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十月初。 北线战役正式打响。 郭淮、毌丘俭领兵与驻守在阜陵的诸葛恪大军,展开了激战。 凌骁也从寿春起兵前往阜陵支援。 另一边,诸葛诞军从广陵起兵,在水军战船的掩护下,迅速登陆,开始进攻吴郡的丹徒城。 吴郡,是东吴都城建业的大后方。 这也是孙权重点防御的地区。 只不过此时的吴郡,只有老将丁奉率军一万人进行防御,压力非常巨大。 不止是北部战线。 薛严与李志也合兵三万,从江夏出发进入柴桑,汇合姜维一同向陆抗所领导的吴兵展开了进攻。 为了配合柴桑,已经接到凌骁书信的益州大都督诸葛瞻,也领军从南昌出发,采用迂回战术,准备绕到陆抗身后。 至十月末。 因为兵力相差太过悬殊,陆抗领军退守丹阳郡,并且在治所宛陵城外,先后布置了三道防线。 十一月。 丁奉战败,只率领堪堪三十骑逃回建业。 十二月,诸葛恪战败,率军退守建业。 整个东吴,只有陆抗率军将敌军阻挡在宛陵之外。 半月之后,凌骁指挥大军十万将建业团团包围。 围城两日,消息被陆抗获悉。 得知都城被围困以后,陆抗顾不得近在眼前的敌人,当晚乘着夜色,领军两万救援建业。 之所以没有立即攻城,凌骁就是在等待陆抗的回援。 转过天,天色刚刚擦黑,陆抗已经率领大军来到石城。 石城,距离建业不过四十里地。 只是他们的大军刚刚到达石城之际,便被邓艾、毌丘俭率军拦截住。 随即,双方发生激烈的遭遇战。 战斗到激烈时,陆抗亲自举刀上阵杀敌。 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策略可言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陆抗急于赶到建业,所以他的军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对面魏兵俨然有些难以招架。 关键时刻,夏侯霸、羊祜也率军支援到了石城,与吴兵展开了激烈战斗。 子时初刻,吴兵因为人数上的劣势,无法抵挡,只能后退。 后退了不到五十里,有军兵禀报陆抗,芜湖被姜维攻破。 此时的陆抗,终于是感觉到了一阵绝望。 在部下的建议下,率领残兵退守当涂。 可就是这个昏招,导致大军在休息时,被赶来的魏军团团包围。 陆抗连续率军突围,全部都被打退,只能一次次的无功而返。 清晨时分,薛严、姜维、诸葛瞻等人领兵同样赶到当涂。 至此,陆抗再无退路。 一月份。 孙权投降的消息传遍东吴的每个角落。 一直坚守在当涂的陆抗得到消息后,仰天长叹,他在恨自己,没能守住东吴的土地,只能率众归降。 与当初献帝的下场相同,孙权带着一家老小,被带到了洛阳。 天子曹芳询问凌骁,对于孙权,是杀是留。 凌骁则是建议,留下孙权性命。 最后,在凌骁的出谋划策下,曹芳加封孙权为修武亭侯,让其去修武颐养天年。 正始八年,五月。 曹芳深知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力支撑偌大的国家。 在群臣建议下,曹芳派心腹前往长安,想要禅位于凌骁。 做皇帝?凌骁可从来没有想过。 在两人的再三推脱下,九月份,凌骁亲自赶到洛阳,召集了文物群臣,以及在洛阳周边的所有重要将领。 皇宫大殿内,凌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重新恢复大汉。 至于人选,凌骁也早就有了打算。 汉献帝刘协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在以后几年也都陆续去世。 至今,只有一孙尚存于世,那就是第三任山阳公,刘瑾。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大臣以及武将的拥护。 在曹芳的同意下,凌骁带领文物群臣一同返回长安。 八月,在众人的见证下,刘瑾在长安登基大统,重建大汉,定都于长安。 其唯一的夫人江氏,被奉为孝裕皇后。 九月份,曹芳被重新奉为齐王,封地洛阳。 ...... 一年后,刘瑾也同意了凌骁的辞官请求。 幽州的某座大山之中,凌骁与曹夕就隐居在那里。 没人知道在一座茅草屋内,居住着一对穿越者。 秋风习习,房前的秋千上,凌骁伸出坚实的臂膀拥住曹夕,目光温柔且深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