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巡队伍次日就再度启程,离开了张军将所在,继续往南面汉中行去。 而于此时,郭嘉才刚刚收到来自高诚的密信。 看着信中所言,郭奉孝不厚道的笑了好一阵。 而后,才派人请贾诩过府一叙。 贾诩不似郭嘉这般悠闲,将手中的丁点军务忙完后,才临郭府。 直入府后,正间郭嘉于庭院小湖旁的树荫下垂钓。不由摆了下头,无奈叹了一口气。 让郭奉孝管调查司,怎地就这么多闲暇呢,当初自己管的时候,事情一大堆,天天手忙脚乱,不得空闲。 “奉孝,邀老夫郭府,所谓何事啊?” 隔着十余步,贾诩边向郭嘉走去,边开口问道。 郭嘉回过头来,招呼了下手,言道:“没甚要事,大王予文和兄安排些小事。” “说吧~什么事?” 贾诩停步在郭嘉身旁,目光不由自主的往湖面望去。 “给,看看~大王可比某郭奉孝狠多了啊!” 郭嘉放下手中鱼竿,站起身来,从怀中将密信掏出,递给贾诩。 贾诩接过,打开细看。 看完后,大呼了一口气,苦笑道:“确实比汝郭奉孝狠多了,不过这可不是小事啊!” “那嘉可不管,阎相那边恐怕得劳烦文和兄了。” “奉孝,少来糊弄老夫。此信既然交予汝手,大王定是让汝来办。” “某倒是想。不过,万一阎相看见某,又想起先前之事,再念及此事,恐怕有些风险啊~” 郭嘉两手一摊,带着一丝坏笑,细看着贾诩的面部变化。 贾诩嘴角抽了一下,顺手将密信塞入怀里,扭头便走。 “哈哈~此事就拜托文和兄啦!” 看贾诩一言不发,沉声而退,郭嘉当即笑道。 这可不是个好活计啊,阎象那老头子,官威大的很呢!上回自己就差点被数落的不成样子,这一回终于有人替自己顶缸了。 贾诩也不耽误事,径直去了国相府。 近些日,益州户籍普查已经铺开,阎象每天都要忙活到很晚,应当还在府衙。 果不其然。 见到阎象的那一刻,其刚好忙完了手中的事,皱额间的细汗,显然最近相府确实有些忙碌。 “文和?怎么这时来了?” 阎象看到贾诩,也不禁好奇。 望望外面天色,并不是很忙的总参寺应该早就回去了。而贾文和,却是赶上这个点过来,必然是有所要事。 贾诩嘴角强笑了一下,说道:“阎相,诩来此自是有些事。” 阎象点了下头,冲着殿内众人摆了下手,示意彼等出去。待人都出去后,才问道:“说吧,究竟是何事?汝贾文和可是一向不问他事啊!” “嗯~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褒斜道那边,大王安排了些事。” “嗯?” 阎象眉头促然皱起,又是褒斜道? 不会吧~ 眼睛渐眯,阎象沉声问道:“又.....生了何事?” “嗯咳咳,大王呢,将那些民夫刑役,组建成了建设兵团。所有人的户籍,全都转为军籍。另外,就是待遇一律依野战军。嗯,就这些事!” 贾诩说完,便小心翼翼的抬着头,注视着阎象。 谁成想,阎象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生气。 不过,一直不说话的阎象,也害的贾诩探言问道:“阎相?切莫动怒啊!” “文和误会了!大王毕竟是大王,作为臣子,又怎能心怀怨恨。不过,老夫却有些担心。吾大周方下巴蜀,便动此大功,唯恐浪费时日,虚耗国力,使国朝东出无望啊!” 阎象眉间的忧色,显而易见。 听到国相如此问,贾诩也就放下了心,言道:“大修褒斜,确实耗费国力甚多。除去当年大灾之际,以及征伐之用,国朝从未动用过如此多的民夫,来修建工程。即便是前岁修缮未央,也不过两万余人而已。” “国朝第一次大举动工,很多都需要摸石头过河,二十万不多不少,国朝也能撑下来。待其一成,长安与巴蜀的联系,更加便捷。到时,不论是商贸,还是调兵遣将,皆大有益处。再者,三两年内,各国是打不起来了。” 阎象点着头,短叹一声,说道:“巴蜀富庶,若能大通商贸,多上二十万户军籍,国朝也养得起,咱大周可不是虚胖!” “哈~这还多是阎相之功啊!阎相领政数载,治国有方啊!” “行了,说什么恭维话。真算起来,还是诸位同僚为国朝尽心,否则象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一人也治不了一国啊!” 阎象带着笑,谦逊一言,转而问道:“文和,军方究竟有何打算?下一步,是不是要夺回河西?” 贾诩神色一暗,感叹言道:“段公大病不愈,许多筹谋,都暂时停了下来。不然的话,早就把南匈奴灭了。至于河西四郡,吾等并无此意,大王也不乐见先于西鲜卑开战。” “如此,象就放心了。西鲜卑精骑劲卒三十万,又有西域为托,争战河西,委实不妥。” “没错,自打步度根让边靖当了河西王,国朝布置的手段,也遭受了打压。如果不能一举歼灭步度根主力精骑的话,河西很可能打成汉羌之战那般。动遏数十载,费时费力,还难竞其功。” 贾诩摇着头,心里面对西鲜卑很是不爽。 这么一头巨兽盘踞在大周的背后,太让人难受了。 真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且静观其变吧,西鲜卑可拧不成一股绳,总有机会。” “也只能如此了。对了,阎相,巴蜀什么情况,少了二十万民籍,多了二十万军籍,这一减一增,阎相居然毫不在意?看来,巴蜀甚是富饶啊!” “哈哈,让文和说中了。汉中十三万户,巴蜀七十六万户,加一块九十万户啊!” “嘶~怎么这么多?不应该吧?” “益州原本自是无这么多人,桓帝永寿三年,这益州上下也不过六百多万口。黄巾之乱、刘赵相争,人口起码锐减了近三百万口。但是,吾大周拿下巴蜀不过半岁,仅是外州逃民迁入益州者便有十二万户之多。再加上降俘的賨人、氐人、蛮人、羌人,也有三十余万口。且士族私兵一散,民户皆归,方有这四百九十万口啊!” “吾的天~” 贾诩咂了下舌,真不敢置信。 而后,问言:“照这么说,吾大周有户近一百八十万,口几近千万?” “千万还达不到,但也有八百多万口。全天下,在此上者唯袁绍、袁术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