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知道了国朝公卿即将赶来,士子人群之中,顿时出现一阵骚动。 而后,数十人贸然直冲将士行伍,企图进入门洞,往内城而去。 驻守在门洞前的将士们,措手不及下,被一群人冲的踉跄不已。不知是何人,骤然拔出腰间环首刀,朝着一人就砍了上去。 这一刀,并非伤及要害,仅是在胸前划了一道。 皮开肉绽,鲜血横流。 场下当即镇定了下来,别说士子了,连一众将士都停了下来,凝视着倒地哀嚎的那名士子。军令明言,严禁伤及士子。 如今,却是发生了这么一幕。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军将,就在城头上看着啊。 士孙瑞和第五儁,此刻也是被惊了一跳,急忙仓促下城。 而城下,面对一众心惊胆战,惊恐不已的士子。那军候,皱了下眉头,阔步走到动手的军士前。 二十来岁,很年轻,不比那些士子大上几岁。 “军候,吾...” “不要说话!” 军候低声喝了一句,来到倒地的士子前,蹲下身子,冷着眼眸查看了一眼伤口。压下心中怒气,起身冲着身后将士吼道:“来人,将冲击军阵的此獠拿下!” “诺~” 两名将士下意识的应了一声,随即便是一愣,可还是走到那士子身前。也不管其胸前伤口,一人一旁,直接将士子提起,摁在军前。 而后,回头看向军候。 就在此时,士子之中,再度爆发一阵怒吼。 “尔等鄙夫,伤人在先,又污蔑在后,何以号曰王师?” “不错,张兄虽有鲁莽,可吾等不过欲求王上而已。汝等却刀锋相向,屠戮太学学子。如此残暴不仁,势必讨之。” “速速放人,否则吾等纵是万死,亦要求见陛下,整顿三军。” “放人!” 一声声怒吼,顿时让军候不禁皱起眉头。 一句句口诛笔伐,妄执高义,嘘声作势,让这些底层的将士,皆愤懑于胸。 “噌!” 军候一把拉出佩刀,大喝一声:“肃静!” “静!” 身后数百将士,也是愤发于口,震耳发聩。 先声夺人的一众士子,猛然受挫,稍顿三分。 紧接着,军候趁此时机,高声言道:“此人擅闯军阵,该当何罪!” “依吾军法,当枭首示众!” “杀!” 军候杀伐果断,即下军令。 “杀!” 旁边屯将回头冲着身后宪兵,喝了一声。 随即一名宪兵阔步而出,来到被摁在地上的士子身前。 那士子此刻已经不敢再哀嚎了,完全都这短短片刻发生的事情给吓傻了。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吾不过受人蛊惑,非心所愿啊~” “呲!” 当环首刀高高落在脖颈上时,一颗脑袋应声落地,在铺满青石的道路上翻滚。 “嘶~” 围观之人无不是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置信军队真的会当街杀人。 往常那些巡视街道,驻守城门,一动不动的军士,居然也会有如此杀伐之威。 “彩!三军纪法,岂能容一小儿践踏!” 人群之中,突然一声喝彩,让所有人都转目望去。 大家还都在懵逼之中,唯独汝抢先一步,拨了头筹,为何如此之秀! 只见,一名身长八尺,身着锦袍,正面带欣慰之意,伫立在此。身旁数人,有大有小,清一色蜀锦披挂,显然不是普通人家。 法正,法孝直。 望到眼前这一幕,心中可谓是大喜。军中纪法严苛,民律也日渐威严。 实乃法家用武之地啊! 不过阵前军候,注视的却不是法正,而是其身旁的一名少年,众星拱卫的少年。 当下回头冲着手下屯长低语一阵,不知道说了什么,屯长面色一惊,当即凝重起来。 随即朝后挥手示意,领着半数人马,便靠近法正一行。原本拦在前面的一众士子,也被其等推搡之下,悉数让开通道。 军候亦紧随其后。 二百余将士,未至法正身前,便回身列阵,将周围所有人悉数驱散。 刀盾竖起,戈矛横指。 “职下拜见世子殿下!” 军候阔步向前,径直来到少年身前,躬身见礼。 “无需多礼!” 高龑年岁不大,却是镇定,抬手示意军候起身。 “谢殿下!” “此间生了何事,如此喧嚣,惊扰某也!” 已经得受法正讲明的高龑,当然对游行士子没什么好感了。 且不说这大周的天下是高家打下来的,便是这群士子入学数年,国朝恩厚有加。彼等却如此行事,毫无感恩之怀,不忠不义之人,何须言及其他。 此外,军队是高家倚仗,军法严苛,天下皆知。依照军法,当街杀人,虽有不妥,可也合乎情理。 因为,不论在何时何地,胆敢冲击军阵之人,皆非无辜之辈。 眼下,还是城门要害所在。 哼! 听到世子所言,那中年军候面色一喜,心知世子别意,当即请罪道:“职下罪该万死,使宵小之徒惊扰殿下贵尊。殿下稍后,卑职这便驱散诸人。” 说完,军候回身,大手一挥。 数百将士,皆是顿矛一喝:“散!” 周围百姓见此,当即纷纷退后。可还是不愿离去,他们可是第一次见到世子殿下,当然想要一瞻贵人之尊。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也许在之前某个时间段内,早就见过这小孩了。 而诸士子,却是迟疑不定。 一方面敬畏军队的杀伐之果决,一方面也在为世子偏袒军队而心有不平。 从军候说出那句话时,高龑就已经那世子之死的责任,悉数揽在己身了。 法正伫立在一旁,也没有说话。 世子明岁就该入上林学苑上小学了,如何行事,如何取舍,也该学会自己做决定了。 毕竟,他注定不是普通的孩子,也注定要比其他的孩童更早的熟知抉择。 军候见众士子身形不动,冷哼一声,再度挥手。 现在不是这帮士子有恃无恐了,而是他有恃无恐了! “杀!” 诸将士奋声怒吼,手中戈矛猛然架到身前袍泽肩上,阵型开始挪动。 “且慢!” 一声高喝,突然制止军阵行进。 只见一群人自城门洞鱼跃而出,蔡邕、韩融、马日磾、羊衜等人,与士孙瑞、第五雋齐齐现身。 这下,一众士子便开始有些怯意丛生了。 他们可以仗着法不责众,无法无天。可面对教导他们的恩师,却是做不到顶撞。 也不敢! 不忠之人,或许还有机会有所用武。 可不孝之人,势必不会为他人所用。 大汉以孝义治天下,大周同样如此。 贯穿华夏数千年的孝字,早已铭刻在骨。没人敢顶着不孝之徒的名头,现于世人眼下。因为,那无声的鄙夷、唾骂,真的足以使人羞愧而死。 甚至,死了都未必能洗清那不孝之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可否认,大汉的时代并没有那么多条理束缚。一些人会在很多当世大儒下求学,但一样只会拜一位恩师。而他们的师傅,也不会说拜了师,就不让其在他人席下听教。 所以,当太学院祭酒、上林学苑祭酒来到城门前时,所有人都肃静了下来。 包括方才表现镇定的高龑,也突然紧张起来。 蔡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