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异想天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通撇撇嘴:“真是异想天开!”   “皇上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圣旨?除非你下象棋,把皇上拿住了!不过……之前你就拿过皇上一次,恐怕不容易成功了!”   “走着瞧吧!”   李治并不觉得有多难。   因为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   ……   御书房内。   太子李承乾在批阅奏折。   旁边站着李世民,悉心指导。   “父皇,儿臣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李承乾慢慢抬起头。   “什么事呀?”   “治弟弟想去宫外开酒楼,他说……等下就来找父皇,拿一道圣旨。还说父皇一定会答应他。父皇,您会答应吗?”   “哼!”   李世民气的直哆嗦。   怒气冲冲的道:“朕已经多次嘱咐过你们,不要出宫去,宫外危险!”   “父皇,儿臣可没有随便出去过……。”   “嗯!”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对李承乾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   一想到调皮捣蛋的李治,他就肝疼!   “皇上,晋王殿下求见!”老太监来报。   “不见!”   李世民挥手道:“让他滚回去,好好反思!等什么时候反思好了,再来见朕!”   “遵旨!”   老太监将原话转告李治。   准备驱赶李治!   “等等……。”李治的脑子有点懵:“怎么回事?李世民为何生气?难道他已经知道我想要出宫?不可能啊!”   “殿下……您还是回丽正殿反思吧,皇上的旨意不可违背啊!”   “我不!”   李治说道:“我有重要的事情,向父皇禀报,劳烦公公再去通报一声……。”   “殿下,皇上正在气头上,您何必找不痛快呢?还是回丽正殿吧!”   “皇上为何会在气头上?”李治反问。   “这……老奴不知!”   “你看那是什么?”李治的眼珠滴溜溜转动,忽然指向远处。   老太监下意识的看过去。   李治则趁机溜进了御书房。   “啊……。”老太监吓的面无血色:“殿下,不可惊扰到皇上!”   已经来不及了。   李治跑进了御书房,站在了李世民的面前:“父皇,儿臣夜读春秋,忽然有一个疑问,怎么也想不明白!想向父皇请教!”   “你有什么问题,去问房玄龄!”   “回禀父皇,儿臣的疑问,非常的有难度,想必老师不能给出回答,所以我便来找父皇了!”   言下之意,李世民比房玄龄要高明!   这马屁拍的不漏痕迹!   李世民十分受用,顿时语气变缓:“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向父皇请教?你说吧!”   “儿臣想单独与父皇说!”   李世民瞥了眼旁边的太子李承乾,皱眉道:“太子又不是外人,你但说无妨!正好也让他学习学习!”   “是!”   留下李承乾,也无大碍!   反正就一小屁孩……   以他的智商,还不能参与这些问题。   李治整理了一下脑中的思绪,背着手,四十五度仰望天花板,缓缓的说道:“父皇,您知道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出自哪个朝代吗?”   “春秋战国,管子提出的!”   “父皇真是博学……但父皇知道,他为什么要提出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吗?”   “这!”   李世民还真没有细细想过。   “儿臣认为,他是想给所有人确立尊卑!并鼓励人们去读书,将来报效国家。因为官家的身份是最尊贵的,只有努力读书,才能光宗耀祖!”   “在这一套尊卑体系之下,人们自然认为,官家无比的尊贵,商人无比的卑贱!于是都努力读书,不屑于从商!”   “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国家经济衰败!”   ……   李治一口气说了很多。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商人不该如此卑贱!   “治儿,你到底想说什么?”李世民听的一个头两个大,有些不耐烦了。   李治话锋一转:“父皇,在春秋战国时,天下还未统一,相互竞争激烈,确实需要鼓励百姓读书,报效国家,鼓励百姓耕种,给军队提供足够多的粮食。这并没有错。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国家稳定,走上正轨,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现在,大唐幅员辽阔、威震四海、国泰民安……。”   说到这时,李治顿了一下,微笑着问:“父皇,您认为士农工商,哪个更重要?”   “咳咳!!”   李世民已经被李治给侃晕了。   轻易不敢回答。   万一像房玄龄、孔颖达一样,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怎么办?   “高明,你来告诉他,哪个重要!”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表字高明。   “回禀父皇,儿臣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李承乾在心里想,李治讲这么多,全都是废话,其最终目的,是想出去办酒楼。   办酒楼属于商人的行业!   难道商人最重要?   不不不……   就算李治再会诡辩,也不可能把士农工商,说成商工农士,这太不可思议了。而且李世民也没那么蠢。搞不好要挨板子的。   李承乾想了想,最后说道:“儿臣认为,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士农工商,等阶分明,必有他的道理。既然以‘士’开头,那当然‘士’最重要了!”   “是吗?”   李世民问李治。   李治不慌不忙的道:“儿臣并不反对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毕竟百姓们都习惯了,一时也很难转变他们的思想。但是,随着国家越来越强盛,经济变的更为重要!经济是什么?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血肉,如果没有了血肉,不就成空壳子了吗?”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父皇想攻打某个国家,除了需要军队,还需要什么?没错,需要大笔军费!”   ……   “军费的多少,决定了一场仗能打多久!”   “军费就是经济,经济之盛衰,需要商人来维持,纵观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国家没钱的情况。为何呢?因为他们都不重视商人,认为商人逐利,是可耻的、自私的!如此,国家能有钱才怪呢!”   听完这番话。   李承乾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在心里赞道:“真是好舌头!说的我差点认为,商人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眉头紧锁,似想到了什么:“治儿,这番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听了别人的?”   李治回道:“没有人能挑唆儿臣。之所以找父皇说这些,皆因夜读春秋,有所感悟而已。父皇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