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浮屠入秦(求订阅、票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块文字!”   “化曲为直,方正规矩,一字一块。”   “迥异于太史籀文,削弱象形,表意强化,取了程邈之书的部分精妙,更可为楷模。”   李斯也已经踏步行进,近距离一观武真侯落在纸张上的文字。   这些文字非太史籀文。   自己仍可以一眼认出来,出自于道家的《道德》真经。   相对于太史籀文的浑圆体态,多了一丝方正规矩,字体有了棱角,也有了一丝大气。   如同一个人身上穿戴齐整,也如同一栋房屋齐整建造,却有那般感觉。   水!   这个字还能够这样写!   妙!   如程邈所言,当得大彩!   “此字……大彩!”   太史令胡毋敬、车府令赵高等亦是近前观摩。   除却武真侯的彻侯之尊,平心而论,将太史籀文变换成这般形体,的确上佳,看得出……武真侯早有所谋。   而且,观上善若水这些字,尽皆华美。   浑圆字态?   方块文字?   既有推陈出新之感。   也符合大王对文字的要求。   也不失美观。   武真侯这种文字完全可行。   诸人近前,尽皆观摩切磋,数息之后,尽皆拜服。   “哈哈,你等无需这般夸赞,本侯顺手而为,只是觉得这般写的确好,字体之中,既有棱角,也有浑圆,阴阳容纳,可为大道。”   “这些字可于你等参照,不一定非要按照本侯这些文字的体态。”   虽知晓这些人话语间有些恭维,可……自己所落得这般文字,的确有定成制式文字的资格。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   “武真侯这副字,可为我等文字改制之源。”   “就留在学宫这里吧。”   身为学宫大祭酒,又是廷尉,李斯将那张纸拿在手中,细细一观,武真侯写的简单,真正细论,其实已经有既定的规则在里面。   有极大的参照。   不出意外,接下来文字改制就要围绕方块文字进行了。   此般也好。   这种文字,李斯以为很妥当。   有了参照,文字改制的进度也可以加快,大王也会满意,终究此事是武真侯率领他们做下的。   “嗯。”   这副字留在学宫,自然没有什么。   周清颔首以对,便是前往自修之厅其它区域,查看各个区域负责的事情进度,尽早一天完成,也是所有人的功劳。   ******   晴空大日当头,盛夏时日,整个关中大地为之热浪滚滚,由着水石铺就的要道,行走上面,更添三分灼热。   要道好是好!   就是有点烫脚,这是老秦人对于水石要道在盛夏唯一的一点不满之处。   可现在……老秦人觉得好像自己的脚似乎也不烫了,因为相对于此刻出现在眼眸深处的那些赤足光头之人,自己脚上好歹还有鞋子。   那些人赤足行走在滚热的水石要道上,仿若没有任何感觉,尤其身上的穿着也和老秦人不一样。   暗红色的长袍落在身上,左祍而下,外显小麦色一般的右臂,手里或是拿着一串串圆形的珠子,或者拿着一件件奇特的三棱之物。   身后虽有车马,未有驾驭者,唯有牵引者。   头顶也没有半点发丝,而且细细观之,那些人绝对不是老秦人,也非中原人,十有八.九是外邦人。   外邦人?   咸阳这里的外邦人老秦人见了不少,如眼前这二三十位赤足光头的外邦人这般还真是少见。   不知不觉,水石要道两旁,往来的老秦人直接为那些人让出一条道,咸阳南城的入口广场上,更是汇聚数百的老秦人。   道道目光落在那些赤足光头的人身上,不知道那些外邦人想要做些什么,大热天的,赤足走在要道上,也不怕烫脚?   就这个功夫!   老秦人服了!   “这些外邦人真奇怪,真不怕烫脚?”   一位老秦人敬佩着,因为自己就做不到在水石要道上光脚走路,就算穿着鞋子,时间长了,也会感觉到水石的热量。   而这些外邦人恍若无感。   “以前在咸阳没有见过他们?”   有一位老秦人翻滚脑海中的记忆,肯定的说着,自己在咸阳城居住了二十多年,山东诸国的那些大王都见过很多。   这些红袍赤足光头的绝对没有见过。   “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商贾?”   