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再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丞相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厚颜替四川要十万头耕牛吧!五万头优等牛、五万头劣等牛。”葛松道接着说道,“历来四川也一直肩负着照顾贵州、西康的重任,朝廷也一直没有给他们什么,咱们还是不要亏待老实人。”   “好!”   马浩秋还没有开口,这边柳铭淇就爽快的答应了。   他看了看皇帝,聪明的再次闭嘴。   他们和柳铭淇相处得并不久,所以要多适应,多去揣摩柳铭淇的心思。   现在只用看柳铭淇的态度就晓得,柳铭淇对四川很有好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裕王府在宜宾有许多烟草种植田的缘故?   马浩秋自然是猜错了。   柳铭淇是听了葛松道的话,忽然想起了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明明四川没有一寸土地受侵略,但还是毅然决然的出了三百万士兵和壮丁,死伤总共超过百万。   这都算了,更狠的是,除了重庆一个师之外,川军没有一个成建制的军队投降过。   他们还几乎都是去打死仗、打必死的防御战,且从不后退,打死了算逑。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   上甘岭中的主力15军,主体就是四川人,44个特级战斗英雄,15个都是四川人。   四川不陷落,中国就不亡。   这个口号可不是只吼吼而已。   一想起了这些,柳铭淇就觉得不能亏待这个英雄的故乡。   于是少年还加了一句,“羊的话,也给二十万只给四川吧!马儿就给五万匹下等马,反正四川也不适合骑兵作战,拿来给他们培育了驮货就行。要给就给够,也让四川好好的松口气。”   “遵旨!”   皇帝都这么讲了,再加上四川还真配得起这样的待遇,大家也没有再反对的理由。   话说四川还是有不少的丘陵地带,饲养羊也不是问题。   不然人家凭什么叫做天府之国?   接下来,他们先把羊给瓜分了。   因为运输和饲养的缘故,羊当然是在北方好一点。   除了四川能分一些,湖南湖北都没有。   京畿地区倒是搞了五十万只,毕竟这里的吃货太多,饲养再多的羊都能卖出去。   当然了,这些羊第一批肯定不会卖给老百姓的。   而是要等到第二代、第三代了,才会便宜点卖给老百姓们去喂养。   毕竟这些羊也是大康朝廷花了大量粮食去换的,还是希望能挣一点钱的。   牛就不一样了。   大康需要大量的耕牛,哪怕是一千万头牛都不够,而且牛的适应能力很强,生命力更是顽强,完全不怕长途跋涉。   所以这么一百多万头牛,包括葛松道替四川人要的那些,最后都会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老百姓。   你都不用担心一般的老百姓们会杀了牛卖钱,在他们的心中,牛可比他们自己要金贵多了,根本舍不得。   最后的战马也没有什么争执。   北方才是最适合战马繁育的地方,拿到南方去纯粹是浪费。   不过那些劣马倒是可以拿到南方去拖马车、运货等等。   多和当地的马儿杂交,还可以得到不少适应当地环境的驽马。   本来分配的还是陕西、甘肃、陕西和河北四个省,可在讨论途中,又有了不同的意见。   “那就再拿五万匹上等战马给辽宁。”葛松道加了一句:“让山海关、宁远城多多训练准备,两年之后我们开始反攻辽西走廊,收复锦州城的时候,就不用再另外调集马儿了。”   “可行!”   刘仁怀第一时间赞同。   倒是曹仪问道:“五万匹够吗?”   “够了!”   葛松道是负责军事的,他解释道:“我们两年之后出征,是以陛下和苗总督训练的戚继光阵的步兵为主,骑兵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两万精锐骑兵足够了。”   这个战略是兵部一群人兵推过后的结果。   最大的依仗并不是木柄手雷,而是各种大炮。   远了的敌人用实心弹,近了的敌人用开花弹,再配上了更近距离的木柄手雷做辅助……十万骑兵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以现在20厘米口径大炮发射的一颗实心弹的攻击距离,足足可以达到四里!!   这不算夸张,毕竟在十八世纪,就有过记载,一颗实心弹贯穿了二十六列军队的史实。   就算是骑兵高速冲刺,在这四里的距离,也足够火炮三轮发射了。   谷钁/span想一想看,有什么骑兵能经得住三轮的炮弹碾压攻击而不溃散的?   