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夏的丝绸,是全世界最好卖的商品之一。 它和瓷器、茶叶一起,并称为我国给世界的三大宝贝。 但是柳铭淇却觉得,我们还有这个苎麻衣服是被严重的低估了。 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一圈的民众,对这种苎麻衣服的需求是非常多的。 特别是苎麻衣服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价格远比丝绸便宜,所以更容易卖出去。 当然了,它针对的不是那些奴隶和穷人,而是整个世界的中产阶级。 比如说小地主啊、小商人啊、小工坊主啊、小贵族啊……等等。 这些人综合起来的消费能力很强。 毕竟他们一家人都要穿,而且不会只穿一件,而且款式也要新颖才好,说不定每年都要换。 是的。 从这里你也可以晓得,柳铭淇根本就不会卖什么初级加工品——夏布给这些人。 只要是从现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制作成品才能赚取更多的钱,才能吃下供应链之中最肥美的那块肉。 他会让那些商人们在大康开设一个个的制衣坊,把订单发给他们,让他们主动去设计各种新潮的衣裤,然后再采购回来,卖到海外去。 这便是建设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才是对外倾销的先提条件。 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产业,便是完整产业链,而且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成就了我们的王牌产品。 柳铭淇恨不得这样的完整产业链越多越好,这样便能给大康带来更多的收入,让民众们更加富裕,朝廷也能收取更多的税收。 这也不是少年盲目自信。 在收到了同学的苎麻衣服之后,他还特意的去查过,苎麻这种植物产出的夏布,产量百分之九十都在我国。 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着垄断的先天条件。 不然柳铭淇也不会想要下这么大一盘棋了。 倘若别人都能产出这个东西的话,那么惨烈的价格战就会到来,谁都占不到便宜。 比如说后世的石油。 要不是老美控制了全球的结算系统,用武力威慑全世界,你看看伊朗、委内瑞拉会把石油打成什么价格? …… 当然了,苎麻这种东西只能适合南方,特别是炎热的赤道两侧。 对于温带和北寒带的大部分民众,还是要棉衣更加适合一些。 现在大康的棉衣有,但多数是木棉,而且这些木棉果实里面的棉毛,大部分是拿来做被褥填充物的,塞到布料里面并不怎么实用。 像是后世真正的纺织棉衣,现在是没有的,因为木棉不适合拿来纺织。 所以像是去年的那种超级大雪灾天气,才会死伤那么多人,最后要不是有蜂窝煤,恐怕死亡人数还会增加好几倍。 大康现在缺少的是棉花树,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每年收获的时候,棉花树那个棉铃便会爆开,露出里面雪白的棉花来,采摘了这个棉花,把它纺成线,然后再织成棉布。 现在看出来了吧? 纺织纺织,这是两个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但是这第一点,还是要种植棉花。 根据柳铭淇的了解,现在中原地区是没有棉花的。 他派人去海南问过,那里居然也没有。 这就让人觉得很头疼了。 毕竟在宋代,棉花就应该在海南推广开来,黄道婆便是在那里知道了栽种棉花树的技术,然后学会纺线、织布的步骤,从而把棉花和技术带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松江府。 然后松江府的棉花才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全国的纺织中心。 明清的江宁织造府,便是专门管理生产丝绸和棉布的。 而现在大康的江宁织造府,还有苏州织造府,都只是管理丝绸生产。 柳铭淇满以为海南是自己的棉花大后方,当地的黎族一直在培育纺织,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汉人给学习到。 结果到了那边,发现人家黎族人都没有种植棉花,今年柳铭淇派去的上百个人员,在海南整个岛上寻找了一年,都没有发现。 但是柳铭淇只是感到遗憾,却没有感到慌乱。 很简单嘛。 