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孝德是东南总督,总管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外加一个夷洲岛。 但问题在于这些地方也并不平静,东南三省境内的夷人多达百万,向来桀骜不驯,而且还有大量的海盗、山贼等等。 由于这东南三省都是在海岸线上,过不下日子的人去当海盗的多了去了。 而同样的,那些在南洋活不下去的穷人也会加入海盗的行列,来大康抢夺财富。 所以哪怕贾孝德手里超过了二十万军队,他能调动的也就是几万而已。 这几万还是因为南诏被打得断了脊梁,他才敢抽调出来的。 如果这二十万长期和海盗、夷人作战的军队,能全部来到这边,花费一定的代价干掉池野信纲,自然是有可能的。 而柳铭淇也从他们两人的话中,明白到他们的确没有小看池野信纲,分析得和他差不多。 这也是废话。 单纯从揣测人心来说,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明十倍百倍。 单说一部《论语》,现代就没有人能写得成。 《孙子兵法》两千多年了,你见过比它更优秀的吗? 苏凤和贾孝德都是一时人杰,自然看得清楚池野信纲的计谋。 但这是阳谋,即便他们知道了,也不可能坐视不管。 一旦他们敢忽略池野信纲,率军前往江苏支援,那么池野信纲就能直接冲向丽水、金华、威胁到杭州。 那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事情! 因此他们必须要在这里和池野信纲来一个了断,或者是和他僵持下去。 所有人都知道,僵持下去对大康没有好处,他们还必须得进攻,这才能挽回局面。 问题是一群并不怎么精锐的士兵,你去和那些如狼似虎的倭人打,还是主攻城防的一方,简直是有点自不量力。 正常情况下,除了用人命去堆,再也没有了第二个办法。 可是! 但是! 现在有柳铭淇在! 柳铭淇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有着超越整个时代的眼光,更熟悉无数古今中外的攻城战役。 如若是现代的巷战,那除非出动恐怖大伊万之类的东西,不然也只有伤亡惨重的一条街一条街打下去。 然而现在幸好不是现代,仍旧是冷兵器时代,那就比较容易了。 面对两位大吏的焦虑和愤怒,柳铭淇显得整好以暇。 “其实解决掉他们并不难。”少年慢悠悠的道,“难的是我们怎么通过这一场和倭寇的战斗,来提高战斗力!不然就如同苏大人说的那样,这些人去了江苏,仍旧只能是二三流角色,没办法帮上忙。” 苏凤和贾孝德面面相窥。 解决掉他们……不难!? 解决掉六七万屠戮了小半个福建,以及浙江十几个城镇的凶狠倭寇……不难?! 就凭借着自己这一群二十多万的二三流军队,甚至是壮丁……不难?! 他们觉得自己在听人说梦话。 倘若不是顾忌到柳铭淇的身份,以及他硬打硬的打出来的名声,两人早就呵斥过去了!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柳铭淇笑了笑,“二位别那么惊讶,我敢说这话,那就肯定是有办法的!你们现在还是考虑考虑,怎么通过实战来增加战斗力吧!” 贾孝德蓦的眼睛一动,“殿下,之前从江西过来的那些马车里面……” “嗯,那就是我的制胜法宝!” 柳铭淇也不隐瞒,“不过还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来做各种调试和准备,然后才能用。” 听到了这个,苏凤精神也是倏的一下来了:“殿下,这是比木柄手雷更厉害的法宝吗?” 在他心中,木柄手雷简直是天下第一利器! 如今能消灭掉六七万倭人的东西,当然称得上法宝!! “这倒不是。”柳铭淇道:“如果是同样分量的木柄手雷,也同样可以获得胜利……只不过木柄手雷的制作工艺麻烦许多,而且现在只是以数量取胜,没有精益求精……” 少年说了这么一堆,两人听得似懂非懂。 但这都不重要,他们反正知道,柳铭淇已经有了准备,而且肯定能获得胜利,这就足够了。 