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工人和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工人和书生   “各位听众,这里是大明广播电台,我是主持人白夏儿,今日……”   “娘,快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大点,是白姐姐的声音!”   刚刚完成200个卷腹,正在吃午餐的黄飞鸿又是催促,又是抱怨道,“舅舅给的菜谱实在离谱,这些真的是人吃的食物吗?如果没有广播听,我根本吃不下饭!”   黄飞鸿精赤着上身,小小年纪一身的腱子肉,若是让《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的科普“专家”看到,一定会说这个小孩以后一定不长个云云。   当然,如今运动科学本身就不存在,这些伪科学当然也并不存在。   至少莫桂兰完全没有担心儿子身体发育的意思。   毕竟飞鸿他可是奉旨练功啊!   虽然这个功有点奇怪罢了。   当得知莫白有一个外甥叫做黄飞鸿,并且确定了他们的籍贯确实是佛山之后,朱富贵密谋的200斤佛山大力士计划便开始实施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得把黄飞鸿这小子催到200斤,只是以最好最科学的饮食和训练条件培养他而已。   朱富贵很期待,这位传说中的武林宗师如果拥有更好的身体硬件之后,能够达到怎样的强度。   所谓以小博大,这只是戏文中才会发生的故事,对于职业格斗家来说,身材高大并不会显著影响灵活性,而如果相差几十公斤体重的话,绝对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对白人喊出有种和我打的菲律宾拳王帕奎奥,确实跨越多个级别获得成功。   但这样的怪物只是极少数,而且帕奎奥也是通过增减体重来实现小范围跨级,也并没有太过夸张。   实际上,重量级的三流选手,能够轻松碾压轻量级的拳王,这才是格斗界的常态。   以小打大的胜算趋近于零。   就算用上挖眼、踢裆之类所谓的秘技,也依然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   因为稍微有过格斗练习的人都知道,想要在格斗中准确挖眼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挖到对方的眼睛远比打中对方的下颌要难。   相反,暴露纤细的手指,大概率只能是手指骨折而已。   使用武器,才是以小博大更加可行的方式。   一把长矛能够改变一切力量对比。   拳王面对手枪也得跪地喊爹。   当然,格斗术虽然实际作用有限,但在竞技上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是朱富贵了解到,这个时代还真的有擂台将西洋巨汉和枯瘦嶙峋的中国鸦片鬼放在一起博取眼球,以证明白种人的种族优势。   这个时代并没有专业的分级制度,基本都是无差别格斗,可如此刻意地侮辱,已经不仅仅是洋人的傲慢了,而是彻头彻尾的无耻!   那位叶大特务四两拨千斤干倒西洋大力士的传闻可信度有多高,朱富贵并不打算考证,反正目前确实没有什么中国武师能越级打过重自己几十斤的洋人。   朱富贵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在泰晤士河畔摆下擂台,让中国大力士大笑西洋病夫无人。   为了实现万岁爷的梦想,莫白果断地把侄子给卖了。   黄飞鸿如今的训练计划是朱富贵按照后世运动学科学制定的,无论是肌群锻炼还是蛋白质补充,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只可怜了小飞鸿,作为一个食在广东的广东人,却要每天吃着乏味的料理。   不过好在黄飞鸿确实是一个爱武之人,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对于武学的热爱,愣是咬牙坚持下来。   他一边啃着干柴至极的火鸡肉,一边听着广播。   因为朱富贵的大力推广,大明百姓的文娱生活远超这个时代。   不过在众多的文化产品中,最方便,普及度最高的,还是广播。   除了零星地拍摄《广岛之恋》之外,白夏儿平时也兼任着大明广播电台对内广播的播音员工作,成为了大明百姓最喜爱的文艺工作者。   如果放在后世,白夏儿恐怕是妥妥的国民女神了。   在收音机前倾听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她带着一丝吴侬软语的普通话。   但今天,她的声音里却带着一丝铿锵之意。   除了像莫白这样在家中收听广播的,更多百姓则在茶馆酒肆一起收听今天的特别广播。   都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了。   之前《大明时报》和大明广播电台接连发表对法强硬的申明,并用出了“勿谓言之不预”的字眼。   和后世不一样,在大明,这句话的意味更加森然。   每个百姓都知道朝廷如此表态的意思。   所以哪怕再是勤劳的工人模仿,终于也借着吃饭的时间,催促食堂师傅打开了收音机,并调高音量,等待那个消息。   