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三百易之?(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唐雎要坚持,周清也不好拦阻。   只是……其人终究年岁甚大,看着左右两三位唐雎的同行之人,颔首以对,让他们伴随在唐雎身后,随时应对。   “安陵国当存也。”   唐雎再次缓缓沉声的将来意道明。   “数年来,秦国东出灭国不断,韩国、赵国、魏国先后而灭,燕国明岁……怕也是要涉及沦亡,诚如此,诸夏之地大半化入秦国舆图。”   “然韩国被灭后,去岁与今岁有乱象而动,兵戈之事不息。”   “赵国也有残赵之力侵扰!”   “魏国数百年大国,又岂会一朝灭的干干净净?”   “有此缘由者,乃沦亡之国老世族、王族之怨恨也,果然能够消除这般怨恨乃至于平复他们的不甘。”   “则秦国统御诸国之地,统御诸国之民,才会稳定长久。”   虽要保全安陵国,然……唐雎一言,却未有落在安陵国身上。   话锋一转,落在如今诸夏大势上,秦国攻灭魏国,真正做到独强独霸,诸夏大半的地域纳入秦国掌控之中。   可……纳入诸国之地,并不代表真正掌控这部分区域。   就像当年燕国等五国之军攻齐,差一点将齐国攻灭,其后如何?   齐国反扑,燕国没有得到一点点好处,……不过些许财货罢了,那些东西,对于富饶的齐国来说,根本不缺少。   “莫不是老者有良策?”   周清闻之一笑,放下手中的紫龙珠,迎着唐雎看过来的目光,轻问道。   “安陵国,方圆五十里之地,虽为诸侯小国,实则一座城邑而已。”   “灭之,对于秦国之力,没有半点作用。”   “反之,果然存续安陵国,则效用可收非凡。”   唐雎不急不缓,言语清晰有序,将己身之谋缓缓道出。   欲要存续安陵国,自然要让秦国知晓灭掉安陵国与存续安陵国之间,如何取舍!   舍弃安陵国,能够得到更多,自然安陵国沦亡!   存续安陵国,能够得到更多,则安陵国存续!   道理很是简单!   归根结底,还有利益两个字。   “哦,这么说来,存续安陵国,对于大秦很有好处了?”   周清没有做出评价,又是微微一笑。   “昔年,大周攻灭大商以后,东征诸多效果,其后更有管蔡之乱,然……周公并未将它们全部灭掉,而是保留有些许德政之名的封国。”   “以为其余诸侯国、世卿贵胄之出路,从而化解那些人对于大周的仇恨与怨恨,湮灭有可能的复辟之力。”   “其后,成康盛事,未有乱事,可见一斑。”   唐雎又是深深一礼,说道存续安陵国的妙处。   “濮阳卫国!”   “为大周王族统辖殷商遗民老世族诸侯国,数百年来,德行而显,闻名诸侯,是以秦国虽法治一体,仍旧怀柔之意。”   “卫国乃有存续。”   “安陵国为目下三晋最后一个小国,灭之,不过为秦国增添一座城池,存续,却可以令三晋沦亡之人一观秦国仁德之政。”   “也能够消除山东诸国虎狼之词,安陵国非古老殷商之国,为大周传承诸侯,可以有存,其人自然也可存。”   “诚如此,则可收颇大之功。”   唐雎续接先前之言,又是一语。   安陵国愿意顺从秦国,愿意对秦国献上自己的忠心,唯有一求存续!   卫国能够做到的事情,安陵国也可以做到,且安陵国身为魏国附属之国,更能够对三晋老世族有较大的影响力。   “濮阳卫国,可以有存,却是大秦怀柔彰显。”   “然也是卫国有那个价值,一则为殷商遗民之国,赢秦先祖也是殷商之臣,二则,商君变法强秦,不世之功,文信候吕不韦虽擅权,可终究亦是有大功。”   “卫国故而可以安稳存续,且……只要卫国没有大罪,则本侯以为,与国同休亦是有这个可能。”   “然……老者所言安陵国之存续,虽有大义大礼,可……本侯觉得,还少了一些东西。”   “果然安陵君可以应下本侯所言的那件事,那么……,本侯这里可以允言,会亲自上书咸阳,说道存续安陵国之事。”   对着唐雎看了一眼,周清也是从木案后起身,双手背负身后,踏步出列,行至厅中,旁侧的弄玉亦是起身,下首左右之人,也是尽皆起身。   “武真侯尽管言语!”   唐雎神色微动,又是深深一礼,不知道武真侯所言是何事。   期时,与唐雎同行的其余诸人亦是大喜。   果然武真侯愿意上书咸阳,那么……一个小小的安陵国,绝对可以存续的,因为安陵国实在是太小了。   而秦廷武真侯的权势地位不需要怀疑。   他若是肯亲自上传文书,那么……安陵国绝对存续。   