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跑的真快!” 杨大帅在安庆码头上,看着空荡荡的长江。 在他身后一帮本地士绅战战兢兢,仿佛一群等待屠宰的猪羊。 而方孟式穿着她那件胸甲,带着她那把小手枪,站在那里目光复杂的看着杨丰的背影。 至于她为什么还跟着…… 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许那些女民兵让她感觉新鲜,所以跟着她们一起,毕竟年轻人都喜欢新鲜,而且安庆本来就有她方家产业,之前她也经常到这里,来这里和回家一样。她其实是方家的长房长女,要不然怎么会跟着她三叔跑去进攻文庙,她家当时在外面的成年人没别人,就她三叔和她,剩下几个弟弟妹妹都还没成年,方以智的爹方孔炤这时候也才几岁。 事实上也不光是她跟着,她三叔还带着桐城民团过来。 既然方家已经回到人民怀抱,那就要好好表现诚意,其实主要是桐城这些士绅也都在安庆有自己产业,所以赶紧跑来保护。 田已经注定是要保不住了。 以后还能不能维持生活就得靠着这些商铺和作坊了。 这日子以后真还不知道怎么过,想来都得粗茶淡饭了,什么园林之类的也都别指望了,世道艰难啊! 凑合着过吧! 万一哪天老天开眼一个雷把杨丰劈死呢? 现在这些士绅们已经把这种幻想,作为他们活下去的主要动力了。 “都算投降吧!” 杨丰头也不回的说道。 那些本地士绅立刻一片哀嚎…… “你说迎降就算反正的。” 方孟式抗议。 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这个混蛋不顺眼。 杨丰转过头笑眯眯的看着她…… “我喜欢啊,我就要算他们是投降的,你管得着吗?” 他说道。 “呃!” 方孟式无言以对。 “其实你们很清楚,算你们投降已经是宽宏大度了,在这一年里你们跟着逆党给他们出钱出力,如今被他们抛弃如丧家犬,还想在我这里得优待,你们的脸怎么那么大?” 杨丰看着那些士绅鄙视的说道。 后者趴在那里都只是哭,可是哭也没什么用了,他们还是要作为投降者,在接下来接受甄别,所有在附逆期间犯罪的,统统要按律处置,最多不会再株连九族而已。不过实际上他们可以交罚款,杨大帅设立这个投降的规矩,除了给老百姓发泄怒火之外,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收罚款。 罪大恶极的当然枪毙,但如果是较轻的罪行就可以交罚款了。 如今地盘已经足够大了,接下来就该搞搞真正的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河道疏浚,道路修缮,民兵区的投资,各种国营工厂,接济北方…… 这些统统都是要花钱的。 南京皇宫的金山银山虽然大,但也架不住这种花法。 所以这也是杨丰不是很喜欢这种放水决堤式战术的原因,毕竟民兵们打土豪的收获多数都分了,他也不可能指挥红巾军去跟老百姓抢,所以·真正到他手里的并不多,但这种和平接收然后逼着士绅交罚款的方式,却可以让收获都落到他手中。 不过想让民兵们把打土豪的收获给他也好办。 开银行就行。 所以接下来杨大帅还要开银行。 以他的金字招牌,怎么还不拉着民兵给他存款,然后他就可以用银行来鼓励私营经济。 国营工厂确保工人待遇始终优于种田,私营经济确保经济繁荣,分田地和鼓励开荒确保人民生活底线,最终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系。分田地的必要性就在于确保底线,这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无从谈起,因为最终农民起义会摧毁一切看似繁荣的东西。 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殖民没用。 新英格兰那么好的地方,从一六二零年到一七二零年,整整一个世纪里英国人才移民四十万。 而且这是包括在新英格兰出生的。 这还是后面羊吃人,宗教歧视,天灾等等共同逼迫下,面对新英格兰那么好的地方,英国单纯算真正意义上移民过去的,估计也就是十来万人,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县人口。 大明指望殖民自救? 那得用什么办法让老百姓走出去啊! 难道上朱元璋的手段,直接拿绳子绑着拿刀逼着? 工业化也没用。 