果然,广播中传出了白夏儿坚定的声音,正是《大明皇帝对法宣战诏书》。   “好!好!好!”   一个工人师傅用擦着汉巾拍手大声叫好,不过好了半天,后面才憋出了一句,“我大明牛逼!”   接着便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与他对桌坐着的,是一个身着国子监儒衫的青年学子。   工人师傅一时激动,酒撒了出来,沾在了学子的衣衫上。   工人师傅正要赔礼,可谁知这学生更是如吃了枪药一般,一蹦比他还高。   “法寇欺我太甚!七年前焚我旧都,盗我文物;两年前扰我都护府,至今窃占我大明固有领土九州岛;如今居然将鸡爪伸来龙榻之侧试探,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正是新仇旧账一并清算之时!”   “诸位,今日请举杯畅饮,酒水由我赵某人请客!”   大明新朝的学子可不是旧明那些只会寻花问月的脂粉公子,如今的学子可是又能坐而论道,又能拔枪杀人的!   这位赵姓学生出手阔绰,实际上,他在大清朝的时候,也确实是一位赵公子。   随着大明声誉日隆,如今除了大明主动从淮军买来的移民,也有不少自干明粉自费渡海而来。   赵以炯就是这样一个投明士子。   不过与他一开始的设想不同,作为年纪轻轻便已经中举的读书人,他在大明并没有受到什么优待,更没有封官许愿这一说。   他要与贩夫走卒之子一同参加归化学习,一同上山下乡,一同参加工农劳动,甚至还要和泥腿子们一起在泥草地里踢球,锻炼体魄。   那些泥腿子是真的敢难为他这个举人老爷啊!   赵以炯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下到田间,拿着锄头四顾茫然,只有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时的委屈。   不过如今,他已经可以对那些回忆一笑置之了!   他挺了过来,完成了从一名满清举人到一名大明公民的转变和升华。   赵以炯非常庆幸自己都够坚持下来。   与他一起来的许多读书人不少都选择了离开。   暴明不尊重读书人,侮辱圣贤书,实乃名教大敌,其对儒林之害尚在大清之上矣!   至少有一半投奔大明的儒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并且对待大明的态度180度大转变,视大明为洪水猛兽。   这也是为什么朱富贵迟迟不反攻中华本土的原因。   因为想要改造中华故土,后世那样的流血革命自然是最彻底最妥善的,不过朱富贵也在尝试一条新的道路。   自上而下的改良,但不是在旧有体系内改良,而是另起炉灶,在体外的实验室中将心肝脾肺肾都全部造好,然后再开胸剖度,以最少的流血完成手术。   对于无法接受改造的儒生们,朱富贵也不选择强求,只要付的起船票,悉听尊便。   朱富贵对待他们的态度和对待远赴南美的洪门帮会一样,只要不做香蕉人,就算迂腐一些也无所谓。   历史会证明大明的正确,等到大明鼎定,他们自会为大明做锦绣文章。   而在那以前,不是朱富贵看不起他们。   这些人对于大明能够造成的杀伤力几近于无。   即便是他们最擅长的“陈琳骂曹”式的文战,在我大明多位一体的文化战、舆论战面前只能是个弟弟罢了。   甚至由他们出面,及早帮助华夏故地的腐朽阶层及早认清大明的真面目,及早与大明进行割裂,这还是朱富贵求之不得的事情。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作用。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甚至是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主基调除了战争之外,其实也正是各民族人口大爆炸,填塞满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时代。   朱富贵没有资格也不敢评价后世的情况,但至少在这个时代,只要是中华血脉,只要他们敢生,大明就敢为他们争生存的资源。   最好是在1900年前就生满10个亿,那大中华文明圈的基本盘就稳了。   至于说地球的负担……   朱富贵相信,工业化和女性教育将是最好的避孕药,人口并不会无限增长。   而且诸夏,尤其中华多生的人口,自可以由别人来让渡嘛……   ·   赵以炯的慷慨博得满堂喝彩。   那位工人师傅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哪能让文曲星破费哩,别看我这傻笨的模样,我可是旭日汽车的高级技工,工资就比咱牛头差两档!”   他口中的牛头正是旭日汽车总工程师牛八斤,他也算是前端时间凤都街头巷尾的话题人物了。   原因无他,这个老牛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曾经向万岁爷讨过亲事。   后来万岁爷从倭岛都护府得胜归来,还真给他带来了一个大婶子,还是兰贵妃的姑姑呢!   虽说大婶子是个寡妇,而且模样有点照着兰贵妃长反向生长,一对大板牙和旺盛的鼻毛更添妖娆,不过这毕竟是皇亲不是?   反正据说牛八斤欢喜得不得了,一双牛眼泪汪汪地,满满都是感动的泪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