要知道,有了热气球的升空观察,室韦骑兵根本就没有什么突袭的可能,只能直面硬拼硬。   然后还有开花弹,还有木柄手雷,还有严阵以待的战车堡垒和精通戚继光阵的军士们。   这样的阵势,完全就是无解的。   葛松道打了一辈子的仗,在柳铭淇那里得到了这种战法之后,仔细的研究了很长时间,真的觉得只要再把细节加强,室韦军队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   最后葛松道还没有忘记柳铭淇提及的“后勤一定要充足”、“炮弹和木柄手雷一定要管够”、“要用最密集的炮火不间断的轰炸”……所以他准备那些拿来当铁索围墙的战车,至少要准备一万辆。   总共才几万人的军队,外加五万后勤兵,就得一万两装各种后勤物资的车辆,这个你敢信?   如此的富裕,怕也只有二战后期的漂亮国才能比拟吧。   ……   商谈完毕,柳铭淇还请了丞相们喝了一碗银耳羹才走。   不能次次都替奶茶打广告,又挣不到钱的。   葛松道一个人留在了最后。   “陛下,武王殿下他们发来了奏章,希望今年就去攻打南诏。”   “嗯?”   柳铭淇愣了愣,“不是说好了明年的吗?”   “本来是的,但微臣听他们说,依照现在的特种兵的能力,对付南诏简直是轻而易举。”葛松道说道:“况且我们已经囤积了五十万枚的木柄手雷了,他们就觉得完全可以先打下昭通、宣威、曲靖三座城池再说。”   “铭辛呢?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听说他已经混到了南诏国都的贵族群里了,现在好像已经和南诏国王接触上了。”葛松道摇头笑道:“想不到他竟然有这样的能耐。”   柳铭淇沉吟了一番,道:“那还是等一等吧!南诏现在虽然很弱,但是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那一步。最好是等着国王和丞相互相敌视,发生内乱的时候,我们再一举杀进去,才会占据大势。”   “微臣也是这么想的。”葛松道笑了笑,“只不过对于这位吉山公,微臣还真是有点刮目相看呢!希望他能尽快达到目标吧!”   “只要是权臣当道,而国王又长大了的话,是一定会产生矛盾的。”柳铭淇道,“世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诸葛武侯和蜀后主。”   诸葛武侯是一代神人,是秀才非常崇拜的人。   但你却不能昧着良心说,诸葛武侯不是一个权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随便在出师表上面截取一句话,你就能看出诸葛武侯有多么的强势。   你一个丞相府,有资格和皇宫相提并论吗?   还“俱为一体”!?   也就是刘禅这个软绵绵的皇帝能忍受诸葛武侯,再加上他和诸葛武侯一样,对于益州人来说都是入侵者,两人不得不团结在一块儿,这才没有发生祖逖和刘琨两位英雄豪杰的悲剧。   这两位便是“闻鸡起舞”的主角。   道理葛松道当然懂,他颌首应道:“更别说蛮夷根本没有我中原王朝的儒家、法家的学识传承,不懂恩义,只知道权力……南诏小国王又被蒙义当成猪来养,他心里不膈应才怪了!”   少年哑然失笑。   权臣一向都是这么对待皇帝的。   又要把诸葛武侯拉出来了。   他什么事情都替皇帝做好了,最后一次出征之前,连之后的三位丞相继任次序都给安排好了,你说他体贴不?   有这样的丞相,皇帝能有什么出息?   另一个的曹操也做得很绝,汉献帝也被他养了那么多年,最后从一个自小聪慧果毅的皇帝,变成了一个安稳吃饭等死的皇帝。   南诏的清平相蒙义比起上面的两位,那肯定是大大的逊色。   再加上他是三朝元老,掌握了太多的权力,所以更是不把年幼的国王放在眼里,一应的对国王的打理也很粗燥。   要是小国王是一个软蛋也就罢了,但根据绣衣卫传来的消息,这个已经十五岁的小国王,其实很贪婪,同时过着很奢侈的生活。   有欲..望的人,自然最容易被挑拨。   当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他,本来你应该享受更多,就是清平相霸占了,甚至于他还准备抢夺你的王位……你说这个小国王会怎么想?   他肯定会去试探一下啊。   但蒙义肯定不会给他任何的实质权力。   因为一旦失去了权力,蒙义和他的一大家子,一定只有死路一条,甚至于他身后的那么一群门生故吏,都一样会完蛋。   他不给权力,小国王肯定会担心,会害怕,两人便会走得越来越远。   所以这就是一个死结。   就看谁来煽动了。   柳铭辛如果有这个能耐,那自然是最好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