以柳铭淇的身份和地位,在这么紧要的关头,他断然不会开玩笑的。 一想到了这个,苏凤就道:“既然如此,那我们需要配合您做点什么准备呢?” “你们就在城外多修建壕沟、陷阱、堆砌各种阻碍物,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逃走。”柳铭淇叮嘱道:“记住,四面都要围着,牢牢的围着,不能掉以轻心!” “好!” 苏凤点点头,同时那边的贾孝德又皱眉:“这样不就是和我们练兵的方案起冲突了吗?要是到处设下陷阱,我们自己人就冲不过去啊!” “这不是还有十来天的么?”柳铭淇道:“给你们的时间就七天吧!七天之后就疯狂的设置障碍,时间够不够?” “够是够了……” 贾孝德还想再说什么,最后却重重的点头:“好!我知道了,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时间的!” …… 贾孝德让柳铭淇知道了,什么叫做高效率。 这边他刚刚才回去,贾孝德便开始调集起了人马,开始打造起了各种工程器械。 他是带了许多木匠来的,都是军中积年老手,各种关键零部件是随身携带的,只是那些木头之类的东西才会需要砍伐截取。 对面的苏凤也是这样做的。 他们都是地头蛇,各种取材也很方便。 但两人却都没有想到。 就在他们准备的时候,倭人居然一口气派了两万人,分别从东西城门冲了出来,和正在积极围堵修建攻势屏障的大康军发生了激烈的厮杀碰撞。 其实对于倭寇的出城拼杀,苏凤和贾孝德都有准备。 他们也备好了军队,就这么的冲了上去。 阴差阳错之下,第一次的练兵便开始了。 一开始大康军根本不是如狼似虎的东瀛军的对手。 东瀛军在国内本来就是精锐,而且他们在福建和浙江已经经历了许多次的战斗,早就成为了精锐。 现在大康军之中,真正有过厮杀经验的,不过是五六万人而已。 而这些人显然不可能一次就全部上阵。 因此即便是两倍的人马和东瀛军拼,也被杀得节节败退。 柳铭淇就站在远处的山坡上面,用千里眼看着战场的进展。 短短一壶茶时间,大康军便后退了上百米,但神奇的是,哪怕他们不是对手,却也没有溃败。 相反的,虽然他们单兵力量比不上倭人,虽然一开始被打懵了,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非常顽强。 哪怕是最开始被冲杀的一群大康军士,也奋不顾身的扑向倭人,即便他们会被太刀刺穿身体。 正是因为有了一群又一群奋不顾身的人,去抵挡住了倭人的兵锋,所以后面的大康军士才能开始合作,开始顽强的咬牙抵挡住了倭人冲击的势头。 不用多想了。 这群哪怕是死,也要咬牙抵挡住倭人的大康军士,肯定是家里人被倭寇祸害了的青壮。 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严苛的训练,可不怕死和报仇的信念,却大大的抵消了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 当然了,倘若双方的人数均等,恐怕他们再怎么的不怕死都不行。 可偏偏现在倭人只冲出来两万人,东西两个方向各一万,而大康军队迎战的却超过了五万。 二比一以上的比例,足够让大康军队稳住阵脚了。 话是这么说,分析得也是如此简单,可实际上战场上的惨烈,那种血肉横飞的恐惧,仍旧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柳铭淇第一次亲自经历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厮杀,看着各种惨状和触目惊心的局面,也是靠着“杀倭寇就是替天行道”的信念,才支撑了下来。 等到晚上,双方各自鸣金收兵的时候,倭人固然留下了三千多具尸首,但大康军也有超过八千多人永远倒下了。 统计结果出来时,苏凤和贾孝德都心疼得皱起了眉头。 果然按照正常的情况,损失惨重都不一定能杀光倭人啊!——别忘记,现在是倭人杀出来,如果是攻城的话,大康军还得死伤更加惨烈一些。 …… 柳铭淇的营帐就在贾孝德营帐的后面二百米左右。 