这个世界就才四亿人口,支撑不了大明的工业化,连长三角的工业化都支撑不了,英国满世界用大炮轰开国门,逼着一个个国家接受他们的棉布时候,整个英国就几十万纺织工人,这几十万纺织工人就需要舰炮推销了。换成大明不用多了,光苏松常进入工业化,就差不多也得需要舰炮去推销了,世界人口就是这么多,生产出来给谁啊? 更何况工业化只会加剧本土的粮食紧张,那样的结果就是农民起义更早到来。 只有分田地。 只有使耕者有其田,让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种田之魂熊熊燃烧起来,话说这可是他们的天赋技能,刻在血脉里的本领,然后让他们不停开荒种田,不停把一片片荒原变沃土,才能确保渡过接下来漫长的天灾,至于其他那些,都是附属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大树的枝叶而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大帅在那是士绅的哭嚎声中,摆出歌唱家姿态对着浩荡大江高唱着。 而就在此时,下游江面上浩浩荡荡的舰队,正乘着侧后方吹来的东北风缓缓而来,一个个桅杆上红色旗帜飘扬…… 十天后。 扬州。 “罪臣叩见陛下。” 前操江都御史,现在的弘光朝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陈荐,黯然跪伏在皇帝陛下的战车前。 “罪臣叩见陛下!” 他身后数十名红袍青袍官员同样跪伏在地。 而在这些人身后的扬州城下,是无数正在围观的百姓,所有人都快快乐乐的看着这些官老爷们。 淮扬直接投降。 没有任何抵抗,目前扬州,淮安,盱眙等地加起来,超过十万乱七八糟的军队全部投降。 当然,投降也是一招妙计。 事实上陈荐等人是必须投降,淮扬是肯定守不住了,更何况毕懋康的倒戈也就意味着盐商做出选择,而之前一直在靠盐商支撑的淮扬也没有能力再守,这种情况下投降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且他们投降之后就将祸水引向北,之前是他们始终隔断在杨丰和北方之间,但现在他们投降了,而北方却刚刚推出王见宾加入到了这场战争。 杨丰不可能能就这样放过他们,他可是已经下令抓王见宾九族。 如果山东抓了王见宾九族,那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给他们当枪,更何况如果抓了王见宾九族,那就等于彻底向杨丰屈服,接下来杨丰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南方数十万大军,逼着山东一样进行改革。 他们怎么办? 但如果山东不抓也是一样的。。 而淮扬卡在中间成了保护山东,如果淮扬还坚守,杨丰就没法对山东下手,那时候他反而会选择继续向西。 所以…… 身为湖广人的陈荐带着淮扬赶紧投降。 一旦将杨丰引回北方,那么至少短时间内弘光朝就安全了。 现在终于轮到南方士绅玩祸水北引了,想想这一年为了安抚杜松等军,给他们的银子,淮扬士绅一片如释重负的感觉。 “尔等有何颜见朕?尔等皆朕之臣,却背叛朕,二十余年君臣之情难道尽皆为虚?” 皇帝陛下端坐宝座之上,看着他面前曾经的大臣们。 “陛下,臣自知罪无可赦,之所以暂留性命以见陛下者,实乃有些话想对陛下奏明,陛下如今与汉献帝何异?臣等虽不敢比诸葛孔明,亦知汉贼不两立,大明江山社稷为重,继续忠于陛下,坐视大明江山被逆贼篡夺,我等何颜见先帝于九泉?臣非不忠于陛下,实乃更忠于社稷,潞王陛下亲弟,此时奉潞王以讨逆正如诸葛孔明尊奉汉昭烈。 陛下以不忠责臣等,臣不敢逃罪,然臣不负江山社稷。 请陛下明鉴。” 陈荐毕恭毕敬地说道。 他们这些很清楚,自己是肯定死路一条的,根本没有任何侥幸的,只不过为了祸水北引给桑梓争取时间,不得不来领死。 既然这样就破罐子破摔吧! 说话间他还用目光瞟了一眼杨大帅,后者拄着青龙偃月刀,俨然忠臣般忠心耿耿的护卫着皇帝。 “胡言乱语!” 皇帝陛下怒斥道。 然后皇帝陛下赶紧很心虚的也扫了杨丰一眼。 杨大帅继续忠心耿耿中。 “尔等罪无可赦,统统斩首示众。” 皇帝陛下立刻说道。 周围的士兵看着杨大帅,杨大帅依然忠心耿耿中,既然这样那些士兵也就奉旨了,紧接着他们走到这些人中间,一个个拖出来按倒在运河畔,行刑的士兵举起刀,在数十万百姓围观中斩落,一颗颗忠臣的头颅坠落。 而就在同时皇帝陛下的战车继续向前,伴着两旁百姓的万岁声,缓缓驶入扬州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