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奇怪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历四年197年,六月十五日。   许安带领明庭诸将抵达平原城的第六日,他麾下的直辖军五万人已经系数抵达平原城外,并于平原城外扎下了军营。   许安坐在办公房中正和许攸确认着后勤布置和情况,阎忠也坐在旁侧听着两人的讨论。   青州平原城很近的地方就有一处当初袁绍设下的粮仓,那里的粮仓是当初青州魏军在北岸的补给基地。   青州储粮粮草充足,有着足以支持五万大军的一年以上的用度,当然这是指就驻扎在青州本地,不外出作战。   若是外出作战,那么军粮能够支持的时间便会大大的缩短,毕竟中途的损耗,各种情况都会减少军粮的储备。   青州平原郡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近几年来一直是风调雨顺。   袁绍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是对于经营还是有着一定的天赋,魏国在他的管理之下,经济并不算太差。   若是让袁绍掌控一国,没有外患兵灾的话,那么他绝对能够保持国家安宁,经济繁荣。   只是这是乱世,没有可以让袁绍安心发展的时日。   当然青州储备粮如此之多,还要多谢青州的豪强世家,这一次的河北之地公审,使得明庭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让原本几乎要见底的户部仓库重新变得充足了起来。   “冀州军主要是吸引注意力,单靠魏郡和东郡两郡的储粮便可以支持。”   “我军进攻青州军的粮食首先是就近从青州平原郡运送,后勤车队已经全部准备齐全。”   “幽州、冀州方面也已经是安排妥当,战事陷入僵持,我等可以从冀、幽两州调遣粮食。”   “天津军港、定海军港已经修建完毕,两处军港都可以作为货运港口,辽州、幽州的粮草可以通过两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青州。”   “在青州和冀州沿海,也修建了不少的贸易货运港口,也可以运送物资。”   许安微微颔首,许攸的安排十分详细,有条不紊,各方各面都考虑的比较齐全。   许安向着阎忠看了一眼,阎忠此时正在看着许攸所写的后勤计划表。   察觉到了许安的眼神,阎忠也是点了点头,许安也是彻底放下了心来。   以前黄巾军的后勤都是阎忠在负责,阎忠看了计划便也向着他点头,证明确实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辽东的战事现在应该结束了吧?”   许安抬起头,看向一旁的贾诩。   贾诩是中军府的府令本就是分管这些事情的,这些事情原本贾诩不在的时候都是许安亲自在管理。   “公孙度于大胜,挹娄国国主被擒伏首,愿意臣服,领汉官授印,被封为了挹娄土司。”   “沃沮国被我军所灭,其国主被斩,国民被编入户籍之中,高句丽国也已经被我军夷灭,在高句丽国军进攻沃沮之时,辽州军攻破高句丽国都,在外高句丽军也被我军吞并。”   “不过其国内还有少许的残余势力,公孙度已经在原沃沮国内征募了不少军兵,用于平叛。”   “扶余国国主尉仇台病亡、国子简位居战死,国内动荡不休,公孙度准备等到动荡稍消便派兵进驻扶余。”   “辽东四国国名皆除,如今只是有些许的后事需要处理干净。”   “辽州海军和海东海军已经汇合,辽州军、海东军正在有序的被运往青州与定海军港两处的岛屿之上,作为渡海的跳板。”   “大概一月之后,辽州海军主力将会到达距离平原郡不远的渤海军港。”   “对了……”   贾诩停顿了一下。   “公孙度前些日子写了一封举荐信给明公。”   贾诩站了起来,从袖中取过了一封书信,走到了许安的桌前将其放了下来。   “举荐信?”   许安神色有些疑惑,公孙度怎么会主动给他举荐人才。   而且还是挑着南征这个当口,莫非是公孙度想要让他的两个儿子公孙康和公孙恭随军南征,也想要分一杯军功。   这个倒是人之常情,军中也确实有缺额的将校位置,塞一个进去给公孙度一点薄面也是可以。   毕竟公孙度刚刚平定了辽东四国。   原本的时空中,公孙康倒是个人物,颇有能力。   在其父公孙度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后,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   后又大破高句丽,陷其国都,并讨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而公孙恭却是要孱弱的多,公孙康死后因二子尚幼,所以他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但是后面却被长大成人的公孙渊胁逼退位,囚禁了起来。   许安一边想着,一边展开了贾诩递来的文书,随后脸色一下精彩了起来。   公孙度举荐的人不是别人,居然是太史慈和赵云?!   “看来明公对于公孙度举荐的这两个人很满意啊。”   贾诩轻轻捏了捏胡须,笑着说道。   察言观色的能力,他可谓是顶尖。   “这公孙度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许安看着公孙度递来的文书。   “我原本以为公孙度是个飞扬跋扈的人,想不到公孙度居然愿意放手下的良将到军中来效力。”   这一次公孙度确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初他就问公孙度要过太史慈,但是公孙度并没有答应,许安自然是没有强迫。   而对于赵云在公孙度的麾下,许安则是完全一无所知。   他没有派遣鹰狼卫打听赵云,而鹰狼卫的注意力都在公孙度的身上,自然也不会关心一个小小的校尉。   “公孙度确实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但是那也得分人。”   许攸有些无奈。   “上次他见到你的时候,和老鼠都没有什么两样。”   许安愣了一下,他又想起了麹义、徐荣两人的异常,笑道。   “我有那么恐怖吗?”   不过这一句玩笑话,却是让房内的气氛稍微沉闷了一些。   许攸和贾诩两人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阎忠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文书,目光看向许安。   “明公自己没有注意到吗?”   许安的眉头微蹙,他开始回想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明公应该也有些察觉了,周围人对于明公的态度正在发生着变化。”   阎忠合上了手中的文书,将其放在了一旁。   “明公的这个问题,在下可以回答。”   “现在的明公确实有点让人惧怕。”   “现在明公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当初在未央宫之时一样了。”   许安神色微沉,他想起了当初在未央宫之时发生的事情。   房间之中,气氛越发的沉闷。   许安不断的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他的身上好像是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那些一桩又一桩的小事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   “这些问题我相信明公日后能够解决,现在还是来定一下南征的布置。”   阎忠注意到了许安的心绪变化,随即打断了许安的思绪,重新将话题引到了南征之上。   “冀州那边是于毒和徐荣,两人官职相当,谁为主将。”   被打断了思绪,许安并没有动怒,他明白出现在他身上的问题需要他自己来解决,他也明白是什么问题,现在确实不宜分心,暂时维持这个状态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让于毒负责后勤,不上战场,军权全部交给徐荣吧。”   徐荣和于毒二选一,许安自然是选择徐荣。   毕竟徐荣可是击败了曹操,又打赢了孙坚,差点就把讨董联军给打服了的男人。   若不是董卓一套骚操作,临阵换将,把不是凉州出身的徐荣换掉了,恐怕孙坚都没有兵威进洛的能力。   兖州重要无比,虽然汉军没有战马,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袁术会在明军主力进攻青州之时,带兵度过黄河发起北伐。   袁家的两兄弟,在历史上的骚操作可不少。   “长安城仍然照旧,让刘辟监国?”   “嗯。”   “我军主力如今都在冀、青两州。”   “那么武关和上庸两地我就安排李恒和王任两人领兵固守。”   “南疆情况稳定,张扬已经返回了成都,不需要担心。”   “只是明公把甘宁调到了海军序列之中,现在的益州水师只有防守的能力,没办法进攻袭扰。”   “不需要其他地方袭扰分散兵力了。”   许安摆了摆手。   “各地守备有守备军和军屯兵就够了,将精锐分散,反倒是放弃我军优势,握紧五指才能将力量集中,攥成拳头。”   “青州军约有六万余人,消息是从鹰狼卫那里得来,原本失去了几条暗线也连了起来,都是军中的将校,这个数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应该就是上下波动。”   “青州的布防图没有办法送出,鹰狼卫在青州收到的阻碍太大。”   “不过我查阅了所有的情报之后,有一点我很在意。”   阎忠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缓步走到许安的近前,指着青州舆图之上东面的一个地方。   “一年之前,似乎有一支汉军进驻这个地方,驱散了当地的住民,这个地方很不对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