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西凉、上谷、并州明军四营骑军各列骑阵,于彭城东山山麓之下自北向南一字排开,与西山的汉军大营隔空向往。 四营骑军共计有两万余骑,数倍于汉军骑兵。 汉军斥候骑兵的势力范围被再度压缩,被尽数驱赶到了己方营垒的附近,依靠着营垒上的弓箭手,方才稳住了阵势。 汉军骑兵虽然已经撤离的十分迅速了,但是还是在战场的中央丢下了上百具尸体。 明军的斥候都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非弓马娴熟、勇武过人者不能担任,所骑乘的战马也都是北地的骏马。 大宛国灭、大宛的名马也被带入了凉州境内,现在大部分的明军斥候骑兵不是骑着经过了改良之后的战马就是直接骑的大宛的战马。 在丢失了北方所有的马场,以及失去了冀幽凉并四州之后,汉庭不仅没有办法补充损失的战马,甚至连合格的骑兵都没有办法征募到。 繁阳一战最惨重的损失,实际上是失去了刘备麾下的五千幽州精骑,还有孙坚麾下的直属骑兵,这一部分的损失根本无法弥补。 论起步兵的战力汉庭和魏庭当时都是远不如明军,但是若是比起骑兵,除了数量之外,其实汉魏两庭的骑兵并不孱弱。 刘协凝望着背山列阵的明军骑兵,心中生出了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他看过了明国国内印发的报刊,他清楚明庭在西域、北疆、辽东所发动的战争规模有多么恐怖。 这些报刊基本被他截留了下来,有部分连王允、刘宠都不知情。 那些世家豪强虽然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但是却并不完善,刘宠、王允、袁术等人地位崇高,掌握权力,对于明庭了解详细,但是整个汉庭对于明军的实力最清楚的其实还是刘协。 饶乐水平灭鲜卑之战,如果算上民夫、辅兵,以及协从军,明军调动的骑兵都已经是超过了二十万,这还不算东部鲜卑的骑兵。 而在遥远的西域,明军竟然也调动了五万余骑讨伐大宛。 南疆进攻交州的明军足有三万之众。 这个数字相比于明廷在辽东和北疆发动的攻势显得要弱小不多,但是这三万人在南疆的重量可要不比辽东和北疆要差多少。 南疆很多地方人迹罕绝,辎重运输困难,后勤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来支持。 现在的明国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巨物,而汉庭却是在他的手中越发的衰弱。 青徐丢失,只剩下扬、交、豫、兖、荆五州之地,体量甚至不足如今的明国三分之一。 这一战就算是打赢,之后南渡兖州全境都将不能保守,荆州的南阳郡自然也是无法保留,豫州的北部包括陈都在内都要放弃,一路退守到淮水,到时候只剩下扬、交、荆三州大部,还有豫州的最南部。 袁术编连的新军虽然操练了有差不多的两年的事情,但是都没有见过什么鲜血,到底有几分的战力根本不从得知。 更何况到时候放弃兖州,兖州的那七万大军不知道又能有多少人能够安然撤回淮南。 如果许安想要调动,轻而易举便可也调动数十万能征善战的大军。 而如今的汉军,堪战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几支,纸面之上的数字终究只是留存于纸面,被许安轻而易举的便戳的粉碎。 从上庸的攻防战,刘协实际上已经是看出来了他们和明军的差距。 变法不过只是饮鸩止渴,但是这杯鸩酒饮下,却还是没有能够缓解他的干渴。 再兴汉室……不过只是虚妄…… 就算是守住了彭城,靠着淮水的水师控制了淮水全线,也是无力回天。 现在甚至就是连偏安一隅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 明国的国力空前绝后,刘协不清楚许安到底是怎么将明国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 就是昔日汉武之时国力相比如今的明国也要差上不少。 为什么明庭的税赋收的如此低微,但是却可以支撑的起如此大规模的用兵。 财政不仅没有崩溃,反而还越发的良好,各地欣欣向荣,官道之上商队络绎不绝、就是寻常的百姓也有余钱可以花销。 反观自己治下的百姓,很多的人甚至都没有熬过这一年的冬天,又何谈什么花销,就是一般的小地主生活也颇为紧缩。 这些都是绣衣使者禀报上来的信息,确定了真伪。 旷野之上明军的骑军肆无忌惮,甚至在他们的营垒之前纵马奔驰。 