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要求还是挺严格的【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时间就显得长了一些,没有必要。   他也直接感叹了出来:“训练一年?用得着这么久呀?”   柳铭淇毫不犹豫的道:“训练一年都是少的了。训练两年才会把戚继光阵运用得出神入化,基本上遇到禁军都可以不落下风。”   当年戚爷爷便是如此的。   胡宗宪让戚继光去练兵,本来答应了训练两年时间,结果中途遇到江南危急,他就叫戚继光提前出动。   戚继光回信告诉他,我可以出击,但这样的军队就不是我想要的,而且一定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倘若您能再等我一年的时间,我敢给您保证,他们就是您的王牌,任何倭寇都不足为惧。   胡宗宪也是狠人,回信告诉他,你不用来了,我等你一年。   然后他就亲自率领军队和倭寇死拼了一年。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戚家军成军之后,纵横无敌,从江南杀到漠北,从来没有输过。   所以如今在柳铭淇的眼中,这群哪怕是训练出来的漕卒,充其量就是战斗力三十分,连及格都达不到。   但是把他们拿来对付一些东瀛武士,却也是合格了。   至少在强大的生死存亡压力下,以及一百两一个人头的奖励刺激下,不会出现几千人被几十个倭奴撵着跑的羞辱情节。   苗炎颌首笑道:“这还多亏现在我所处的位置是江南,是最繁华地带之一的淮安城,不然光是这五千人的吃食,就够我头疼了。”   前面说过,普通的军士们一般是五天出一次操,训练强度也不大。   倒不是因为将军们敷衍了事,而是实际条件限制。   都是二三十岁的壮汉,平日里没事情做,一顿三碗白米饭都能干下去,哪怕是野菜窝窝头,也能吃十个。   训练必然是消耗体力的,你如果训练一天,只给他们吃两碗饭,或者喝一些稀饭,这么多练十几次过后,反而这群军士会被练垮,成为废人。   为什么?   摄入的热量和能量,远远无法抵消连续的巨大消耗,所以一直是入不敷出,他们当然身体就垮了。   可如果你让他们敞开了吃来补充能量,长肌肉,那这笔消耗可就有的算了。   平均一天一个军士消耗五斤粮食,那都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运动量再大一些,一天吃十来斤都没问题。   比如柳铭淇训练的三百侍卫和千牛卫,他们一天吃四顿,就是吃这么多。   别觉得夸张。   你去看看那些工地上的工人们就知道,一顿饭吃两斤米、一斤肉和菜轻轻松松的。   觉得不可思议的人,纯粹就是其它的食物和热量摄入太多,所以才觉得吃那么多东西很夸张。   算一算。   哪怕一天一个人消耗五斤,五千人也是两万五千斤粮食,一个月下来便是七十五万斤,六千二百多石。   三个月便是两万石了。   如此重的消耗,也只有江南这么富裕的地方才能承担,也只有江南最富裕的衙门——漕运衙门才能负担。   别看现在漕运衙门四处都在漏风,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底蕴还是很强的。   别的不提,一应商人们做生意最重要的通道便是大运河。   你想要在大运河上航行做买卖,第一个不能得罪的就是漕运衙门。   所以漕运衙门想要买米的话,你说你开价多少合适?   比市场价便宜一成?   想多了!   最多就是半价!   人家漕运衙门就是这么的蛮横!   当然了,苗炎到了漕运衙门之后,肯定没有这么凶残贪婪。   他是按照市场价格来买,价格也比京城里便宜多了。   苗炎说起了粮食消耗,柳铭淇也想到了一个问题:“苗大人,倘若东瀛人攻进来,破坏了农业生产,抢夺粮食,粮食价格肯定会涨啊!你还是多囤积一点的好!”   苗炎马上恍然大悟的点头,赶紧命令身后不远处站着的苏子山过来,吩咐了几句,让他尽快买粮去了。   “这江南的买卖真是方便快捷,直接用飞鸽传书来回签字画押便可以定下交易,然后我们派人拿钱去买,去搬运回来就行。”苗炎感叹的道,“什么时候全天下做生意都有这么方便就太好了。”   “富裕了之后,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不断的进步,那么这些东西便可以传播开了。”柳铭淇笑着回应。   这跟现代的移动支付一样。   别看那些农民们很多都不识字,连银行卡都不一定有。   但人家直接就跳过了这个环节,移动支付用得很溜,比欧美那些高级发达的社会都还用得普遍熟练。   所以不要太过担心,老百姓的生活智慧是天生的,非常厉害。   再顺便说一句,柳铭淇很是佩服这个世界的飞鸽传书方式,简直是玩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军用、政务、商用等等……各种各样的行业都离不开这种便捷的传输方法,使用得非常频繁。   尤其是江南。   柳铭淇这几天来到江南,途中在船上观看江南风景的时候,起码看到了成千上万只的信鸽在空中飞来飞去。   白天如此。   晚上也如此。   由此可见江南的商业有多么的发达,各种变化有多么的快。   