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再归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高诚率领大军主力,计马步军七万六千余人,抵达中渭桥。   当天下午,三军渡河,于晚间驻于渭河以南。   晚间,月明星稀。   边章就这样默默的看着高诚,领着那精锐汉军,安然渡过渭水。   美阳城破的消息,提前两日传来,一样让边章愤恨不已。   好你个韩遂,当真敢如此胡为?   边章紧握了一下手掌,咬牙切齿的小声低吟一句,目视西方。   美阳一破,就让高子明少了一分牵制,使得其全军而动,自己机会依然不多。   同时,韩遂跑了,才是最大的威胁。   因为他肯定会直接回陇西、金城二郡。   金城是羌人的老地盘,韩文约翻不了天。可那陇西的李相如,却是极有可能助其一臂之力。   当初自己好不容易劝说李相如放下自立的心思,打着招安取官的想法。可如今,招安已是不成,李相如心中想法改变。   偏偏韩遂又与其同想,皆是一心聚众,割据边地。   “踏踏……”   一阵马蹄声,自身后传来,边章回头看了一眼,见是李文候和北宫伯玉。   李文候拿下武关之后,便回到主力军中。南下南阳的兵马,只是由心腹之将统帅。毕竟,长时间不在军中,李文候也担心五万精骑姓边啊。   “二位将军来的正好,且一观高子明军威之盛!”   边章望了一眼,口中说道,继续眺望着远方灯火通明的汉军所在。   “高子明行军严谨,但凡临敌,必深沟高垒,坚营强寨,使人难觅良机。”   听着边章的话,李文候和北宫伯玉不禁点了下头。骑兵最烦的是什么,就是这种动不动就扎营的货。   贼烦人,看着就让人没有什么进攻的欲望。   比如眼前高子明的大军营寨,说真的,还不算太牢固。毕竟时间短,扎不起太坚固的营寨。   可是外面那一排排的壕沟是什么?   挖一条已经很恶心了,高子明这厮居然一口气挖了二十多道。   弓手掩护,刀盾兵挖坑,挖好一点后,戈矛手进去。然后就这样慢慢往前挖,直到现在其营寨前,密密麻麻的全是坑道。   不费劲吗?   有那么多时间,你这大营也起来啊。还有,挖这么多沟,日后你还出不出兵。   进攻或许有机会胜,但绝对损失惨重。   不进攻就只能看着高子明站稳脚跟……   “南阳那边已经传来消息,荆州都尉蔡瑁已经被吾军击溃了。再有几日功夫,赵慈和葛陂的人就能进入武关道。”   边章点了点头,没有感觉意外。赵慈和葛陂虽然只是黄巾贼寇,可是其兵马众多,加一块都快有二十万人了。   荆州蔡瑁名不经传,在面对两万骑兵以及数十万步卒的进攻,能挡得住才怪。   “让赵慈和葛陂立即北上,早来一日都是好事。至于荆州兵马,多是步卒,无需担忧,留下一万精骑看着便是。”   “也行,现在咱们还是要先击败高子明。只要杀了这高子明,天下还有何人能拦吾等尔!”   李文候不禁扬颜一笑,事实也正是如此。   灭了这高子明,整个司隶都再无精兵。而自己手握七万精骑,再连结那些黄巾贼寇,大汉帝国确实难以为继。   韩遂也露出微笑,一改先前凝重。二十万黄巾贼寇,再加六七万精骑,就不相信自己还能败。   用步卒去冲汉军军阵,然后再以精骑破众,自己就不信高子明是铁打的!   “既然如此,咱们也退回大营,静待赵慈、葛陂前来。”   “嗯!”   数万羌骑再度奔走,撤回军营。   而同样在营寨内,观望着远处山坡上动静的高诚,听着那隆隆远去的声音,也大松了一口气。   太急了,只能用挖坑道的法子,来迫使羌军不敢来攻。   便是现在,整个大营东面,还没有一根木栏遮挡。其余地方,也只是稍微撑起,连固定都没有。   六七万骑兵,真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自己手中这两千骑兵,有点相形见绌啊。   回到帐内,四下无人,高诚脑海中一遍遍想着心中的计划。   现在的大营,距离长安太远了。将近二十里地,根本形不成掎角之势。   最好还是在长安城外不远处扎营,先保证长安的安全。只要长安无恙,自己就能够随时补充粮草,补充兵员。   作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两座城池之一,长安城内拥有着将近二十万的常住人口。尤其是现在战乱来临,周边村镇的黔首都躲进长安城内。   目前城中起码有着不下三十万人,其中丁壮,也应会在三五万之数。   这么多资源,足够自己跟边章打一场持久战了。   没有足够的机动力,汉军只能等待羌军来攻。不然,想要交战都要看边章愿不愿意。   高诚与边章二人,现在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自然也就不存在立即交战的可能了。   第二天,汉军如愿以偿,在长安西门外,安营扎寨,成掎角之势,互为依靠。   边章则是扎营长安南面,与高诚对峙。   相比之下,此时呆在新野县城的蔡瑁、秦颉、蒯良三人无奈相视。   看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人头,那更远处,连绵数十里的营寨。   直叫人心生无力。   太多了~   南阳郡去岁刚刚惨遭黄巾张曼成占据,好不容易收复了,这还没安定几个月,又有赵慈反叛。   几千郡兵,转眼间就损失一干二净。若非有着高诚仰仗,秦颉知道自己丢了南阳,也不会受到朝廷责罚,恐怕就要以身殉国了。   只是,如今跟蔡瑁汇合后,好像还是怼不过这些贼寇啊。   出城一战,汉军战事不利,只好退守新野县城。   便是旁边的蔡瑁,也是面色阴沉,心中极度不满。   当然,这不满,主要指向荆州刺史徐璆,以及荆北的某些世家。   自从君侯与袁家彻底翻脸后,某些人就以为君侯不可依了?   真是笑话!   一群目光短浅之辈~   荆北有世家郡兵近两万人,可蔡瑁带出来的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是蒯、蔡、黄三家的私兵构成,其余者,皆非同道中人。   哼~   一边的蒯良看着身旁两人神色,心中默默作思,为那些世家哀叹一声。   荆北五大族,蒯、蔡、黄、习、庞,如今习氏一心想要向汝南袁氏靠拢。而庞氏则想坐观局变,再择出路。   唉~他们也不想想,蔡、蒯、黄三家已成盟友,又岂会容忍心腹之患。   德珪兄权谋不俗,凭借习家、庞家,能都斗得过吾等?   唉~只是日后荆北怕也是要不安分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