刘协移动目光,他注意到身旁一众军将皆是面色难堪,神色暗澹,营垒之中众军的气势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这一情况,刘协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他麾下东拼西凑,最终也只是凑出来的三千余名骑兵,和明军骑兵相差甚远。 他并非是不知兵事之人,当初孙坚和皇甫嵩仍在时,也曾经教导过他兵事军略。 现在骑兵根本无法和明军抗衡,这也意味明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在东山扎营建寨,站稳脚跟。 而他们却是被约束在有限的范围,除非是大军出征,否则根本就对营垒之外的这些明军游骑毫无办法。 这一现状,对于士气的打击犹如沉重。 就算是本已打定了主意防守,但是士气的下落仍旧是不可遏制。 刘协眼神清冷,心中压抑万分。 但是他还是控制住了神色,他知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害怕,所有人都可以恐慌,但他一定不能露出半分的犹豫和慌乱。 一旦他露出了怯意,军心必然动摇,那么这一战就真的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刘协握紧了腰间的宝剑,稳定了心绪,正待转身回营,海潮般的欢呼却是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经久不息。 刘协双目微凛,明军的骑阵之中一片骚动,他看到了一杆赭黄色的大纛旗在地平线之上冉冉升起。 远方的欢呼声在这一刻也达到了最大,两军虽然相隔数里,但是仍然让人感觉震耳欲聋。 随着那杆大纛旗的升起,作为明军主力的步卒也在这时步入了战场。 数里长的阵线之上,哨音和鼓声犹如雨点一般响起。 在昂扬的战鼓声和刺耳军哨声之中,明军缓缓在东山的山麓之下铺开了军阵。 原本苍白的雪地此时正逐渐被黄潮所吞没,伴随着一阵阵整齐的踏步声,明军的步卒源源不断的涌入战场。 明军的队列由纵队变换为横队,而后排列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下步入战场,各级的军旗相继竖起。 明军步卒肩上所抗的长枪彷佛移动的钢铁森林, 四营明军骑兵两两分开,一左一右组成了大阵分列左右护住了中央的步兵方阵。 令旗飞舞,尘土飞扬。 明军已经是完成了列阵,鼓号声随之而听。 但是片刻之后,明军阵地之上各部纷纷开始应旗,转瞬之间已经是化作了旌旗的海洋。 阳光照射在明军的军阵之中,刘协的视野之中一片耀眼的赭黄。 “明军这是……” 孙静神色微凝,眼眸之中充满了惊愕。 他不明白,明军这是什么意思。 排布军阵,派遣哨骑,甚至还推出了攻城器械,莫非明军想要现在发起进攻?! 但是明军明明刚刚抵达彭城的东部山区,那些营地都还是之前明军先锋骑兵所修建的简陋营地。 那些明军的步卒只是在经历了短暂的休整,甚至还有没有经过休整的步卒都被集中了起来,此时就在东山的山麓之下排布军阵。 难道许安并不准备让麾下的军将休整,想要直接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 孙静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极为错愕。 他想过了无数的情况,但是唯独没有想到明军竟然在抵达第一日,便排开军阵,准备要发起进攻。 远方,明军的阵地之中,明军的军卒正在组装着投石车。 一辆接着一辆的四轮马车开到了阵前,一架架床弩伫立。 十数匹战马拖拽着巨大的撞车缓缓向前,向着军阵的最前列一路行进。 “真是疯了……” 孙静脸色阴沉的可怕,咬紧了牙关,他的声音几乎都是牙缝之中迸发而出的,眼前的这一切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望台之上,气氛也因此几乎陷入了凝结。 刘协看着远方那面赭黄色的大纛旗,纵使他的意志多么坚定,但是面对着正在列阵的明军,眼眸之中仍然是流露出了一丝的惊惧。 没有人注意到刘协眼眸之中的惊色,望台之上一众汉军的将校皆是神色凝重,沉默不言。 刘协举目看向远处,看向那面大纛旗所在的方位。 远方,那面赭黄色大纛旗之下一名身穿着赭黄色战袍的将校此时立于万骑之前,执鞭牵马,缓步而行。 军旗所到处之处,皆是人声鼎沸。 “万胜! !” 大纛旗居中,明旗居友、太平道旗居左,日月星辰九旗在后。 腾骧卫护卫,一众将校随行。