县的汉民迁移到姑臧。朴寰、苍松、胥次三县百姓怕是已尽为羌骑屠戮,张掖、休屠、显美等县距离甚远,已经来不及了。”   黄隽此时,也不免流露出感伤之色。武威郡中,汉民不过七万,姑臧城内居三万余人,余者皆分布于其余各县。   羌胡沿途屠戮,杀汉民近两万,聚集在姑臧城外。而各县中仅有鸾鸟两千户百姓移至姑臧,剩余的汉民肯定赶不过来了。骤时,亦是为羌胡屠戮的下场。   “也就是说,姑臧城内仅有四万百姓?”段煨不禁露出难色,四万百姓,其中丁壮能有多少?两千还是三千?   黄隽点了点头,无奈说道:“没办法,羌骑来的太快了。”   “府君,能征召多少丁壮便征召多少!如今,能指望的只有盛将军了。”   “怕是不容易啊,西面张掖、酒泉、敦煌境内的羌胡数量一样不少。若是那些部族叛乱,三郡之兵未必能够前来!”   段煨再次沉默了下来,黄隽所言不差。   河西四郡,南面是高原,北面是荒漠草原,羌人、胡人几乎遍地都是。以往这些人畏惧于大汉帝国的强大,不敢多有造次。   而现在一万羌骑的到来,将会打破这种局面。凉州局势,恐怕也并非为盛珨所言,一片大好。不然,一万羌骑可没空跑来这鬼地方。   最关键的便是杀胡令!   武威郡内已经传遍杀胡令,盛珨一路向西,定然也是沿途散布。   已经可以看到,河西四郡边地烽烟的局面了。   在郡守府没有呆过长时间,段煨就回到了城中段府。   段颐、段琼、段俚三个小辈,也在等候着段煨。   “叔父。”   “阿翁。”   段煨看了一眼三人,满怀欣慰。段氏已经没落了,这三人便是段家的未来。   “颐儿、琼儿、俚儿,明日汝等三人整顿甲胄,随吾身边。”   三人一愣,惊喜片刻后,急忙应是。   “诺!”   三人欣喜的转身离去,原本准备了一大堆的话语,却没派上用场。不过,自己想要的已经得到了。   回到书房,段煨独处一室。   脑海中,不断的想起族兄...   若是族兄尚在,凉州局势,何至于此?   族兄不在了,这些羌胡胆子也肥了起来,可惜自己没有族兄那份才能!   武威段家,不复当年之势了。   惨遭陛下去爵流放,段氏的未来几乎渺茫到看不见。   段家厉害吗?凉州人谁不知道?   可无人敢用!   没有人敢冒着被陛下盯上的风险,征辟段氏族人。而如今,高子明却是出现了...   对于高子明,自己满是感激。段家仗着段颎余晖,还能撑上两年,两年后便会回到无人问津的地步。现在,高子明扶了段家一把。   对于盛珨所许诺的长史一职,自己却不能接。   幕府长史,无不是将军心腹。   段家不是。   而且段家在凉州的威望,尚存不少。骤居高位,会使得那些敬服段颎的人,怀揣二心。   段家经不起折腾了,如今偎依在高家羽翼下,不求大功大劳,能保全家族即可!   族兄一生,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啊!   次日一早,段煨便领着三名小将,再度上了城墙。   城外羌骑少了近半,段煨叹了一口气,那些离去的羌兵必然是掳掠汉民,召集各地部落去了。城内,已经是沸腾一片,但凡年岁达到十四的男子,全都被武装了起来。   这其中,不乏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破旧的长矛,身无片甲。   但老者却是面色坚定,毅然不惧,还时不时安慰身边的小家伙。   活了五十多年了,自十六从军,直至退伍。然后,但有战事,必是征召。这就是河西四郡汉家男儿郎的一生,从长大后便开始打仗、杀人,直至战死。   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为了报仇雪恨。   每遇灾年,羌胡必乱,屠戮汉民。汉家儿郎奋起反击,再去杀戮羌胡,几乎年年如此,久不经变。   大汉帝国?   相比于远在万里之外的天子,河西四郡的汉民,更加相信身在咫尺的郡守。   有人杀汉民,郡守必定组织郡兵、壮勇,出兵复仇。   百余年了,这四郡太守不知换了多少,可从来没有出现那种懦弱之辈。   黄隽今日也穿戴上了甲胄,去年来到这武威郡,大半年时间下,原本喜读诗书的自己变了样。丢下书札文墨,穿起甲胄,佩上三尺剑,临阵杀敌。   “府君!”   段煨拱手一礼,与黄隽相视一笑。   “哈哈,让忠明贤弟笑话了。这甲胄许久不穿,有些不合身了。”   “吾等见过府君!”   “呦~不想段氏小辈也来了。好好好,不愧是吾汉家儿郎。身为汉儿,就应当提三尺剑,建功立业!”   “吾等定不负府君厚望!”   三人也是满怀激动,高声作喝。   段煨对于三人的表现还算满意,不怂就是好事。   “府君,如今城内将领虚缺,某打算让这三个小子分守其余三城,而某与府君共守东城,不知府君意下如何?”   黄隽一笑,说道:“忠明贤弟客气了,隽本文士,只通政务,不习兵法。若是持剑杀贼,尚能斩首级尔。若排兵布阵,统帅千余勇士,隽怕是尚不及这三个小子呢!”   “府君谬赞矣,小辈首次上阵,不能如此夸赞。不然,其生骄傲之心,必然有失!”   段煨转身又冲着三个小辈说道:“尔等三人记住,守住城池,不得有误。若胆敢无令后退,军法可不看尔等姓氏!”   “叔父放心!”   “阿翁...”   段俚还未说话,就见段煨脸色一变,厉声说道:“某是武威都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