也正是这种效率的追求,才使得他们在信鸽的培养和进化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今时今日的信鸽,已经进化得比现代的都差不了多少了。   所以才有了之前曹家吃的那么大的亏。   思绪之中,苗炎又指了一处道:“殿下,不知道你写的这个有兄弟同村同乡之人优先选拔,这是不是要激发他们的合作能力?”   “对。”   柳铭淇道:“只有自己的亲人朋友还在这支部队里面,他们就不容易放弃,哪怕是自己死,也希望给对方留一条生路。有着这样信念的军队,又何愁士气不足?”   众所周知的,古罗马有着强悍到极致的军队。   鼎盛时期他们通常都是以一抵十的战斗,且绝大部分时间都取胜。   为什么?   说起来有点尴尬。   他们编在同一个队伍的战士,不是兄弟朋友,就是伴侣。   你没看错。   就是伴侣。   虽然那种钢铁壮汉之间的爱情,让人有点毛骨悚然,但事实就是如此,古罗马人一向都这么干。   所以你想想,为了自己的兄弟朋友,为了自己的爱人,他们会不会拼尽全力作战?   包括温泉关赫赫有名的斯巴达三百壮士,基本上也是这样的配置。   只不过三百人对抗波斯二十万人,那纯粹是吹牛,他们还有别的联军,总数差不多是一万人。   但最出彩的的确是国王带领的三百勇士。   好吧。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自然不可能那么的恶心,所以他在借鉴的时候,就采用了戚爷爷的那一套。   全部选择乡邻兄弟亲戚等等,这样大家聚集在一起,才容易为了胜利和活命,打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一仗来。   苗炎也懂里面的道理,他笑道:“这些人聚在一起,对于战斗力肯定是好事儿,但管理起来却更加麻烦啊!”   “简单得很。”   柳铭淇道,“您看到我在军法里面加了连坐法吧?针对的就是他们!你犯错了,不只是你受罚,而且你的兄弟都受罚,如果因为你的过错,全队都要被处斩……大人你说,他们敢不敢掉以轻心,敢不敢阳奉阴违?”   “不敢。”   苗炎笑了。   身为法家重臣,他当然晓得严苛法令的作用。   在战场上的时候,严苛法令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但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赏罚分明。   你不能总是苛刻的对付战士,然后连一口屎都不给他们吃。   这样下去,不是士气低落就是直接“反他娘的”。   只要你给予了他们希望,给予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那么他们就会不顾生死,拼命的向前。   戚继光虽然严苛到了极点,但给予战士们的奖励是从来不打折扣,而且经过他保举出任六品以上官员的义务人就有一百多个。   如此的荣耀和财富加身,哪个不愿意努力拼搏?   柳铭淇此时想到了这一点,不觉顺口道:“实际上这群人还是差了。要是能换成义乌兵,这么训练两年,成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都不为过,九大禁军也不过是和他们平手而已。”   “这么厉害?为什么啊?您怎么知道?”苗炎不解的道。   他当然知道义乌,是一个出矿产的地方,穷乡僻壤,在江南很是落后。   “嘿嘿,因为穷山恶水,才能出精兵啊!”柳铭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选择了一笔带过。   我能告诉你,之所以知道,就是因为戚爷爷什么兵都不选,专门只选义乌兵吗?   义乌人很穷,所以在争夺矿产、水资源等等时,经常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凶残不要命得很。   这样的人最适合做军人。   等到江南平定了,大同九边想要请他去坐镇,剿灭蒙古部的匪徒,朝廷官员都建议是“募五千义乌兵同往”,由此可见义乌兵已经打出了气势和威风。   见到柳铭淇不肯多说,苗炎也没有多问。   他对柳铭淇道:“殿下,您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兵器的?比如说这个南方的毛竹打造成狼筅,还有镗钯,它的尖端之外的弧形,居然是如同刺猬一样的,要是戳在人的身上,还不马上戳得浑身是洞啊?   而且这个队伍,兵器长短结合,有防守,有护卫,有远程,有近战……真的要是训练好了,就这么一个小队,面对一百人的乌合之众,那也是势如破竹的碾压呀!”   柳铭淇也没有客气,指了指上天:“应该是神仙教的吧!”   苗炎哑然失笑。   可他却没有表示怀疑,这样的惊世才华,也只有天授才能解释得了了。   实际上,柳铭淇的“戚继光阵”,和原版的戚武毅公“鸳鸯阵”,还是有不小差别的。   原版鸳鸯阵是有火枪手的,可以拿着火铳远距离击毙最凶悍敌人,又因为周围有保护,可以从容的更换弹药,再做攻击。   现在大康都没有火铳,所以只能换成了弓箭手,这样的威力也不知道会减少多少。   不知道可不可以培养掷弹手,让他手里带着几颗土制手雷,倒是比较简单的事儿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