本来贾孝德是想要让柳铭淇就安营扎寨在他旁边的,毕竟这里最安全,如果有什么事情,他可以第一时间让人绑起柳铭淇就跑。 不过柳铭淇自己不愿意,他还要做各种的实验,也不喜欢人太嘈杂的地方。 他带着五十八个皇家橄榄球队队员,外加大柱、樊山和巩渊,还有俘虏志村康胜,自己围了一个帐篷区域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便骑着马,来到了最后面的后勤阵营。 本身来说,行军打仗后勤军需肯定不能在最后面——万一敌人从后面袭击,你跑都没有地方跑,更没有任何遮拦的。 柳铭淇他们袭击倭寇的后勤军营时,也是从他们比较薄弱的军阵冲过去,然后才能抵达后勤军营烧杀一番。 当然了,一路有木柄手雷开道,无论多么强悍的倭人都抵挡不住弹片纷飞的恐怖。 然后冲进去再用地狱鸡尾酒一阵乱扔,顺便再往四周扔木柄手雷,吓退那些赶过来支援的倭寇。 最后再从原路冲出去。 这便是整个的流程。 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有很多的讲究。 篇幅太多也就不详细说了,老爷们只用看柳铭璟和熊大宝邯郸学步,结果最后战死四十个精锐就晓得,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回到眼前来。 后勤军营有一个角落,是靠近两座山丘的,里面停放着两百辆的马车。 马儿早已经去休息了,整整齐齐的马车里面的东西,也陆陆续续被全部搬了出来。 那是一个个铁箍大木桶,不少的木头缝隙之间,还渗出了一些黑色的粘稠液体。 此时已经有十几个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木匠站在旁边,一脸紧张的四处张望着。 看到众人簇拥着柳铭淇向他们过来,周围的军士全都向柳铭淇鞠躬,这群木匠不少都吓得跪了下来。 “起来,起来!”柳铭淇上前就把一个中年木匠给拉了起来,“跪什么跪?我又不是皇帝!来呀……看赏!” 樊山从身上的褡裢就掏出了一堆银灿灿的小可爱元宝,塞给了每一个在场的木匠。 他们拿着银元宝,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这是干什么? 不是说有贵人想要我们来做东西的吗? 还没开始就打赏了? 真是有钱啊! 心中想着的他们,手里握得紧紧的,生怕银元宝就此溜走了。 这便是江南人了! 他们习惯了做生意,也习惯了靠能力挣钱,所以对于金钱的渴望很大,以至于别的都要排第二位。 柳铭淇就很欣赏这种人。 有实力你就挣我的钱,没实力还想挣钱,不如跪下啰? 有了这个见面礼,在场的木匠们都明显放松了下来。 他们最怕被人抓到这里,然后辛辛苦苦干个几十天的活儿,结果不但一分钱拿不回去,还得挨打被骂。 现在好了,人家一上来就发一个银元宝,这就是实力的体现啊! 不白白干活儿,还能赚钱回去,那在军营里面干活儿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想到了这里,他们的抵触心一下就消失了大半,脸上的惶恐不安都减少了许多。 其实他们都不晓得,柳铭淇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柳铭淇来自于现代商业社会,从来不觉得靠权势和威慑,就能让人把事情给做好。 有一个贪官,仗着自己有权,装修房子都不给装修公司一分钱,结果等他过几年垮台时,房子拍卖,新主人重新装修,推开了衣柜之后,发现衣柜后面用红漆写了“贪官该死”四个字,你说这种诅咒是不是有效果? 所以,得让人家心甘情愿的做事儿,这样有些你没考虑到的东西,他们才会帮着你考虑到。 那时候节约下来的时间和成本,就不是区区一点钱可以取代的。 工人们需要的就是可以养家糊口的钱,其余的都在第二位。 因此一开始就在钱上面满足他们,然后再用荣誉道义和生死情感来煽动他们,这才是双管齐下的最好效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