又一人狐疑道,外邦人前来咸阳,基本上都是行商的,贩卖关中没有的特殊之物,牟取巨利。   “不像商贾。”   “真要是商贾的话,谁会这般赤足走在要道上。”   旁边一人直接反驳着。   商贾之人谋利,很会享受的,别说赤足走在要道上,这般热的天,根本就只可能待在马车内睡觉呢。   “是某个西域小国的使臣?”   “这段时间,从河西两郡前来的小国使臣不少,可……也没有像这样的?”   又有人猜测着。   大秦扫灭山东六国,一统诸夏,老秦人为之欢喜,名声传荡,四周四夷小国纷纷臣服。   纷纷派出使臣前往咸阳,如行人署,以为拜见大王。   他们也都听说了,那些小国得实力着实不强,国内之民数万、十多万,国内之兵一千人、数千人。   实在是小!   实在是弱!   真不知道天地间还有这样的小国?   放在诸夏间,早就被攻灭了。   “……”   “……”   然则,无论围观看热闹的老秦人如何言语,都丝毫影响不了这二十多位赤足光头的行进路线,都影响不了这些红袍人的神容仪态。   直至,这些人在咸阳南城前的入口停下!   因为欲要入城,需要明示照身贴!   “大人,这里便是东震旦之地眼下最为强大的城池--咸阳。”   “果然恢宏,果然无量,更甚名王所居波咤厘!”   “我等迈过大河,一路东进,所见之民何止百万,这还仅仅是诸夏一隅,果然整个诸夏皆闻世尊之道。”   “何等盛事!”   “佛国无量,光明无量,智慧广大无量!”   赤足光头,眉心略有凸起一个红色的肉.球,肉.球如婴儿手指节大小,双手合十,语落佛语。   不是当年焰灵姬所见的浮屠障月又是谁?   观面前巨大城池,不尽的赞叹流转。   孔雀佛国内,护法名王阿育王居住在波咤厘,那里的地位等同于秦国咸阳,惜哉,不得不承认,咸阳之城扩散的气韵远超波咤厘。   “秦国!”   “秦王!”   “咸阳!”   “这位东震旦之地伟大的君王已经做出同护法名王一般的伟岸之事,大军征讨,无一敌手,诸夏之地,尽在其手。”   “这等君王……是有大智慧、大勇敢、大胸怀的。   行走在队伍正前方,一位神容年岁略有衰败的老者双手合十,颔首一礼,自己陪伴护法名王多年,清楚知晓这等人物的不凡。   而今,护法名王远去,孔雀佛国堪忧,世尊之言佛光普照东震旦之地,护法名王也有言希冀世尊之道普及寰宇。   诸夏……就是他们的目的。   希望这等君王允许他们传道。   “大人,在觐见秦王之前,是否要一见他的臣子。”   “那位国府的相邦,根据秦国的规矩,他是咸阳这里地位和尊贵仅次于秦王的。”   “果然他可以相助我们,传法世尊之道就有相当大的可能!”   障月看向队伍前方的室利房大人,他是孔雀佛国的智者,也是护法名王的受戒之师。   值得他们尊重、礼遇。   自己先行在诸夏行走,对于秦国有些了解,欲要令秦王同意传播世尊之道,秦王自然是做出决策的人。   然而,果然咸阳这里有人替他们说话,那就更好了。   那位国府的相邦,地位尊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便是国尉尉缭子、廷尉李斯等。   至于……咸阳的武真侯!   此人出身于诸夏之地的道家天宗,和浮屠之道迥异,又和罗户尊者交过手,并不太合适。   虽然有传此人的身份地位也是极高!   “不!”   “我们直接前往请见这位伟大的君主。”   “如在护法名王身旁一般,那是一位智慧的人,若然知晓世尊道理精妙,当以为传道。”   室利房苍老枯皱的面上,未有意动,摇摇头,并不认可此意。   直接求见秦王是最好的选择。   “这……,若然咸阳的武真侯、蒙武将军等人反对,当如何?”   浮屠障月迟疑。   自己从不怀疑世尊的道理在岁月长河中得到称颂和赞美,所为自己不让世尊失望,希望这件事自己等人可以做到。   没有咸阳之内的要人助力,欲要传播世尊之道,很艰难。   “唯有以君王之令行之,方不有损世尊之道。”   队伍行列中,传道一道宏大禅音。   “南无世尊!”   “南无世尊!”   “……”   一语出,二十多位浮屠之人,尽皆双手合十一礼。   百十个呼吸之后。   “你们是什么人?”   