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腥风血雨,要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考?”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闻言都是一愣。   李牧点头笑道:“国考,广义一点应该叫公务员考试,很简单,其实就是简化版的科举考试。”   众人还是一头雾水。   李牧继续道:“为了让国家更加快速的启用人才,不再是如同科举一般繁琐,需要通过乡试,省试与殿试等重重选拔,最终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等。”   “而是根据需要的职位,有针对性的招录!”   “所谓有针对性,便是世家子弟罢官后,缺多少个职位,就开多少个职位的招录,一个萝卜一个坑,精准招录,精准填坑!”   “每一个职位只要报名超过三个人便开考,通过统一的笔试,确定三名入围者,然后再通过面试,确定最终录用名单,”   “如今大唐民间拥有了人才,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人才一定蜂拥而至,再经过笔试和面试,优中选优。”   “所以,无论你缺多少职位,在大唐有人才的基础上,朕都能迅速的将它填满!”   静!   随着李牧的话音落下,全场一片安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都在思考和消化李牧刚刚说的话。   公务员考试,在大唐已经取得开拓性的进展,采取了科举的形式。   这一形式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譬如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可以说,在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这是这个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所以科举制度一经出现,便获得了各阶层的认可。   但是这个制度选拔人才速度太慢,太过于笼统。   每年只举行一次科举,而且真正能够得到重用的,就只有前几名。   所以这就造成了底部的官员几乎被世家所垄断。   但是……   如今圣上的计策实在是太大胆了!   直接明确职位,按职位需求进行考试,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万个空职,也能一次性的给你填满了。   这效率,太恐怖了!   这其实就是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公平,公正,而且效率极高。   那一套制度,是后世经过数十年时间的实践,总结完善出来的。   如今李牧不过是拿来主义罢了。   但足以令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都震惊不已!   “嘶——”   “嘶——”   “嘶——”   一道道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冷气被吸光了,周围的空气变得燥热起来。   难怪陛下丝毫不畏惧世家官员集体罢官了。   原来他早就想好了相应的对策。   难道说……   从一开始,陛下提出捐赠,就是为了激化和世家的矛盾。   紧接着,一系列的操作。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今天世家官员集体罢官的这一步。   如此想来……   恐怖!   实在是太恐怖了!   陛下这是要一把将世家的根基,连根带土一并拔起!   草灰蛇线,伏脉千里,不过如此!   细细回想起来……   每一处都是玄机,每一处都是算计。   但竟是没有一个人能看穿!   还好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选择坚定的站在了陛下这一边。   否则……   罢官?成了莫名其妙的丢官!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额头都是冒出细细的汗珠。   他们当中,有的本就是世家,有的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跟在七宗五姓后面,许多聪明的世家,还是保持着观望,他们没有七宗五姓的权势,而且他们选择相信当今圣上。   就像李牧所说的那样,识时务者为俊杰,留下来的都是俊杰!   “高尚书,这是朕拟好的方案,你拿回去好生研究一下,有什么问题即刻跟朕提,若没有,即刻遵照执行!”   “臣,遵旨!”   高士廉恭敬的接过李牧手中递过来的方案,此刻的他,对李牧可谓是又敬又畏。   其他人又何尝不是?   自从李牧登基以来,他们曾一度以为,李牧虽然聪明,但是喜欢独断朝纲,并不适合做皇帝,更适合做一个谋臣。   但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错的离谱!   李牧的手段简直是神鬼莫测!   刚一登基,就不动声色的将七宗五姓的根基给撬动了。   要知道这多难?   七宗五姓存在数百年,根基何其深厚自不用说。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三番五次的想要动他们,但却没有取得丝毫的效果。   甚至不惜拉下脸,编撰氏族谱,收效甚微,甚至还成了世家拿来嘲讽皇家的把柄,因为就算你李世民把李家排在了第一位,在世人的眼中,七宗五姓依旧还是原来的地位。   所以可以想象,李牧这一计策若真的取得成功,将那些不听话世家的官员一条杆子撸到底,全部替换掉,将会对那些世家造成多大的影响,甚至……   伤及根本,彻底沦落!   “雨化田,把你最近调查出来各大世家的资料,给各位大人看一下!”   “遵命!”   雨化田恭敬的回道,随后招了招手,让人拿进来一大沓厚厚的资料,放到了李世民房玄龄等人的面前。   “这……”   房玄龄等人露出惊讶的表情,忍不住翻看了起来。   “范阳卢氏与粮商暗中勾结,倒卖粮仓存粮三万石,所得银两尽数藏于其妻弟家中。卢寿之妻弟最是贪婪,家中豪宅仆从如云,乡间巧取豪夺良田无数.......”   “太原王氏,于太原隐藏田土四千三百二十六亩,私藏佃户人口一千二百余人,家主王守益专恣暴横,蓄庄奴假子数千人,尝占东昌民田,随意于山林之中渔猎……”   “博陵崔氏,饲养家奴百五十人,于家中田庄滥杀男女五人,侵占田庄池塘二百余顷……”   “赵郡李氏,命家人从云南运私盐万斤发卖,扰乱国家盐法......”   “……”   一桩桩一件件违法违规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都被记录在案,标录得明明白白。   房玄龄等人越看越是心惊。   李世民倒还是比较淡定的,因为他见识过雨化田的手段。   那是一个杀伐果断,阴狠聪明,无所不用其极的人,若能为己所用,那是一柄最好的利剑!   好下手!   李世民越看越是喜欢……   这时,李牧淡淡的问道:“说说看,怎么办?”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还是李世民站了出来,道:“侵占田地,买卖人口奴婢,纵容家奴闹事,倒卖私盐,私自砍伐森林,任何一条,都涉及到百姓的利益,任何一条,都是罪大恶极!”   “朕以为,当三司会审,依法办理!”   闻言,李牧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臣等无异议!”   房玄龄等人皆是拱手回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敢有站在世家这边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按太上皇的意思去办,你们就回去准备一下!”   李牧沉声说道,末了还不忘叮嘱一句:“   记住了,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肱骨大臣,此事万不可泄露出去!”   “请陛下放心,臣已牢记在心!”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恭敬道。   他们知道,如今陛下身边有了雨化田这么一号人物,此人来历神秘莫测,行踪更是飘忽不定。   而且他是陛下直接使用的人,只听从陛下的命令。   听说此人曾在清河郡的时候,说过一句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其身份和权利可见一斑!   所以如果自己真的是泄露出去,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李牧扫视了一眼几位大臣,道:“好,那便去罢!”   “臣等,遵旨!”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拱手退出。   在离开之前,他们悄悄的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牧,心中一声叹息!   腥风血雨,要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