只是……不知道武真侯所言何事要安陵国所为,安陵国弱小,大的事情,估计也做不出来,一时间,一道道目光看将过去。   “安陵国可以存续!”   “可安陵国之地,大秦接下来会使用。”   “所以……,本侯以为,秦国关外数千里之地,可以找寻一处土地,安陵君与安陵国之人可以迁移至那里。”   “甚至于,本侯还可以允诺,期时在秦国关外之地,安陵君会得到三百里的补偿,让三晋之老世族更能够看到秦国的诚意。”   “老者以为如何?”   周清没有左顾而言他,没有那个必要。   对着安陵国与国内之人,今日自己见他们,已然是足够的恩典了,果然能够应允自己这个事情,那么……存续还是可以的。   至于,安陵国在鄢陵之地的中枢战略之地,要让出来的。   否则……,大秦无需理会那些三晋残留老世族,或许会令那些人心中更加生出仇恨之心,可……岁月长河一观,那可不是很容易解决的。   唐雎之言,只是缓解,只能是有些作用。   “这……,迁移安陵国于秦国关外?”   一时间,整个厅堂内,再次为之浅浅的寂静。   唐雎那先前带有一丝希冀的神容上,伴随着口中低语喃喃,陡然间……为之一滞,而后眉目紧锁,直盯盯的看向秦国武真侯。   自己虽老!   可并不糊涂。   秦国武真侯能够说出那般之言,怕是已然看到接下来安陵国所处之地的紧要,临近鸿沟,直往南下,可以直达楚国寿春之侧。   秦国意欲一匡诸夏,那么……秦楚之间,绝对要有一战,安陵国无论如何似乎都避免不了。   可……迁移至秦国关外,并非唐雎所愿。   安陵国之所以还是安陵国!   那是因为……安陵国所在之地是先前的魏国之土,那是魏国先王的赐封,故而土地虽小,国力虽弱,却意义非凡。   果然迁移至秦国关外,则一切均不同了。   安陵国还是那个安陵国吗?   更别说,秦国先前就有那个例子,鬼谷张仪欺骗楚国数百里之地,以至于楚国怀王都为之身陨。   一如现在的卫国,虽然还存在,可国祚已经从濮阳迁移至野王了,如此……卫国虽还是卫国,已然不是最开始的卫国。   那个结果!   不是自己想要的。   “封君受地于魏国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   “武真侯,秦国之策之为,唐雎也有耳闻,果然安陵国迁移秦国关外,怕是非今日之安陵国了。”   唐雎近前一步,深深一礼。   声音越发的沉重起来,越发的无助起来。   安陵国不能够迁移走!   否则,与灭国何异?   “这是安陵君的意思?”   “还是老者你的意思?”   “本侯会派出使者,随同你们返回安陵国,十日之内,给本侯一个答复。”   “应之,安陵国可保!”   “否则,秦国无惧一切。”   一个蕞尔小国能够与之国祚之名仍存,已然是最大的恩德。   还要和秦国谈条件?   周清觉得这似乎……有些过于自大了。   安陵国一个方圆五十里之国,还没有那个资格。   ……   小半柱香之后!   “公子,您觉得安陵国会应下吗?”   看着唐雎等一行人离开府邸,弄玉那俏丽的神容上,闪过一丝笑意,近前轻语,不得不说……唐雎存续安陵国之言,还是有些作用的。   如果是自己的话,说不准就应下了。   因为……安陵国实在是太小了。   灭之,无太大作用!   存之,还能够有典范于三晋其余老世族,比起灭掉安陵国,更有些作用!   可……公子之言,也是有些道理,先前在片头之言,安陵国乃战略中枢要地,秦国自然要牢牢掌控手中,不会让那个地域出现一点点差错的。   这一点上,安陵国必须迁移。   “你觉得呢?”   迎着弄玉看过来的一双秋水明眸,周清眉宇也是笑意浮现。   “弄玉以为,无论安陵国是否应下,公子都不在意的。”   清脆一笑,待在公子身边久了,自然知晓公子之意。   “哈哈哈。”   “本侯的确不在意。”   “相对于野王之地的卫国,安陵国真的太小了,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太小了。”   “而且,安陵国内,唐雎的权柄太大了。”   “不出意外,安陵国……要彻底消失了。”   今日一观,那唐雎这般年岁,还能够来见自己,固然是其人精气神充裕的缘故,可也是因为唐雎有这个资格。   安陵小国内出现这等人,还是对于魏国极为坚守、忠诚之人。   那么,……秦国似乎也就多得了五十里之地。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