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经济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治没让手下的人乱来。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或许世家的人就是想激他。   “人在我手上,我想怎么处置就这么处置。”   “回去告诉你背后那些世家的家主,他们有什么能耐,尽管使出来。”   李治并不怕这群世家的手段。   不就是垄断市场资源,想搞乱社会秩序?   影响百姓的生活?   没问题。   在弘农经营的目的,就是要积攒这些社会资源。   张远方脸上带着不阴不阳的笑容,道:“晋王殿下应该知道,天下百姓会挨饿的。”   李治道:“那各世家的人也该知道,他们手上的粮食会变成陈粮,或者可以烂在仓库里。”   “那就看看,我的粮食是否足够养活关陇地区的百姓。”   “送客!”   李治一声令下,马上有人将张远方给架出去。   人没杀。   但丢出去摔个狗吃屎是应该的。   敢到弘农来撒野,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殿下,看来世家已经急不可耐,要跟我们决战。”秦怀玉走过来,显得很振奋。   好像大战在即。   不是战场上的交战,而是经济战,社会层面的。   李治拍了拍手,后面有人将一个木匣送过来。   打开来,里面是大批制式的田契。   “从现在开始,关陇地区的土地进行改革,以前世家的土地契约不作数,所有百姓私户都要兑换新的土地凭证。”   “所有土地重新丈量,允许开垦荒田,同时增加军中屯田的数量。”   李治的方略是连环的。   光靠经济战,恐怕大唐的府库经不起消耗。   就要从社会层面分化瓦解世家的权力。   他们不是有地有粮食吗?   之前已经开始吸纳佃户,现在再将土地的制度进行修改。   赋税方面,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摊丁入亩等,就可以解放出大量的社会劳动力。   增加屯田。   将士战时为兵,闲时务农。   会解决军中口粮问题。   这些都是后来几百上千年,统治者研究出来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治有超前的头脑,怎可能会被一潭水给困死?   “殿下英明。”   罗通和秦怀玉对李治都是心悦诚服。   ……   皇宫。   李世民批阅完奏章,就得到了魏征的上报。   李世民听完上报之后,眯起眼睛,脸上带着笑意:“被晋王这一闹,估计关陇世家的人都着急了,目的也该达到了。”   魏征请示道:“陛下之意,可是要见好就收?”   李世民摇了摇头。   “以前朕是有这种想法,先小惩大诫,让关陇世家的人知道要顺从朝廷。”   “谁知晋王所做的,进展远比想象中要大,那就不妨让他继续搞下去,或许一次根治了关陇世家的垄断呢?”   李世民态度很坚决。   之前对李治的使用,更多是在试探。   现在试探有成效,就要进一步推进。   无论李治做什么,背后都要有李世民的全力支持,否则就推进不下去。   魏征还是有所顾虑,叹道:“关陇地区乃我大唐根基,定不可乱,以晋王激进的手段,难免会引起那些大世家的反弹。”   “若是处置不好的话……”   李世民打断了魏征的话,厉声道:“还有朕,怕什么?”   魏征面带错愕。   之前只是李治在出手,李世民更多好像是看客。   但其实,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手段。   兵权在李世民手上,可以出动军队镇压。   但关陇世家在朝中还是有很多当官的,怕会引起中上层官员的不满。   让李治去,当皇帝的就可以当中介调解人。   李世民的这步棋,为的就是能在尽量降低朝廷损失的情况下,完成对垄断世家的打压。   “臣明白了。”魏征赶紧应声。   李世民面色冷峻道:“大唐是稳定下来,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还在。”   “晋王提出了铸造新钱的上奏,要将开元通宝继续扩大铸造,以钱币的改革,令商贾可以更多行货,朕已经同意。”   大唐改革币值。   铸造开元通宝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大的。   之前铸造的数量还不够。   成色好的开元通宝,多半都被那些大的世家垄断。   他们可说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金银这些重金属也掌握在他们手上。   而李治要做的,就是要多铸造钱币。   在以往,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大唐铜矿的开采效率低下,加之采矿和熔铸的成本太大,朝廷并不能以此来盈利。   现在不同了。   李治拿出了更为行之有效的开采方式。   他还知道南方很多铜矿等有色金属的贮藏点,已经开始派人去勘察。   加上现有冶炼技术的改进,铸造钱币的成本大大减少。   有了钱币,看起来会令钱币贬值,但更好的就是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   李世民看到了背后的商机和财路,自然会大大支持李治的建议。   “魏卿家,朕能做的,就是在背后支持晋王,而你就要在朝中为他摇旗呐喊。”   “别人可以在背后中伤他,但朕身边的人一定要完全站在他的这边,晋王所做的可是对大唐朝廷有利的。”   李世民在奉劝魏征。   一定要支持李治。   魏征紧忙恭声道:“臣自当全力支持晋王殿下。”   ……   世家果然大面积出手了。   垄断社会资源,先将粮食囤起来,想以粮食来逼迫李治就范。   李治还没出动自己的府库,光靠江南等地商贾运来的粮食,就将粮食的价格平抑了许多。   “就这点能耐吗?”   李治看到周边地区人总结过来的情报,心里有些失望。   本以为世家的反击会很激烈。   现在看起来,反响寥寥。   大运河在源源不断把粮食从江南运上来,江南乃是鱼米之乡。   以前运输条件不便,关陇世家很容易形成对社会物资的垄断。   但今非昔比。   江南粮食要运送上来,以前是要经过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路途遥远运费也非常庞大。   粮食等资源只能就地解决,除非涉及到大的战事或是天灾人祸,否则不会跨区域调拨大批的粮食。   但现在不同。   只要解决商贾的后顾之忧,从政策上支持商贾的运货,那商贾就会逐利。   关陇世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批的粮食运送过来,覆盖了原本他们所垄断的区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