咸阳南城城门前,守城小吏正在盘问这群红袍的赤足光头之人,看上去很奇异的存在,肯定需要询问一番。   留下记录。   “我等是从万里之外的孔雀之国前来,带着我等的诚意和世尊的道理,欲要请见尊贵的秦王!”   室利房在前,深深一礼。   “孔雀之国?”   “万里之外?”   “嗯,既然是异邦之国,可有国书?”   守城小吏流程很习惯,近月来,已经有四夷小国的人先后进去了,都是这个流程,面前的这群人无论真假,也是一样。   自己这里是一个步骤。   欲要请见大王之前,咸阳宫那里也有搜查步骤的。   “在下室利房,有孔雀之国国主阿育王亲手写就的传道帛书。”   “此为孔雀之国文字,这一册……是秦国文字!”   室利房从怀中取出一个黄色的扁平木盒,小心的平放掌心,进而将其打开,取出一卷金色的锦帛。   上面烙印着一枚枚奇特的文字。   旋即,又从木盒内取出一张黑字烙印的纸张,这是一个好东西,孔雀之国那边就没有,书写文字很方便,用来记载世尊之道也是相当方便。   “嗯,我也看不懂,有这个东西就好。”   “收好了,接下来咸阳王城那边会有人仔细核查的。”   “如果发现你们是冒充的,可能会被全部斩杀。”   “一一留下你们的名字,就可以进城了。”   守城小吏将两样东西看了看,也看不懂,也分辨不出真假,反正按照程序,自己走完了。   剩下的是咸阳王城责任。   “多谢!”   入乡随俗,从河西两郡一路步行至咸阳城前,这里的风华礼仪了解不少,室利房合十一礼。   “在下室利房!”   “在下障月!”   “……”   “在下罗户!”   “……”   未几,在四周围观的诸多老秦人瞩目下,二十多位着装奇异、赤足光头的男子带着随行东西,进入煌煌咸阳城。   再一次引来道旁、酒肆、茶肆、酒楼之内有趣之人的注意。   “是他们!”   “他们竟然真的到达咸阳城了,走的倒是不快,听闻是一路渡过大河,沿着渭水走来的。”   “焰灵姐姐,是那些浮屠之人!”   临近正午,云舒处理完府中的琐碎之事,便是相邀纪嫣然师徒三人前往南城繁闹之地。   同行的自然少不了焰灵姐姐、弄玉姐姐、芊红姐姐她们,此刻从那些有趣的商铺内走出,正停留在天然居雅间之中。   灵觉有感临近街道上的异样,随即,便是察觉一道道熟悉的气息,来至于浮屠身上的气息。   浮屠之人。   从天水商会传来的消息来看,那些人早就渡过大河了,却行进的速度很慢,一路上只是步行。   餐饮露宿,看上去如同难民一般。   今日行进千余里,来到了咸阳城内,果然是一位身融万物至高者留下的传承,与众不同。   “浮屠之人!”   “是近年来出现在诸夏的那些赤足光头者?”   纪嫣然亦是在雅间中,闻云舒姑娘之言,有感亦是灵觉弥漫,察觉那些人不难,尤其那些人身上的气息不弱。   一共二十七人!   十二位先天巅峰层次的存在。   八位化神层次的存在!   三位半步玄关的存在!   三位玄关层次的存在!   还有一人的气息察觉不出,宛若普通人,能够为自己现在的境界感知不到,绝对修炼至玄关极深处。   或许……合道归元?   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吧。   “是那个人!”   “他竟然也来了。”   “浮屠尊者,媲美百家与道合真层次的浮屠尊者,他的名字——罗户,公子去岁巡查四郡的时候,曾与之交手,被公子击伤。”   “现在还有胆子出现?”   焰灵姬灵觉一一扫过那些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气息,参悟修行《大品般若》之后,于浮屠之人的气息感知很敏锐。   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天魔力场的笼罩。   一一划过那些人,无视那些人警惕的神色,将注意力落在那位灵觉感知不出身前的浮屠之人跟前。   浮屠罗户!   自己见过他,不会忘记。   “果然是他!”   云舒也是姿容凝重起来,刚才罗户的气息收敛,宛若普通人,没有注意,现在细细一观,却是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