棉花的起源在非洲,通过一阵又一阵的大风吹拂,飘在空气中,一路到了欧洲、中亚,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一方面往上到了青藏高原,在西域生根,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它又南下,在南亚的贵霜生根。 恰好贵霜的气候最适合生长棉花,所以棉花便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了遍布整个贵霜的产物。 然后它又从南亚出发,顺着海路一路的往前,到了斯里兰卡、到了我国的雷州半岛、到了海南岛。 最后黄道婆从海南岛把棉花带到了中原,便形成了今天的中原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栽种棉花的局面。 当然了,论棉花质量最好的,首先就要推西域绵和印度棉。 其余地方的棉花论产量和质量,都比不上它们。 因此,在海南找不到之后,柳铭淇便准备让人去西域寻找。 虽然要通过西羌和回鹘的领地,但作为商人来说,仍旧没有多大的危险,在正常情况下,除了马匪要抢劫他们之外,回鹘和西羌都会保护商队。 但是现在不行了,景和帝已经决定封锁所有的边贸往来,那么就没有商队出去和他们做生意,这条路就走不通。 难不成要去印度或者斯里兰卡? 可这就要打通马六甲海峡了啊! 时间拖得也太久了。 东南亚这些岛国也不争气,怎么没有把棉花树进贡过来? 我的植物园里面,迄今为止都没有找到棉花啊! 思来想去之下,柳铭淇还是觉得最现实的只能是从东南亚的海岛上找。 肯定那些地方是有了的,只不过是他们没有发现,或者是没有重视到。 还有就是柳铭淇撒网并不够,那些在国子监的岛国贵族们,没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帮忙找东西。 看来还得加大投入啊。 柳铭淇思虑之间,当即便找了罗烈和杜立峰,让他们传递消息,自己准备好宴席,邀请在京的国子监外国学子们,前来参加宴席。 …… 正在这儿筹备着呢,柳铭璟便兴冲冲的上了门。 “铭淇铭淇!” 他兴高采烈的叫喊着,“太好了!好消息!好消息啊!” 柳铭淇对于这家伙的大惊小怪已经见怪不怪了,闻言道:“有屁就放!” “嘿嘿!” 柳铭璟不以为意,笑容满面的道:“你知不知道,咱们又可以出京啦!” “怎么?” 柳铭淇莫名其妙的,“出去?” “对啊!”柳铭璟连连点头。 “这里面不会有什么幺蛾子吧?”柳铭淇满脸的警惕,“之前说了让我终身不出京畿地区,结果转而就又允许了,是不是要我们去执行危险任务呢?” “咦,你怎么知道啊?”柳铭璟笑道,“他们是要我们去西北,去小部落联盟那边去,商谈买马的事情。” “买马?” 柳铭淇想起了自己前几天跟皇帝说的事情。 他顿时一喜,想不到皇帝的行动力很快啊! 不过转而他又疑惑了起来,“单是买马,派我们两个去干什么?” “还不是你名气大,他们想要见见你?”柳铭璟道,“具体的我不知道,是我爹说的,过几天陛下会召集我们进宫详谈。” “哦。” 柳铭淇也按耐下了疑惑,到了宫里皇帝应该会说真正原因的,多半没有这么简单。 柳铭璟又继续道:“铭淇啊,你说咱们这一趟,算是出公差吧?” “对!” 少年下意识的点头。 “那就好了。”柳铭璟一拍掌,“既然他们有求于我,那我也得给他们提个要求……你说让他们同意,允许我参加攻略南诏的战争,行不行?” 看着他有点期盼的眼神,柳铭淇迟疑了一下,摇摇头:“可能比较难。” “怎么会呢?”柳铭璟急了,“难道不应该奖赏我吗?要不我就不出去了!” “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做生意,一个是去开疆辟土,你说他们能把这个荣誉安在你身上?”柳铭淇反问道。 “可我这辈子唯一能有机会获得开疆辟土功勋的,也就是这一次了啊!”柳铭璟有点焦躁的道,“难道一点机会都不给我?” “这个只能到时候你跟他们讨价还价了。”柳铭淇沉吟着说,“这一切取决于你在这次买马行动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非你不可,那咱们就能提出条件。” “嗯!” 柳铭璟看了看他,有心想要说话,却没有说出口。 少年见状笑了,“放心吧!我们一起进退,死活也要完成你的这个心愿,就当我送给你的大婚礼物吧!” 实际上刚才柳铭璟想要说的就是这个。 但他又觉得因为自己的事儿,把柳铭淇给拖下水,这样不大好,显得很不厚道。 没想到如今柳铭淇直接干净利落的讲了出来,真是兄弟情深啊! “哇……” 柳铭璟当即便上前紧紧的抱住了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铭淇!你真是我的亲爹啊!!” “滚蛋!!” 少年哭笑不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