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3章 生怕丈人人前出糗,特地提点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23章生怕丈人人前出糗,特地提点一声   奉命随行监督采收过程的工部徐侍郎,此刻兴奋得满脸通红地迎上了那大步行来的李世民一行人。   “陛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那三亩土豆已然采收结束。”   “而且每亩地的亩产,都超过了五千斤之数,最多的是四号田地,共计采收土豆五千五百三十二斤三两七钱……”   “三亩地,计收土豆一万六千零七十三斤八两二钱……”   李世民与一干大唐文武臣工,耳朵中听着这位徐侍郎的禀报,而他们的目光,全集中在了那堆成了小山般的麻袋上。   “三亩地,这才仅仅只是三亩地的产量,处弼贤婿,你是这辽东州都督,这辽东州有多少田地来着?”   “回丈人,若是单论辽东州的话,有耕地约一百八十万亩。若是整个辽东州所辖,那就是近四百万亩之数。”   “四百万亩,若是全种上这土豆,按照这等亩产……”   李世民咧了咧嘴,数目太大,心算实在是算不出来。   不说李世民,就算是程三郎,也让老丈人问这一声,生生给吓了一跳,鹅滴个乖乖。   就现在均产五千斤,四百万亩下来,岂不是一千万吨的样子,一千万吨,足以养活现在大唐所有人口。   当然,这仅仅只是在计算主食,没有计算什么粮油副食品还有各种禽、畜肉类。   像程三郎这种脑子活算得快的人,在场的可有不少,亦是深深地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大跳。   毕竟土豆是不是主食,他们已经感受过了,很清楚这种主食的滋味和口感,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得了。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位官员忍不住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   “这要是种得多了,那谷贱伤农之事,岂不就……”   听到了这声嘀咕,一干文武不约而同地朝着这货看过去,神特么的谷贱伤农。   李世民也是眉头微皱,瞄了一眼身边那脸色阴沉下来的处弼贤婿。   但并未开口斥责,而是从容一笑,悠然言道。   “我大唐能得这等亩产数千斤的农作物,乃是天佑我大唐也。”   “如今我大唐正在着力开发辽东,而辽东苦寒,有了这土豆,便可让那些迁徙来的百姓饱食……”   随着李世民的肯定,一干臣工们纷纷颔首附和不已。   这些年来,大唐一直都在努力地提高粮食产量为的是啥,还不就是因为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特别是上次的洛阳之变后,被收拾掉的那几个世家,清查出来的隐户、逃户,数以十万计。   这真可谓是震惊天下,而朝廷也正好借此机会,开始全面清理隐户、逃户。   齐王李恪坐镇青州,就是全面清理山东隐户逃户的一部大棋。   多出来的这些人口,想要安置他们,那就需要新的无主之地。   而辽东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简直就是及时送来的热呼呼的枕头。   李世民继续询问起其他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当听闻地瓜那玩意的产量,也有两千多斤接近三千斤后,亦是一喜。   程三郎乐呵呵地将那已经蒸好的地瓜端了上来,这种地瓜,可是程三郎精心挑选的,也是他最喜欢吃的品种:紫心地瓜。   这种品种可是程三郎的最爱,打小就最喜欢吃这种味道近似板栗,又面又香甜的地瓜。   而且这种地瓜,在美丽的大西南一边都叫红薯,而且也是大西南地区相当多见的品种。   毕竟欣赏采收,只需要欣赏产量最多的土豆就成,这些地瓜,直接就上了成品。   蒸出来的紫心地瓜,撇去薄薄的外皮之后,外面的肉色是白中透着淡淡的紫,而越中靠近中心位置,越发地紫。   正好采收到完成,也距离早餐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李世民接过了一个之后,撇掉外皮一咬,哎哟,这味道的确不错。   很快,一干大唐文武重臣们吃得份外地嗨皮,连声赞好。   “不错不错,这滋味吃起来感觉就像是吃糖炒栗子似的,又香又甜,而且很面。”   “好吃,来来来,再给老夫一个,这种地瓜吃起来,口感比土豆更好。”   “叔叔言之有理,这种地瓜用来煮紫薯粥,亦是一绝。   而且用来晾晒成地瓜干之后,随时想吃,上锅那么一蒸,就是这样的好味道……”   看到一干人等再次吃得眉飞色舞,程三郎嘿嘿一乐,凑到了老丈人的耳朵边嘀咕几句。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好好好,你快去吧,老夫也该跟这些历经千难万险,将这些农作物贡献于我大唐的殷商遗民们……”   “是,那小婿就先过去了,一会就回来。对了丈人,这地瓜虽好可也别吃多了,听说这玩意涨气。”   毕竟这紫心地瓜是今天采收之后,直接蒸出来的,程三郎还没机会品尝。   但是好在他对于吃地瓜容易胀气屁多这个缺点记忆犹新,生怕丈人人前出糗,临走之前提醒了一声道。   在他的印象里边,在地瓜品种里边,这种紫心地瓜涨气的机率,远在红心和黄心地瓜之上。   程三郎朝着那李德奖打了个眼色,二人连袂朝着远处行去。   看到程三郎离开,李世民意犹未尽地抿了抿嘴,算了,那老夫就再吃一个就不吃了,毕竟这跟糖炒栗子一个滋味的食物实在是太少见。   房俊此刻正在跟那些管事们打招呼,这三亩地采收得到的土豆,一定要精心挑选,留出足够明年种植的土豆种。   按照殷商遗民的经验,以及程三郎的要求,每一亩地,需要大约三百斤左右的土豆种子。   而十亩地,就需要三千斤上下,按照程三郎之前的推算,采收的总共四亩地土豆,挑拣挑拣,是可以种植差不多四十到五十亩地。   只要等到了来年,那四五十亩地的土豆丰收之后,再有一两年,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就将不再有问题。   而秦怀道也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美味,在那里狼吞虎咽地吃着,还时不时得灌上一口水。   没办法,这紫心地瓜水份少,吃多了口干不好咽。   不大会的功夫,在程三郎与李德奖的引领之下,一身盛装的殷商遗民使节团队,捧着他们从殷商大陆的带来的特产,朝着这边快步行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