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袁术称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上,那可是传国玺啊!”   郭嘉有气无力的歪倚在亭柱上,摇着头,口中喃喃道:“那可是传国玺啊,唉~”   高呡着茶水,问道:“拿传国玺,换大周国的命,不好吗?”   “肯定不好啊,那可是传国玺。嘉当年苦苦劝之,王上才收入囊中。现在,居然就卖了八十万石粮草!”   郭嘉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惋惜的不得了。   “行了行了,别给孤装模作样了!”   高诚摆了两下手,转而问道:“奉孝,汝现在马上就为人父了,何时改改汝那脾性!”   “……”   郭嘉撇了下嘴,摇头晃脑的言道:“嘉一生风流倜傥,岂能轻易更之。这日后可是要传给奕儿的,不然那小子日后勾不到细君,岂不是丢了嘉的颜面!”   “呦~”   “汝郭奉孝居然还会为儿子考虑了?”   郭嘉背后突然响起一声女音,直说的郭嘉身形一顿,四肢僵硬。慢慢扭过头来,果然。   “臣拜见王妃!”   “哼!”   姜纾冷哼一声,无视郭嘉飞速的整理衣衫躬身行礼,径直走到高诚身前。   “妾身拜见大王!”   “纾儿不必多礼,快快入座!”   “谢大王!”   姜纾这一入座,自然也就没有郭嘉的位置了。毕竟,在亦君臣亦兄弟的王上面前,自己放肆也就放肆了,王上不会在意。   可……王妃就很在意啊。   “大王,某听闻传国玺……”   姜纾为高诚斟满茶,拧着秀眉说道。   “不错,传国玺给袁术了!”   “大王英明!”   “嘿,方才郭奉孝这小子还说孤不该将传国玺卖给袁术呢!”   郭嘉瞬间遍体生寒……   姜纾眸目一转,盯着郭嘉,言道:“嗯~郭祭酒足智多谋,想必另有一番见解吧!”   “哈哈哈……”   ……   传国玺的风波,一直在整个大汉的上层酝酿。底层百姓,根本就了解不到这个消息。甚至,哪怕是是地方豪强、小世家,都不知道这其实只是一场交易。   随着两个月的酝酿,传国玺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用处。   公元189年,初平三年七月。   袁术与陶谦,及公孙瓒使者会盟于彭城,互相王!   袁术号楚王、陶谦号齐王、公孙瓒号燕王。   其后,诏布天下,各司建国,立百官诸卿,享宗庙社稷。   楚王术暂都平舆,齐王谦都郯县,燕王瓒都蓟县!   ……   “噗!”   高诚瞪大了眼睛,看着这调查司送回的情报。袁术、陶谦、公孙瓒三人相王于彭城,共立盟誓。   卧槽,袁术怎么没称帝啊!自己还指望着袁术称帝,来缓解一下关中的内外压力呢。   现在倒好,三人学着自己和老董、老丁,玩起来相王的把戏。   周、魏、晋、楚、齐、燕。   已经六国了,再加上刘虞、袁绍、曹操等人扶持的燕汉。   活生生的七国争霸啊!   这……怎么就给成了这样?   一转头,高诚就将这件事丢到一边,袁术等人称王,也不过是不想在气势上输一筹罢了,无关大局。   拿起一封竹简,打开一观,最后一支在外的兵马,已经撤回武关。同时,带回来的也有从袁术那边买回的最后十万石粮食。   再择另一卷,言诉的乃是各地粮食的输送情况。冯诩、扶风送去二十万石,弘农二十万石,余下的则留于京兆。   八十万石粮食,随便一分分,便显得那么匮乏。二十万石是不少,只是这途中输送,又是要消耗不少。最关键的便是,可能有人中饱私囊。   这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只能严格监察,最近调查司基本上都是忙这件事。还有御史部,由蔡邕亲自带队,巡查各郡县。   呼~想来,应该也不会出现太严重的问题。   再打开一卷,讲的是铸钱署已经恢复到大洪之前的产量,请求调拨匠户,加大铸钱数量。   高诚皱了下眉头,铸钱署现在铸的新钱也不少了,得停下来一阵时间,来给予百姓消费的时间。   洪灾、饥荒持续的这一年内,铸钱署除了洪水漫野那半个月,其余时间都在铸钱。如今百姓手中的闲钱估摸着少说也得百余钱,但这些钱就是花不出去。   饥荒导致了关中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物资匮乏。全关中的百姓,啥都缺,就是不缺钱了。   这可不行!   提起笔墨,高诚在竹简下方写了几个字,铸钱数减半。   一半的数量,差不多也能够维持偿河东。欠钱的是大爷,得慢慢还,不能急。   拿起最后一卷,说的便是各地学校的情况。以工代赈依旧在进行,不过饥荒严重期间,所有工程都停顿下来。直至今日,才开始正式再度施工。   学校的建立,无疑是以工代赈攻城最重要的一部分。京兆这边各县的县学已经筹建完毕,学员却是全部超员。乡镇之间的庠序,还没有动静。上林文苑,刚刚完成不过一半,但已经开始招募师资力量已经学员了。   其余各郡差了三分,大多数县学,还都没有建立完毕。日后,想来也很快就能宛城。   毕竟,有世家全力支持,建立学校简直不要太简单。   “今日,只有这些?”   看完所有奏批,高诚疑惑的看一眼身侧宦官问道。   老宦官急忙躬身言道:“回大王,仅有这些!”   “嗯~走吧,回宫!”   “诺!”   ……   周国大军全部撤回关中,而魏国和晋国精骑,还是在肆虐颍川。烧杀劫掠,无所不为。   刚刚称王的袁术意气风发,分封诸官后,立即命大将军张勋,率穰县两万兵马,汇合孙策、汝南大军,合计五万余人北上进入颍川。   宗正袁胤则是赶往穰县,统帅余下的两万兵马,收复所失各县,严防荆州刘表北上。   卫将军刘勋,率领近四万大军,东进徐州境内,驰援齐王陶谦。   话说陶谦与曹操的战争,并不是那么顺利。曹操麾下的两万兖州兵战力实在剽悍,而且良将无数,硬生生打的陶谦近六万兵马节节后退。   郯县,就是最后的防线了。五万余徐州兵,在改军旗成为齐军后,士气倒是恢复一些。不过,依然只能于郯县城外深沟高垒,与曹军对峙。   把徐州兵逼退至此后,曹操便命麾下诸将,分带步骑,劫掠徐州其余各地。没有兵马防备的县邑,面对凶悍的曹军几乎望风而降。   老曹心满意足的收获着大量的人口、财富、粮食,全无攻打郯县的心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