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争夺历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凌骁伸手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看着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说,“好,今天就看在你的份上,绕了你爹爹!”   瞪了一眼那猎户,凌骁将银枪指想他道:“我凌骁虽带兵进入吴国境内,但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今日就饶了你。”   来到厨房,凌骁随意找了些昨夜的剩饭。   吃饱喝足后,这才牵着战马离开。   一路上,凌骁也是十分小心,生怕再遇到巡视的吴兵。   但好在,一直走到那天的山谷,都没有再碰到吴兵的踪迹。   终于,在接近大营时,才看到了自己的兵将。   “主公,您受伤啊!”   李志把凌骁接到大营,急不可耐的询问起战况。   凌骁无奈一笑,将自己中计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志身为臣,自然是不好埋怨。   只能将气撒在东吴身上。   忽然,李志凑到凌骁面前,用很小的声音说,“主公,您说这会不会是诸葛亮故意借东吴的手要杀您?”   凌骁淡淡摇头,“诸葛亮没那么傻,现在如果没有我们,他自己不可能平定东吴。”   “毕竟东吴现在人数比他们多很多,而且将官也要多出他们,国力雄厚。”   “诸葛亮就算是想杀我,独自分享土地,也不可能是现在。”   李志觉得有些道理,也就没再继续争辩。   姜维听到凌骁受伤的消息后,立刻带着郎中来到中军大帐,为凌骁治疗。   处理好了伤口,又上了些药以后,才又重新将胸口包扎起来。   一切处理完毕,姜维才将凌骁离开的时间里,柴桑外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目前两军还处于对峙状态,周循、鲁淑领军守住通往柴桑要道。   孙邻领军守住江边。   这三座大营,就好像是钉子一样,死死的挡住了大军的进攻路线,将柴桑护在身后。   晚上,凌骁躺在床榻上难以入眠。   陆逊之所以这样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们粮草足备,而且孙权也在后方筹措援军。   而从丁奉出现在傅易山来看,肯定是孙权的第一批援军已经到位了。   当夜,凌骁写了一封信,派快马连夜回荆州,去汉中调兵。   其实李志曾经与凌骁探讨过调兵的情况,李志是想让邓萧带兵来支援。   但凌骁心里始终是不踏实,自己带兵在外,先是在并州与南匈奴开战,将长安的兵力全部调走。   而后好不容易征到了不到两万兵,现在又被自己带走。   长安已经是真空状态,只有潼关还驻守一万多人。   但长安距离洛阳太近,自己领兵在外,万一曹睿发兵攻打自己,只能是邓萧去支援。   目前来说,唯独没有什么作战任务的,也就是汉中。   第二天,凌骁将众将聚集在大帐内开会。   除了李志与姜维以外,还有军中的几位偏将。   “各位,陆逊之所以有恃无恐的在柴桑与我们相持,就是因为整个豫章郡还在他们的手里。”   “而且柴桑与郡治所南昌的联系非常畅通,随时可出兵支援。”   “目前,我们必须掐断柴桑与南昌的联系,才能调动柴桑的军队。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破绽。”   李志在一旁听着凌骁的分析,起身道:“主公,您是说应该占领历陵吗?”   对。   凌骁示意李志坐下,笑着看向众人道:“厉陵乃是柴桑与南昌联系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柴桑南面的门户。”   “一旦历陵在我们手里,就可以从侧翼威胁柴桑。到那时,陆逊必然是要出兵争夺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我怀疑历陵是他们的粮道。若是攻占了历陵,切断他们的粮道,恐怕这些吴兵就不占自退了!”   姜维突然站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将愿领五千兵马,前去夺取历陵!”   看到是姜维,凌骁心里很满意,“若那里真的是东吴的粮道,肯定是有重兵把守,五千不够,我给你一万兵。”   姜维领命离开大帐,前去调兵。   等姜维离开,凌骁带着李志,领三百骑兵亲自出营观察东吴的防御。   二十里外,凌骁登高望远,发现在前方的大路上,横着一座大营。   从这些营帐的规模来看,绝对不少于一万人。   这一万人,刚好就堵在通往柴桑的大道上。   又走了不远,李志指着前方树林外,“主公,那外边就是鲁淑的大营。”   “听人说,这鲁淑是鲁肃的儿子,武力很强,但智谋不如他爹。”   凌骁眯缝着眼,笑道:“鲁肃在东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谋臣了,想要超过他,那有些强人所难了。”   通过观察,凌骁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周循与鲁淑这两座营寨,虽然横着挡在了柴桑的前面。   名义上看与柴桑遥相呼应,但两座大营之间,距离有些远,相互之间好像并无联系。   就连李志也发现了这一点,“主公,您说我们是否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率先吃掉他们一座大营,而后再取另外一座?”   凌骁在马上双手抱肩,不断沉思着。   按理说,这周循与鲁淑,都是有些谋略的。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两人没有谋略,那陆逊总是有的吧?   怎么会放任他们这样布置营寨呢?   这么明显的漏洞暴露给自己看,你能说他们不是故意的?   虽然凌骁还没看懂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勾当,但直觉告诉他,这其中一定有诈。   回到大营,凌骁也不急于进攻,而是等待姜维那边的消息。   只要姜维对历陵施加足够的压力,就一定可以调动柴桑的大军。   四天后,姜维带兵兵马从历陵回到大营。   “主公,历陵脚下有丁奉领军一万五千多人守在那里,末将只能无功而返了。”   一万五千多人?丁奉?   凌骁没有责备姜维,而是从丁奉的出现,更加确信了那里肯定是东吴的粮道。   而且是整个支持整个豫章郡的粮道。   想到这,凌骁一阵狂喜,只要发现了对方的粮道就好办,也不在乎这一阵子。   至此,凌骁只是率军坚守在大营,也不出站。   半月后,身在汉中的魏纪终于是接到了凌骁的信件。   此时的魏纪,整日里都是无所事事。   原来跟益州还没有形成联盟关系时,魏纪还经常对汉中的防务问题操心。   但自从形成联盟关系,诸葛亮将布置在汉中附近的兵力全部后撤。   特别是这一次出兵伐吴,诸葛亮更是将益州的大部分兵马抽调出去。   现在的汉中,几乎就是个世外桃源。   甚至魏纪在无聊的时候,还曾去过武都郡,跟孙瑜一起探讨军事。   这一次接到凌骁的信件,魏纪振臂一呼,自己终于又能打仗了。   只用了三天时间,魏纪就集结了两万五千大军。   将郡内事务做了交代后,带着数员武将一同赶奔荆州。   三月中旬,魏纪令大军赶到黄石。   休整了一天后,又从下稚翻越幕阜山,进到东吴境内。   魏纪的到来,让凌骁欣喜若狂。   “主公,这么多年了,您终于是想起下官了!”   哈哈。   凌骁很是兴奋的拍打着魏纪肩膀,安慰道:“魏太守,以往你在汉中要防备益州,我也是没有办法。”   “现在你不是来了吗,咱们大展拳脚的日子到了。”   有了魏纪的两万五千人,凌骁心里有了底气,也再次燃起了进攻历陵的想法。   留下魏纪领本部人马,与李志合并三万守住大营。   自己则是分兵两万,与姜维一同赶奔历陵。   行至半路,凌骁出兵的消息便被丁奉的斥候发现。   前阵子,丁奉在历陵前击败姜维,就知道凌骁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他也向外派出许多军兵,一直沿途监视。   现在凌骁亲自领大军攻历陵,丁奉自知不是对手,一方面守住要道,一方面派人向柴桑求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