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炎赶回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船厂附近直接修建了一个宰猪场。 无数老百姓的肥猪都给牵到了这里,宰猪场以每斤猪肉二十文的价格收购,而且是活猪价格。 老百姓们当然愿意这么干。 江南的猪价是真的便宜,一斤猪肉不过五文钱。 一头猪一般就是二百斤上下,正好一两银子,但如果你把猪给杀了,放了血,驱除了内脏杂物等等,还到不了两百斤。 人家二十文是买的活猪,直接就是四倍的价格,相当于给老百姓们送钱啊! 于是这几天,宰猪场都是热火朝天的屠宰着肥猪。 不但是淮安城外的肥猪牵过来了,连几十里之外的农村,人们也连夜赶路,把肥猪给运到了这里,赚取钱财。 这里面还有淮安府的漕运总督衙门发出公函,到处去宣传的缘故。 闻着周围臭气熏天的环境,苗炎问柳铭淇:“所以殿下你花高价,而且是花我漕运衙门的钱,去大量收购猪鬃毛做刷子,然后顺带着买猪肉?” “对啊!” 柳铭淇点头:“有什么不好吗?猪鬃毛刷子可以让涂抹熟桐油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然后大家还能天天吃猪肉,有力气干活儿!这是完美的事情啊!” 苗炎无言以对,憋了半天,只能说道:“我们可没有您有钱!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太高了,他们都把我们当成肥羊了……我回来的时候就听说,现在据说金陵那边的人都知道了,整个江苏的肥猪都想要运到我们漕运衙门船厂屠宰场来。” “挺好的。” 柳铭淇很欣慰的道,“这里有好几万人在干活儿,猪肉不愁吃不完。然后我给漕运船厂下的订单,利润那么高,难道不足以覆盖这些开支?还有那些江南的海运商人们,他们即将给出的四桅帆船订单,难道不是让漕运船厂大赚的?” “好吧!” 苗炎本身就不是什么能言善辩的人,见到说不过柳铭淇,也就不再争辩了。 虽然他很想说,漕运船厂赚的钱,还要补贴到其余的地方去,但这话说出来就像是自己找借口一样。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的。”柳铭淇问他,“明明我的养猪秘籍已经传播开来,我舅他们说了,现在江南富豪们都开始吃起了精品猪肉,但为什么饲养这种普通猪的人,还是有那么多?原本我以为收购不了多少的。” “还不是因为没钱。”苗炎回答道:“别看江南税赋满天下,也是繁华之地,但是哪个地方的老百姓是能丰衣足食的?能让他们吃饱饭,不饿死,已经算是江南创造的一大奇迹了!所以他们吃猪肉,也很正常的。” “我明白了。” 柳铭淇颌首:“那么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多为江南老百姓着想,让他们能真正的吃饱喝足,过上幸福日子啊!” 苗炎乐了:“瞧您这说话的口气,像是要当江南总督了一样。” 少年闻言摇头:“我这又不是说我,是说你回到京城以后,就要提前想到这一点。” 苗炎现在是漕运总督,就算不加上他的暂兼钦差大臣,他和江南总督刘仁怀也是同一级别的。 他从漕运总督下来,如果去当江南总督,肯定是不寒碜的,还算是一个半级提升。 毕竟江南总督是从二品大员里面,排名第一的存在。 除了正二品的副相之外,下来就是江南总督了,漕运总督虽然重要,那重要性也在江南总督之后。 但问题在于,你苗炎去当了江南总督,那么苏凤怎么办? 继续当浙江巡抚? 那也为免太欺负人了吧? 不说苏凤在浙江巡抚任上做得非常好,去年抗击倭寇的战役中,苏凤可是立下了不小苦功的啊! 况且柳铭淇都晓得,去年他回京之后听皇帝说起过,苏凤最多一任江南总督之后,就要入阁当副相的。 你把苏凤的路给他堵了,让他还要延迟五年左右才入京,那确实是很不好。 以后两人都是副相,相处起来也会有些不顺。 退一万步说,你苗炎当江南总督,苏凤去担当漕运总督,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苗炎对于治理民生、发展经济是没有什么经验的。 他不像是葛松道,葛松道是儒家出身,转到法家的,所以葛松道对西南的治理也能很好。 苗炎在地方除了当过知府之外,并没有治理一个省份的经验,一下子冒然把江南这个最重要的地方交给他,皇帝不放心,大臣们不放心,苗炎自己也不安心。 所以柳铭淇才肯定,在苗炎担当了漕运总督,把漕运整理好了之后,便会立刻回到京城,担当副相。 虽然朝廷里面的副相已经有了一个法家人,可苗炎和葛松道的风格不一样,朝臣们倒是不会太反对。 “江南的事情,我比殿下你还要上心。”苗炎回答道:“就跟我和你一样,都注重这些海商们对外的发展。不然的话,我费尽心思搞这个船厂干什么?” 你不是为了漕运衙门的亏空,还有裁撤下来的人没地方安置吗? 少年心中吐槽了一句,转头去看沿岸飞速过去的景色,看老百姓们惊慌失措的眼神,心中倒没有嘲笑他们。 