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许安握持着缰绳,牵引着座下的战马,自骑阵之前飞驰而过。 战马跃动之间,逆风迎面而来,旌旗在劲风之中猎猎而响。 “万胜! !” 无数明军的军卒皆是高举着武器,声嘶力竭的呼喊着“万胜”。 许安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军阵之中一众军卒的士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攀升。 许安举目看向身侧的大阵,他看的无数张康慨激动的脸庞,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恐惧,没有惊慌,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十三年的时间…… 花费十三年的时间,他走过了上万里的道路,从冀州到并州,走过了几乎大半个中国的疆域。 历经万难、披荆斩棘,终于走到了这里,汇聚成了眼前的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 “我等贫无立锥,手无寸铁,唯有人多势众。今我等裹黄巾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室气数已尽,黄天必将取而代之!” 在广宗之时,张梁高举长戟领着黄巾军一众将校在黄巾军大阵阵前飞驰而过。 他当时还穿着一身简陋的皮甲在站军阵之中,那时的场面恰如此时。 只是如今一切都已经改变,一切都已经不同。 曾经张梁所带领的黄巾军,他们只不过是为了争一条活路,想尽了办法想要活下去。 但是现在他所带领的军队,是为国而战,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战。 他麾下的这支军队已经彻底的脱离了封建军队的序列,他们早已不同这个时代上任何的一支军队,他们领先于这个时代太多太多…… 当许安重新回到中军位置之时,明军军卒的士气也已经是攀升至了巅峰。 许安神色深沉,执鞭立马遥望着远方的汉军连营。 汉军的种种举措都没有瞒过鹰狼卫的耳目,汉军各部的人数,甚至于各营的人数,许安对其都一清二楚。 这些情报都是来自于汉庭的高层,那些本应和汉室站在一起的世家豪强…… 那些世食汉禄显贵,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 情报已经经过了多方的左证,确定了真实性。 彭城的汉军,在他的眼里就如同透明一般。 刘协想要彭城拖延住他,然后派遣水师重新夺回淮水的控制权,这一切说到底只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许安回到中军的位置之后,龚都、徐晃、吕布、张辽等将也随之告退,纷纷回到了本部兵马所在的位置。 而颜良、文丑、庞德、马超等人则是护卫在许安的身侧。 明军阵势已是彻底展开,而汉军营垒之上也是补上了大量的军卒,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战场之上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安静,偌大的战场之上,不闻半分的人声。 有的只是战马的嘶鸣声,还有旌旗被劲风吹动所发出的响动之声。 贾诩轻挟马腹,牵引着战马走到了许安的近前。 “各军整装,只待明公将令。” 就在许安阵前跃马鼓舞士气之时,各部都已经在他的指挥之下进入了既定的位置。 “命!” 许安目视着西面汉军的连营,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马鞭。 “陷阵营出阵!” 汉军一切的部署许安都了然于胸,他不准备再做什么试探。 许安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决定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彭城击溃刘协麾下的这支汉军,让天下所有人都认清事实。 旌旗摇动,令骑四出。 中军阵中,头缚着黄巾的明军力士勐然敲响了阵中的黄天战鼓。 伴随着震天的鼓声,军令一级一级的向着下方传去。 “道君有令,陷阵营出阵!” “道君有令,陷阵营出阵!” “道君有令,陷阵营出阵!”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