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   “未有在自己的国家内得到庙堂尊重,反而在他国有石像矗立。”   “那一战,合该秦国取胜!”   那一战!   赵国庙堂同前往抗秦主将异心,实在是罕见。   焉得可以取胜?   往前推数十年,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君臣一体,纵然秦军越过了太行八陉,过武阳,兵临邯郸城下又能够如何?   在极力的坚守之下,还是将秦军驱逐了出去。   又闻天明之言,长叹一声,秦国一天下大势,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先生仍为赵国惋惜?”   天明不由一笑。   先生先前曾语,对于赵国沦亡不在意,可……真的不在意吗?终归还是在意的。   “惋惜……并不可惜。”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赵国的国力,就算不亡于秦国之手,也是亡于他国。”   “赵国风华俱往矣!”   残剑亦是一笑,对着天明看了一眼。   赵国是自己的家,沦亡之后,自然可惜。   后来……却非如此了。   赵国沦亡了,赵地上的老世族逃亡了,只剩下赵地的民众无处可逃。   本以为赵地的民众会在秦军的刀剑下遭受屠戮,可后来发现,民众无碍,仍为耕种田亩。   似乎生活的更好了。   秦法之下,划分田地,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耕作,后来又听说发放了耕牛。   那些庶民的日子是好了。   自己也愿意看到。   庙堂诸公,何以当政?   所为不就是国富民强!   何以变法?   变法的目的就是国富民强!   赵国的庙堂诸公不能够做到那一点,因此败亡。   庶民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一点也许就是儒家荀夫子所语论的观点,其人在稷下学宫的论道,陉城书馆也有留存。   自己很欣赏。   真要惋惜的一点,就是秦国在赵地的策略。   湮灭赵国以往所有的风华,取而代之的是秦法。   秦国文字!   秦国钱币!   秦国风俗!   秦国音韵!   ……   自己无法改变那些,唯有惋惜。   “赵国风华!”   “一直以来,天明都是在典籍上看到的,以前没有机会领略,以后看来也没有机会领略了。”   “一天下,不仅仅是诸夏疆域国土的归一?更是诸多方面的归一。”   天明也是有些可惜。   在咸阳宫的时候?守藏室里面对于诸国的典籍很多很多,赵国自然也包括在内。   山东诸国?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华。   那也是诸侯国臣民区别于其余诸国臣民的外显。   现在……从燕国一路走来?都不见了,许多痕迹都不见了?倒是看到许多熟悉的东西。   “秦王嬴政……是一位雄主。”   “三代天子也没有做到那一点,秦国……?嗯?那里……烽火燃起,有敌情?”   牵引着缰绳,继续向着云中之地深处兴趣,秦国要做的事情?自己可以看的出来。   那是自上古三代以来?一代代天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对于秦王嬴政,自己很佩服。   忽而,欲要多言,灵觉微动,扩散方圆?周身不自觉涌动一道道云霞浩然之光。   视线瞬间看向北方的长城一代,那里……陡然间升起一团直冲天际的灰黑色烟火。   晴空白日?甚是明显,顷刻间便是烽火升腾数十丈以上?相隔数里,也是看的很清楚。   有烽火出现?无疑意味着……敌情?   有敌人入侵?   北胡匈奴!   这里已经远离了辽东?东胡人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随着秦国攻灭赵国之后,长城以北的草原便是被匈奴占领了。   只是……怎么会这个时候出现敌情?   “匈奴入侵?”   天明惊呼一语。   “秦军可以防守住?”   随即,又是一语落下。   “很难!”   “秦国攻灭燕赵,整个燕赵以北的草原区域,都需要驻守兵卒,数千里的区域,分散开来,兵力自当不强。”   “匈奴进退自如,果然强攻一处,不难破开!”   残剑神容凝重,沉声落下。   诸国仍存的时候,秦国负责自己疆域北段的草原防线足够了,赵国负责自己的一段,燕国负责自己的一段。   都足以将胡族部落解决。   现在……很难了。   诸国而灭,所有草原的防守都落在秦军身上,欲要将北胡彻底拦阻在外,除非秦国在草原一线的兵力超过当初三国之和。   很明显……目下是不可能的。   楚地那边需要数十万兵镇守,三晋之地也需要不少兵力,燕国还需要兵力镇守。   而秦国又能够有多少兵力!   “匈奴……焉敢如此!”   调转马头,看向长城一线,那里烽火依旧剧烈升腾,远远看去,隐约能够看到城头之上的一些人厮杀。   “这里是云中、雁门交界的地方,相距秦国九原大营稍远,相距秦军在蓟城、巨鹿之地的大军也稍远。”   “匈奴看来是有过蓄谋的。”   “我们也快些离开这个地方,匈奴入侵这里,兵力不会少的。”   赵地这里的区域,残剑再也熟悉不过了,此刻他们才刚过雁门,刚踏足云中。   秦国九原大营据说有三十万大军在,然九原那里,还需要走过云中之地。   匈奴人很会选择位置。   就是不知道他们为何这个时候入侵?   明明这个时候一统整个草原才是匈奴的重心,东胡部族现在还没有被攻灭呢。   从烽火燃起到现在已经过百十个呼吸了,果然匈奴人选择这里,肯定兵力不弱。   他们只有两个人,不好与之对上。   “嗯。”   天明眉目紧锁的点点头。   怎么偏生这个时候,匈奴人越过长城了!   “先生,匈奴会南下多远?”   没有迟疑,二人快速调转方向,驾驭身下骏马,向南方快速奔去,天明回头看了一眼长城。   那里……烽火的区域越来越大了。   匈奴人当真是不少。   “看匈奴人的规模,规模若是很大,自然南下很远。”   “若是数百人、数千人,也就数十里的区域。”   “这一次……匈奴人起码出动了一个万人队。”   残剑也是回头看了一眼长城所在,烽火的数量、高度……都是对于敌情的一个大致判断。   根据自己对长城了解。   匈奴这次起码准备了一个万人队。   还真是大手笔。   “万人队!”   “那……那岂不是匈奴要深入雁门内地了?那里可是有不少城池的。”   和残剑先生在燕赵一地这般久,于匈奴也非完全不了解。   匈奴一个万人队,绝对是大动作。   数百人、数千人都敢深入长城以南数十里,一个万人队,怕是都要深入数百里了。   而数百里的话,雁门之地,城池可是不少,庶民也是相当多,那就是一场相当大的灾难了。   “就看秦军的动作了!”   残剑面上越发的难看起来了,赵地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原先的赵人。   匈奴一个万人队。   真要南下,定然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匈奴作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秦军难道对匈奴入侵一点都不知道吗?   或许,秦军现在的主要视线都落在诸夏了。   单手拍了拍身下骏马,催促着骏马跑的更快,希望可以快速南下,知会一些人,让他们也迅速离开。   希冀减少一些损伤。   “嗯?”   未几。   向南行进连半柱香的时间都没到,残剑陡然间勒住缰绳,神容微变,看向西南所在的方向。   那里……灵觉有感,一股冲天而起的铁血煞气呼啸逼近,大地都隐约的颤动起来。   “那里……有动静?”   天明实力不足,虽不能够感知西南方向的动静,可大地的震动能够感知。   也是勒住缰绳,双眸闪烁亮光,看向残剑先生得视线所在。   “有大军前来!”   残剑简单一言。   “是……是黄金火骑兵!”   “是蒙恬将军的黄金火骑兵!”   凝视不过数息,眼眸深处,陡然间浮现一队快马奔袭的先锋,其后更是如羽翼一般的大部队。   尽皆重甲骑兵,骄阳之下,熠熠生光,暗金色的光泽流转,并不耀眼,反而内敛。   轻甲笼罩战马,金色的纹理烙印其上,一位位兵将手持戈矛,束发鹰盔,身着火焰披风。   汇合一处,迎风而动,其色如金,其动如火,其行如云,这支军队天明认识。   蒙恬将军亲自练就的——黄金火骑兵。   为首者……更是一位数年未曾见过的魁梧军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