谷/span换成了自己,如果看到了外星人的飞碟冲过来,神情也好不了多少。 是的。 柳铭淇和苗炎现在就在四桅帆船上面。 已经成功返航的前面两艘四桅帆船,还没有怎么休整呢,就被柳铭淇给征调了,要在淮安府周围的大运河溜达一圈。 大运河的宽窄并不是一致的。 这个就跟直道一般,地势好、路况好的地方就修得大一些、宽敞一些,如果是地势险峻、路况不好的地方,那就修得窄一些。 依照柳铭淇设计的四桅帆船的尺寸——全长80米、船体为70米、宽9米,型深米、吃水5米、总吨数3000吨,载重4300吨,满载排水量6100吨。 只有很宽敞的河道才能容纳它航行。 淮安府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最重要的中枢点,自然这边的河道是很宽敞的,四桅帆船能航行超过五十里,然后还能打转儿。 要明白,河道并不是说我宽有十米,你的这个九米的船就能通过的。 至少要留够可以让一艘船转弯的宽度才行,也就是最少得三十米上下。 不然就会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苏伊士运河那样,那艘船直接因为搁浅而无法航行,连转头都不行,所以直接堵塞了苏伊士运河,造成了好多天的物资运输不畅,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经济。 宽度是够了,可沿岸的民众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这么高的船,他们纷纷用惊骇、憧憬、振奋、慌乱……等等各种眼神望着四桅帆船。 有点像是俊秀才发了财,直接开了一辆法拉利跑车回农村老家遭遇到的眼神。 苗炎是坐过好几次的四桅帆船的,每一次坐,他都有不同的感受。 “殿下,这样的大船开到海上,我都不敢想象,会有什么船能抵挡住它的锋芒。”苗炎还有点骄傲,“我大康能有如此大船出海,必定是震撼万邦,成为整个世界无可争议的天朝上国!” “这也算不得什么。”柳铭淇却一点自傲都没有,“苗大人,可别把天下人都看成是笨蛋。我能创造出这样的船只来,那么一定有人也可以,甚至是比我更加聪明,更加厉害的人,创造出比四桅帆船强大十倍的船只都不一定。” 苗炎哑然失笑,“殿下您也太谦虚了!如果您说有和您差不多的聪明人,我还能勉强相信,但是您要说比您聪明很多、创造出比我们这艘船强大十倍的船,我可不相信……除非他是神仙。” 柳铭淇有多聪明,苗炎是非常清楚的。 可以说全天下就找不出有能比得上他一半聪明的人。 任何人,只要有了柳铭淇某一个领域的成就,那都足以自傲了。 可柳铭淇无论在政务、军事、文才、发明……哪一个方面,都是有惊为天人的创造和见解,这不是圣人是什么? 所以皇帝说“我家麒麟儿是上天所赐”,这话苗炎这种人都同意。 柳铭淇见状便道:“苗大人,你以后当政的时候要明白,任何人的聪明,都比不过群众群策群力的努力……或许别人一个人不如我,但是他们每人能改进一点,那么成千上万人数十年的努力和积累,就一定能完善出越来越好的船舰,这就是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苗炎先是一愣,然后思索了半天,才鞠躬行礼道:“嗯……下官明白了,谢谢殿下教诲。” 少年的这种说法,也只是哄一哄苗炎罢了。 真正改变世界的,其实就是天才偶尔的灵光一闪,不然老百姓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有量变,而不是质变。 就拿欧洲的炮舰和武器来说,那都是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发明出来,然后不少人再根据这个原理去改善。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天才把这个东西提升一个台阶,然后后面的工匠便又围绕着这个创新而不断的完善改进。 这才是世间科技发展的根本缘由。 但那是在普及了全民教育之后,人人都开启了智慧过后,才能有的理念。 现在在大康这种社会形态,说这些话只会让苗炎苦恼。 因为他会发现,无论他怎么的鼓励,老百姓们都没办法达到他的要求。 所以柳铭淇才说了让他重视“日积月累”这样的发展,让老百姓们去完善,而不是创造。 创造的话,以柳铭淇掌握的这些知识来讲,足够大康用上五百年了。 当然了,柳铭淇也希望这五百年里,出现了天才,可以帮助大康把整体实力给再推上去。 有着源源不断的星星之火,这个国家才会不断的进步嘛。 也就是这个世界没有长生不老的事情。 不然柳铭淇还真想看一看,这五百年之后的大康,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不管怎么样,一定会比另一个世界我大清和我大明过得好得多吧! …… 有人问上一章写的什么意思,猜猜?乛◡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